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考”近满分却被6大名校拒之门外 18岁亚裔学生把哈佛大学告上法庭
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显示,美国种族歧视与不平等愈演愈烈,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持续面临系统性歧视。目前,已有数起涉《平权法案》的案件在等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_______________
2021年年底,美国佛罗里达州18岁的亚裔学生乔恩·王,将美国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告上了联邦最高法院,起诉内容为这两所学校在本科录取申请者时存在歧视亚裔行为。
乔恩告诉美国福克斯新闻网(FOX),他以4.65(满分5分)的平均分从高中毕业,在毕业班里排名第二,用来申请大学的SAT(“美国高考”)成绩也拿到了1590分,距离满分只差了10分,数学部分更是取得了满分。此外,他的课外履历也很丰富:曾是学校学术知识竞赛队(Quiz Bowl)的队长,打过高尔夫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还是一家初创软件公司的老板。表面看起来,乔恩的一只脚似乎已踏进了顶尖大学的大门,但他却接连被6所名校拒绝。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孙碧6月13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高校依照《平权法案》,力求学生种族多元化,导致“种族配额”制度出现——通过为特定族裔学生保留固定的名额,以保证少数族裔享有平等进入大学的权利,但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另一种“歧视”。
“如果我是非洲裔,我有95%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
“我申请的顶级学校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恩说,被申请的6所大学集体拒绝令他非常沮丧,但这种情况并非预先完全没想到过。
早在乔恩申请这些名校时,同学和高中辅导员都对他提出了“奇怪的警告”。“他们都告诉我,作为一名亚裔美国人,想要被录取会更难,我一开始只把这种说法当作流言。”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在报道此事时称,乔恩是一名亚裔美国人,而美国的《平权法案》却把成绩优异的亚裔美国人挡在了优秀大学的门外。
“美国高校录取与中国存在着较大不同。”孙碧指出,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并非评判单纯的学业成就,会加入更多种族、宗教、政治等因素的考量。
这种现象为何出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宏勃6月12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1964年,为了解决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美国颁布了《平权法案》。受益于平权运动,美国顶尖高校对亚裔学生敞开了大门。但随着亚裔学生数量增长、平均成绩提升,他们的录取率不仅较非洲裔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低,有时甚至低于全美平均录取率。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一个为美国高中生上大学提供信息和应试建议的公司“普林斯顿评论”认为,作为一名亚裔申请上大学,对于许多精英学校可能是一个“明显的劣势”。该公司提示申请人,避免在申请材料中附上自己的照片,如果可能的话,保留关于种族背景的可选答案,以及避免撰写关于认同双重文化重要性题材的入学论文。被6大名校拒收后,乔恩将他的简历送去“普林斯顿评论”公司评估,根据其预测结果,“作为一名亚裔,我有20%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但如果我是非洲裔,我有95%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
“教育多元到底是什么意思”
乔恩的父母是从中国赴美的第一代移民,也是非营利组织“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的成员。2014年,该组织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告上法庭,称其在招生过程中把种族列为录取标准之一,涉嫌对亚裔的歧视。
2019年10月,美国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裁决,哈佛大学的招生程序对亚裔并无歧视。2021年年底,“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将该案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乔恩成为该案原告之一。乔恩说:“我反对种族歧视,但为何《平权法案》让我上不了好大学?”
2022年年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此案,并将其拆分为两个案件分开审理。在此前的诉讼中,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都否认存在违法行为,称他们的录取标准是为了更好实现教育多元。然而,在美国,教育多元的概念存在争议。孙碧对记者解释说,许多美国高校的招生标准只强调学校应有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但具体什么叫教育多元,却是一个很模糊的地带。”美国纽约大学亚裔硕士研究生妮可拉·张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由于学校追求教育多元,优秀的亚裔学生又太多,“想要进入名校越来越难了。”
“谁能告诉我,教育多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2022年10月的庭审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指出,父母送孩子上大学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让他们玩得开心或感觉良好。
“种族是美国高校录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种族是美国高校录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孙碧表示,近年来,美国高校基于种族的录取制度遭到一些利益受损族裔的反对,中西部数州率先开始了废止平权运动的步伐。这对于广大亚裔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2022年10月,在“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起诉哈佛大学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相关案件的庭审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6位保守派大法官也对大学招生过程中考虑种族因素的做法提出质疑。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今年7月4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可能会对该案做出判决,如果“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在两起案件中的任意一起胜诉,未来,美国高校在招生中将不得再考虑种族因素,有望把录取标准聚焦到学生本人表现之上。
“在我们申请本硕博的过程中,不管多么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理由拒绝学生。”哥伦比亚大学亚裔博士研究生麦克·鲁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很难评判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但认为亚裔应该为此发声,期待亚裔的境遇可以慢慢变好。李宏勃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过牺牲一种肤色族群利益来补偿另一种肤色族群,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美国《宪法》中平等保护的条款,它不仅不能让弱势的族群更独立和强大,反而加剧了族群撕裂,恶化了各种族之间的关系。
目前,乔恩已进入佐治亚理工学院就读。他说,尽管未来他在职业生涯或其他地方仍会遭遇“被反对”、“被歧视”的风险,但他愿意站出来,为维护亚裔群体的权利而奋斗。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固旧布新 古老禾木焕活力
- 西安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 产业发展向“新”而“兴”
- 河北涿州主城区积水基本退去 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 近300名中外嘉宾聚大理洱海之滨 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
- 东数西算算网操作系统新成果在南京发布
- 以色列军方:对加沙进行了“有限地面攻击”
- “良渚论坛”面向全球征集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
- 彰显“津味曲艺”特色 新编曲艺剧《硕二爷传奇》在天津首演
- 美国一情报官辞职:为助推美国加沙政策感到羞耻和内疚
- 新疆7.1级地震致阿合奇县6人受伤 各方力量正有序救援中
- 专家建议45岁以上人群检测骨转换标志物 防治骨质疏松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评论员观察)
- 印度北方邦发生踩踏事件 已致20余人死亡
- 宁夏银川:国庆“日出之约”引游人
- 逛灯会赏非遗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创新地方猪产业“芯片”
- 金融案件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 天津二中院发出提示建议
- 第四届鲤台音乐会在福建泉州举办
- 1月5日起全国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铁路上海南站进入“高铁时代”
- 东盟留学生广西“取经” 校企携手培养“订单班”国际工匠
- 热门推荐
-
- 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开行 看似“画圈”实则“破圈”
- 武汉地铁回应江岸区发生路面沉降:12号线施工发生涌水涌砂险情
- “吉林一号”宽幅02A星亮相 较上代星大幅减重
- 两部门: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在无锡博物院展出
- 商务部回应“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分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大节能方法”
- 吴清:近期上市公司未出现“扎堆减持”和大量违规减持现象
- 福建长泰“三公下水操”火热上演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里这个项目很抢眼!56个民族乐器同奏一首歌
- 杭城近半中小学开始午睡 学生自备枕头毯子
- 旅俄大熊猫宝宝“喀秋莎”一周岁 俄网友:愿健康快乐成长
- 川渝近200件艺术作品集中亮相重庆 彰显巴蜀多彩文化
- 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有这些办法
- 两辆小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驶出主路 北京交警通报
- 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韩媒:韩国总统警卫处长、警卫次长被立案调查
- 办一场才六千多元!年轻人开始“整顿”自己婚礼
- 央行罕见同步降准降息 货币政策调控“上强度”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获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