(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北屯“夫妻哨所”:守护“西北之北”的温柔堡垒
中新网新疆北屯10月3日电(记者 程小路 赵雅敏)“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是兵团最西北的一个师市,所处之地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东与蒙古国接壤。这首在当地广为传诵的顺口溜,是兵团人对“戍边日常”的诗意表达。在这里,把哨所当家园的“夫妻哨所”,是坚强守护“西北之北”的温柔堡垒。
军武哨所:在界河边传承“守土”的精神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9月28日,记者走进被称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的第十师一八五团军武哨所,外墙上一行醒目大字映入眼帘。这句话,是55岁的护边员马军武的铮铮誓言和真情表白。
军武哨所又名桑德克哨所,“桑德克”在哈萨克语里是“空箱子”的意思,正如其形容的,该哨所地处我国最西北的荒漠,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
哨所的设立,要追溯到36年前。弯弯曲曲的阿拉克别克河原本是天然的国境线,1988年春,融雪性洪水肆虐,河岸在桑德克发生决口。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河流改道,我方领土可能被划到邻国。抱着“国土一寸不能丢”的决心,一八五团和周边兄弟单位、地方各族群众奋战16个昼夜,使河水重归故道。此后,一八五团在决口处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参加了此次“国土守卫战”的马军武成为哨所的首名护边员。那一年,他19岁。
1992年,马军武与同为“军垦二代”的张正美喜结连理,夫妇二人在管辖区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一起巡边、守水、护林。
一八五团的职工都知道,在此坚守数十年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春天的洪水,夏天的蚊虫,秋天的风沙以及冬天的冰雪,都是对生存的“极限挑战”。团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参与护边的同事发来的手机视频,画面中,护边员穿戴着覆盖全身的防蚊护具,被护具隔离在外的蚊虫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据测算,夏季这里的蚊虫密度高达每立方米近1800只,可以叮死家禽牲畜。早年间,马军武养的狗曾被肆虐的蚊虫叮死。他出门巡边时,将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顶在头上,刺激性气味能驱散一部分蚊虫,却也让脸火辣辣的疼。
比起蚊虫和风雪造成的生活不便,马军武更关注可能影响界河的洪水。“因为是融雪性洪水,所以基本每年4月都要抗洪。而且今年洪水持续时间特别长,往年最多只有一两次洪峰,今年有三四次洪峰。”不过,他言语中并无太多担忧,“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再次决堤?因为咱们有经验了,再大的洪水也能防住。”
决堤不是唯一的危险。张正美记得,马军武有次清理河道杂草时,一个浪头打来,他的皮筏子瞬间被冲走,“我在岸边追着跑了几里地,幸好他水性好,在一个水流较缓的地方抓着树杈爬上了岸。当时我悲喜交加,扑到他怀里嚎啕大哭”。
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条件逐步改善,这种惊心动魄的时刻越来越少,曾经寂静的军武哨所则变得越来越热闹。2017年,军武哨所旁新建了戍边执勤点,充实了护边人员,还建起了抗洪守土纪念馆。巡边之余,马军武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抗洪守土的往事与兵团精神的传承。
北沙窝哨所:在沙漠里种下“兴边”的希望
9月29日,记者来到第十师一八六团北沙窝哨所,目之所及,一栋迷彩外墙的3层小楼和环绕四周的树木营造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完全看不出哨所其实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此地俗称“北沙窝”)。其实,这里曾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在此“绘”出第一抹绿色的人,是北沙窝哨所所长付永强和妻子刘桂芝。
2004年,30岁的付永强从河南到新疆务工,成了一八六团的一名建筑工人。2012年,他带着家人来到北沙窝哨所,此后便以哨所为家,开始了“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的戍边生活。
刘桂芝记得,刚到哨所时,房子周围是沙丘,大风将沙子刮到房门前,能堆起半米高,夫妻俩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个袋子从屋里往外“抬”沙子。为改善生态环境,一八六团组织人员在北沙窝哨所周边移栽树木、栽种树苗。付永强与刘桂芝一边巡逻,一边精心照顾着树苗和草种。
“种树比养两个孩子都难。”刘桂芝说,“树栽上之后,要是不及时浇水,叶子就蔫了。我俩经常半夜起来给树浇水,为了种树没日没夜地干,饿了进屋吃两口,饱了就出门去浇水。我们就想着把树栽活,不让沙子刮进屋里。”
五六年后,北沙窝哨所成了沙漠中的一块绿洲。付永强夫妇管护的300多亩土地上约3万棵树木郁郁葱葱,有效阻断了沙漠的蔓延。
告别荒漠,生活也一点点丰盈起来。团场和有关部门申请了兴边富民项目等资金,在北沙窝哨所建造了牛羊圈、蔬菜大棚、喷灌设施等。现在,哨所不仅绿树成荫,蔬菜水果也能自给自足。付永强夫妇还养了50多头牛,并雇了一名哈萨克族牧工帮忙放牧。
“我想把牛圈扩大,养上几百、几千头牛,让大家看到,虽然戍边很苦,但也有人能在边境线上致富。这样就能吸引更多人过来守边护边。”付永强说。
“儿子和女儿当年对我来北沙窝哨所不理解,现在他们都说,爸,你走这条路很正确。”付永强欣慰地说,现在儿子儿媳也是团场职工,也当了护边员。今年大学毕业的女儿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进行志愿服务工作,“而且她报的是卫国戍边专项,服务区域也在边境线上”。(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扎根驼峰的“柔情铁汉”
- 慕尼黑国际车展首场中国媒体沟通会召开
- “欢乐春节”连续第18年在芬兰举行
-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
- 首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实现增收502.98万元
- 铁路公安严打“盗抢骗” 全力守护平安旅途
- 乌称俄军导弹袭击泽连斯基家乡 致数十人死伤
- 防燃气事故要抓住“最后一两米”
- 积少成多,稳健风格理财看过来
- “回不去了,但我想把反诈做下去”
- 双层观光巴士亮相哈尔滨 一票“无限换乘”畅游各景点
- 邕州海关出台措施 助推广西优质水果香飘海外
- 新疆非遗乐器制作传承人:制琴四十载不忘传承初心
-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点火”新能源车放量
- 第40届《中国新闻年鉴》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进行时,双向投资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将进行拆解 首条环线十一号线将因此实现闭环
- 退休教师“返校”见证百年业绩:青葱老照片、师徒结对引发“回忆杀”
- 这种金泥鳅能吃吗
- 万物可夜宵 世界杯“吃”起来
- 热门推荐
-
- 沈阳:“老字号”呈现行业类型多元等特点
- 外媒:特朗普称将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 国庆假期以来广州海事部门已保障逾47万人次旅客出行安全
- 《中国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评估报告(2022-2023)》发布
- 提升专业技能 服务住院患者
- 年中大促,六成受访者表示会理性购物
- 国庆假期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
- 中国花旦“俏”动国际舞台 中国杂技团海外演出市场将全面重启
- 北美票房:《异形:夺命舰》首映夺冠
- 湖南东安开设“乡村学堂” 技术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 日本航天初创公司SPACE ONE商业火箭首飞失败
- 叶海林:中国发展模式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 安徽水利投资保持高位 重点工程保安澜
- 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启动
- 美国自杀人数反弹逼近历史最高 非裔自杀率增加近20%
- 多地开展住房促销活动 销量不同程度增长
- 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将启 693项新品亮相
- 北京公积金贷款11月1日起执行“认房不认商贷”
- 财政部:继续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 中欧班列“带货”能力为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