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大促,六成受访者表示会理性购物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活动正在进行中。以往,每逢大型电商促销活动,到处可见人们用力凑满减、激情下单“买买买”的场景。如今,各类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不断上线,电商促销活动常态化,大家的购买热情还依旧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年中大促,消费者整体呈现出了理性消费的趋势,36.3%的受访者兴致冲冲要大买,58.7%的受访者则表示内心平静,理性购买。受访者的购买行为,更多地受自身购物需求、活动优惠力度、促销规则复杂度的影响。
平时总有促销活动,大促只买需要的,不会非得凑满减
青岛的辛亭亭在媒体工作,今年的年中大促,她的参与热情没有往年高了。“感觉大家对电商促销已经习以为常了,平时也总有促销活动,有需要了就会买。赶上大促,我也只是想想家里需要添点什么,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也不会非得凑满减了”。辛亭亭说,她今年就买了些家里缺的生活日用品。
在上海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姜宜花,用“随缘”描述她今年参加“618”的心情。“以前,我会为了买护肤品、手机这些单价贵的物件,专门等大型折扣活动,一等就是几个月。现在活动期间的价格也没有比平时活动价低很多,而且我现在更喜欢即买即用,不太会特意等大促了。”
北京的刘玉晓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孩子3岁。今年大促节第一波,她就买了不少东西。“买了宝宝的衣服、凉鞋和玩具,给家里换了炊具和烤箱,买了点清洁用品。”她说,家里吃穿用度大,还有一些待买物品在等第二波促销活动开始后下单,最近每天都在收快递。
不过刘玉晓表示,以前她参加大促非常有激情,会提前很多天就开始收集优惠信息、比价,一下能买五六十件东西。而现在,她更平常心了,“什么便宜了就顺便买点,忘记买了、缺什么了就临时再买”。
今年年中大促,36.3%的受访者兴致冲冲要大买,而近六成(58.7%)的受访者则坦言内心平静,会理性购买,更有5.0%的受访者直言没兴趣,没参与。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越低,参与热情相对更高。具体来看,00后参与热情最高,会大买的比例为40.4%,其次是90后(39.7%),70后(25.7%)这一比例最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分析,以前,每年的电商大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因此消费者会专门选择在这个时机购买。而近几年,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和电商个性化营销能力的加强,一些企业和商家会凭借电商渠道进行一些日常的营销,而不再只依赖特定的促销日,消费者也不再只在特定日子里进行大规模采买了,这慢慢会成为一种常态。
“这些年电商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商业形态,就像线下超市一样。无论是依托于平台、自媒体或其他方式,电商已经积累了特定的客户群,其营销也是常态化的,就像生活中超市里的打折活动一样,定期针对特定群体进行,因此很难再看到之前那种特定日子的可观的让利现象。”李江予指出,这种常态化的商业模式也会让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回归日常。
72.2%的受访者表示买不买最主要还是看需求
“对我来说,买东西更多看需求。现在时不时就有促销活动,物流也方便,实在没必要买来许多囤放,占用太多空间也会影响生活质量。”辛亭亭表示,最近年中大促,她常去各平台逛逛,“今年的促销规则不复杂,一目了然,不用再费心思研究,我也乐意多看看。遇到很划算的刚需物品会买点”。
面对已经常态化的电商促销活动,大家的购买行为更受什么影响?72.2%的受访者表示主要看自身购物需求。
姜宜花非常看重购物体验,“现在网购动不动就是预售,而且预售期都很长。像之前我看上一件衣服,没有现货了,商家标注得7月中旬才能发货,等东西寄到了也快过季了,新品直接变成过季品。而且当时购买时非常期待的心情也没了,这种我就不乐意买了”。她说,除非非买不可,她再不想买预售商品了。
大促期间,最能吸引刘玉晓下单的是价格优惠力度。“平时总有些东西自己喜欢但觉得价格贵,如果不是必需品,我就会一直放在购物车里。等到大促节出现了‘骨折价’,我会毫不犹豫下单。如果价格与平时相差不大,即便是卫生纸、洗衣液这些生活必需品,我也不想买。”
数据显示,52.3%的受访者购买时会重点考虑活动优惠力度,39.2%的受访者会结合促销规则复杂程度,35.0%的受访者则由当下自身经济状况来定,25.8%的受访者会受周围人的参与热情感染。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促活动已不再像以前是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李江予指出,如今,消费者在电商大促期间比以前表现出了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更多是因为营销常态化、消费行为常态化,以及大促节价格上已经没有太大诱惑力这些因素共同带来的改变。
针对近几年备遭吐槽的大促规则复杂套路多,李江予指出,消费平台的各种营销手段,本是基于对市场的某种期待和需求,比如为了吸引一批新客户,但这种营销手段对其他消费群体可能并不适合。“如果能够实现个性化匹配,会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也会吸引到一些愿意尝试不同促销策略的消费者,让他们既能获得实惠,还有娱乐体验。但是做得不好,就会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就像我们看到的,有些规则太复杂,就会让消费者感觉费时耗力。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应该是既对商家有价值,也对消费者有价值。”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6%,90后占46.6%,80后占29.4%,70后占7.4%。男性占36.1%,女性占63.9%。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孙丽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梅花:直播成为连接延边歌舞团演员和全国观众的桥梁
- 《诗经·采薇》在宜宾上演 古老诗歌与现代音乐剧碰撞出火花
- 合肥警方严厉打击电诈犯罪 上半年移送起诉嫌疑人1184人
- 七周年!“邮爱公益”温暖守护,为爱前行
- 外媒热议C919商业首飞:中国自力更生“里程碑”|世界观
- 广东三水乐平雪梨瓜“甜蜜”出圈 助力乡村振兴
- 上海出梅,梅雨量创本世纪以来新高
- 暴雨橙色预警继续发布 湘粤渝辽吉等地有强降雨
- 叫个“跑腿”送孩子上学,靠谱儿吗?
-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3名巴勒斯坦人
- 电工急中生智 新能源汽车化身“生命充电桩”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面向东盟开放办学
- 美国多地将举办集会反对枪支暴力 美大学称高凶杀率令学生害怕未来
- 2024中国大同数据标注万名人才培养启动大会召开
- 台风“泰利”掀强风雨!广东今天降雨仍强劲 粤西等局地有大到暴雨
- 江苏盐城大丰区部分镇出现龙卷风自然灾害 造成2死15伤
- 证监会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
- 人社部:整治虚假职业技能培训
- 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80亿元
- 日本大阪市政府: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属于食物中毒
- 热门推荐
-
- 朝鲜庆祝建军75周年 金正恩携妻女出席阅兵式
- 中泰戏曲交流贺新春
- 以色列称正评估哈马斯的人质获释提议大纲
- 报告:新电商催生数字化融合创新业态
- 浙江宁波将恢复直飞马来西亚吉隆坡及亚庇(沙巴)航线
-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稳定性
- 黑龙江:旅游诚信基金实现全覆盖
- 海南机场集团“双节”客流预计超117万人次
- “神州北极”漠河:前7个月旅游收入同比增99.18%
- 这一地,有新动作!发放人民币“零钱包”超80000个
- 美媒:至少8架航班在伊朗上空改道
- 确保源头清水向东流 ——云南推进赤水河保护治理调查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东部地区高校创新最为活跃
-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金沙江上游拉哇水电站大坝填筑突破1000万立方米
- 全国青少年航模锦标赛开幕 千余名航模高手共角逐
-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C919将迎商业运营一周年 东航C919机队规模增至6架
- 北京高温暂歇降雨迟到 明天还有雷阵雨
- 土库曼斯坦与韩国签署多项双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