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考”近满分却被6大名校拒之门外 18岁亚裔学生把哈佛大学告上法庭
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显示,美国种族歧视与不平等愈演愈烈,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持续面临系统性歧视。目前,已有数起涉《平权法案》的案件在等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_______________
2021年年底,美国佛罗里达州18岁的亚裔学生乔恩·王,将美国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告上了联邦最高法院,起诉内容为这两所学校在本科录取申请者时存在歧视亚裔行为。
乔恩告诉美国福克斯新闻网(FOX),他以4.65(满分5分)的平均分从高中毕业,在毕业班里排名第二,用来申请大学的SAT(“美国高考”)成绩也拿到了1590分,距离满分只差了10分,数学部分更是取得了满分。此外,他的课外履历也很丰富:曾是学校学术知识竞赛队(Quiz Bowl)的队长,打过高尔夫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还是一家初创软件公司的老板。表面看起来,乔恩的一只脚似乎已踏进了顶尖大学的大门,但他却接连被6所名校拒绝。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孙碧6月13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高校依照《平权法案》,力求学生种族多元化,导致“种族配额”制度出现——通过为特定族裔学生保留固定的名额,以保证少数族裔享有平等进入大学的权利,但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另一种“歧视”。
“如果我是非洲裔,我有95%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
“我申请的顶级学校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恩说,被申请的6所大学集体拒绝令他非常沮丧,但这种情况并非预先完全没想到过。
早在乔恩申请这些名校时,同学和高中辅导员都对他提出了“奇怪的警告”。“他们都告诉我,作为一名亚裔美国人,想要被录取会更难,我一开始只把这种说法当作流言。”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在报道此事时称,乔恩是一名亚裔美国人,而美国的《平权法案》却把成绩优异的亚裔美国人挡在了优秀大学的门外。
“美国高校录取与中国存在着较大不同。”孙碧指出,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并非评判单纯的学业成就,会加入更多种族、宗教、政治等因素的考量。
这种现象为何出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宏勃6月12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1964年,为了解决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美国颁布了《平权法案》。受益于平权运动,美国顶尖高校对亚裔学生敞开了大门。但随着亚裔学生数量增长、平均成绩提升,他们的录取率不仅较非洲裔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低,有时甚至低于全美平均录取率。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一个为美国高中生上大学提供信息和应试建议的公司“普林斯顿评论”认为,作为一名亚裔申请上大学,对于许多精英学校可能是一个“明显的劣势”。该公司提示申请人,避免在申请材料中附上自己的照片,如果可能的话,保留关于种族背景的可选答案,以及避免撰写关于认同双重文化重要性题材的入学论文。被6大名校拒收后,乔恩将他的简历送去“普林斯顿评论”公司评估,根据其预测结果,“作为一名亚裔,我有20%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但如果我是非洲裔,我有95%的机会被哈佛大学录取。”
“教育多元到底是什么意思”
乔恩的父母是从中国赴美的第一代移民,也是非营利组织“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的成员。2014年,该组织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告上法庭,称其在招生过程中把种族列为录取标准之一,涉嫌对亚裔的歧视。
2019年10月,美国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裁决,哈佛大学的招生程序对亚裔并无歧视。2021年年底,“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将该案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乔恩成为该案原告之一。乔恩说:“我反对种族歧视,但为何《平权法案》让我上不了好大学?”
2022年年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此案,并将其拆分为两个案件分开审理。在此前的诉讼中,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都否认存在违法行为,称他们的录取标准是为了更好实现教育多元。然而,在美国,教育多元的概念存在争议。孙碧对记者解释说,许多美国高校的招生标准只强调学校应有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但具体什么叫教育多元,却是一个很模糊的地带。”美国纽约大学亚裔硕士研究生妮可拉·张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由于学校追求教育多元,优秀的亚裔学生又太多,“想要进入名校越来越难了。”
“谁能告诉我,教育多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2022年10月的庭审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指出,父母送孩子上大学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让他们玩得开心或感觉良好。
“种族是美国高校录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种族是美国高校录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孙碧表示,近年来,美国高校基于种族的录取制度遭到一些利益受损族裔的反对,中西部数州率先开始了废止平权运动的步伐。这对于广大亚裔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2022年10月,在“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起诉哈佛大学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相关案件的庭审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6位保守派大法官也对大学招生过程中考虑种族因素的做法提出质疑。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今年7月4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可能会对该案做出判决,如果“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在两起案件中的任意一起胜诉,未来,美国高校在招生中将不得再考虑种族因素,有望把录取标准聚焦到学生本人表现之上。
“在我们申请本硕博的过程中,不管多么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理由拒绝学生。”哥伦比亚大学亚裔博士研究生麦克·鲁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很难评判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但认为亚裔应该为此发声,期待亚裔的境遇可以慢慢变好。李宏勃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过牺牲一种肤色族群利益来补偿另一种肤色族群,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美国《宪法》中平等保护的条款,它不仅不能让弱势的族群更独立和强大,反而加剧了族群撕裂,恶化了各种族之间的关系。
目前,乔恩已进入佐治亚理工学院就读。他说,尽管未来他在职业生涯或其他地方仍会遭遇“被反对”、“被歧视”的风险,但他愿意站出来,为维护亚裔群体的权利而奋斗。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丨“有药可依”:医药共管解决用药疑惑 助力呼吸慢病管理
- 全国百名高校领导聚首山西长治 校地合作“朋友圈”再扩容
- 韩国客机悲剧:撞墙前六分钟接鸟情预警 179人遇难
- 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启幕
- 2024年天津中欧、中亚班列发运总计突破600列、6万标箱
- 俄美在土耳其交换来自7国的26名被囚人员
- 首场“龙舟水”今日来袭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踏青慎拍虫子防皮炎 多种不同虫咬都易引发过敏
- 《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解读》在京发布
- 拜登批准重大灾难声明:将向这一地调动联邦资金救灾
- 马斯克母亲“打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令人着迷!
- 福州处理消费者诉求37.42万件 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960多万元
- 海南上半年“绿电+绿证”交易量是去年总规模7.6倍
- 武汉铁路:运输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新增开行夜间高铁71.5对
- 青海首部民族题材纪录片《绽放的花儿》开机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 为还赌债,女子出狱后冒充律师多处行骗涉案超1500万元
- 联合国秘书长对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刺身亡事件予以谴责
-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 青海海东发布25条精品旅游线路 无锡开封市民免门票游海东
- 热门推荐
-
- 超甜!“集体婚礼”圈粉万名青年 一起感受中式浪漫
- 泰国举办潮剧晚会庆祝泰中建交48周年
-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美国暂停向以色列运输部分武器
- 贵州“春风行动”供岗7900余个 求职者更关注职业发展空间
- 上半年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与柬埔寨贸易劲增
- 动辄数万元,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是“智商税”吗?
- 一颗长蘑菇的苹果,何以引发一场科普“追更潮”?
- 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专业能力 施普林格·自然完成新一项收购
- 德国柏林召开“对话代替武器”研讨会 抗议政府对乌军援
- 特朗普“疑似刺杀未遂”事件嫌犯以企图刺杀罪名被起诉
- 美媒:美国暴力事件连续多年指数级增长 社会已病入膏肓
- 海南台风后未发生传染病疫情
- 日本总人口较上一年减少约53万人
-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采访创作活动正式启动
- 湖南蓝山猕猴桃产业富民 增收村集体经济
- 餐饮“更合味”:异国菜式也“预制”
- 【中国那些事儿】过境免签政策再迎优化,国际旅游市场积极聚焦中国入境游好评不断
- 法国总统:法国食品价格夏末前将持续高企
- 越南北部和中部遇暴雨天气引发洪水 已致10人死亡
- 云南芒市往返缅甸仰光全货机航班再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