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过境免签政策再迎优化,国际旅游市场积极聚焦中国入境游好评不断
中国日报网12月31日电 自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出台以来,“China Travel”一词在国际社会持续升温,各国游客纷至沓来,彰显中国开放姿态。国家移民管理局12月17日发布公告,即日起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新增21个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进一步扩大停留区域。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海外旅行社正急于挖掘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
11月3日,外国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欢呼合影。
桑妮·普雷斯泰加德(Sanne Prestegaard)是丹麦哥本哈根星纳斯旅行公司(Sinex Travel)的一名旅游顾问,原计划前往上海参加11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因为签证申请材料出现问题一筹莫展之际,她迎来了中国将包括丹麦在内的9个国家加入免签国家名单的好消息。“我很开心,也很幸运。”普雷斯泰加德说,免签政策为她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刘莱拉(音译)为丹麦旅客规划来华旅行已有三十年经验,由于丹麦岛屿众多,申请中国签证手续复杂,整个过程耗时耗财。随着中国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刘莱拉说,她现在要“卷起袖子”,努力把更多丹麦游客介绍到中国来。“来过中国的大多数丹麦人都被中国展现的一切所震撼,这与他们在丹麦所读到或听到的完全不同,来华旅行让他们耳目一新。”2025年是中丹建交75周年,刘莱拉表示,她期待安排更多丹麦旅行家和艺术家探访中国,为促进双边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11月22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决定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从此前的15天延长至30天。“中国活动”德国旅行社(German travel agency China Event)市场部负责人杨文娟(音译)对30天停留期限的消息感到非常兴奋。德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欧洲旅客来源国之一,杨文娟认为,延长停留时间可以让她的客户更好地了解中国。“如果客人真的喜欢中国,他们肯定会选择至少停留三周。”杨文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从事德国对华出境旅游业务。她发现,德国游客的兴趣从大城市转向了鲜为人知的小众旅游目的地,这些目的地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如传统中医和当地美食。“我与中国的许多合作伙伴进行了交流,我很乐观,因为我认为仍有许多新的旅行体验可以推荐给德国游客,让他们对中国大开眼界。”杨文娟说。
居住在广西的比利时人雅克·杜肯(Jacques Duquenne)在一家欧洲旅行社工作,他说:“免签政策的新一轮优化对我来说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我的客户主要是比利时人和法国人,他们已经享受了30天停留期限的中国免签之旅。但中国免签政策不断优化表明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承诺,这在外国旅客心中建立了信任。”
入境游客参观福建省泉州市一个山区风景区的礼品店。
在日本大阪经营佐田国际旅游咨询服务公司(Sada International)的贺来强(音译)说,中国恢复并延长入境免签政策是众望所归,这将有助于打开日本出境旅游市场。他表示,许多日本年轻人对访问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日本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其中一些日本人会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这些人回国后一直想重访中国。免签政策不仅为日本游客省去了签证申请费用,还省去了复杂的流程。
中尾阳一郎(Nakao Yoichiro)在一家日本航空公司工作,此次来到北京参加日本商业联合会举行的会议。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些日本游客会因为签证申请流程过于繁琐而放弃来中国旅行。他相信在中国实行过境免签政策后,访问中国的游客数量将会迎来增长。对于中国进一步放宽免签政策带来的影响,他表示:“放宽免签政策是积极的一步。我听说日本也在放宽对华签证条件,这类举措将有利于推动更多民间交流,对中日双方都是好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日前表示,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改进了移动支付、银行卡和现金服务,以及其他提高外国游客网上购物和交通便利性的措施。中国将继续提供跨境旅游便利,欢迎各国人民来华旅游观光,感受中国的多元魅力,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为职业院校上门“送政策”
- 美国入侵20年后百万伊拉克人死亡 伊作家:无法原谅战争贩子
- 万吨级船舶可常年沿长江通达武汉
- 超强台风“摩羯”影响 泰国中部11府拉响洪水预警
- “碳”路者丨无限“风光”在陇原
- 同居关系能否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中国央行: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更优质支付服务
- 传统文化引领文旅消费新潮:烟火气满满 文化味更浓
- 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签约总额达4932.12亿元
- 暑期催热“萌经济” 南宁年轻人热衷“复古店铺”
- 前7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2.1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法国34岁新总理阿塔尔:遥指“后马克龙时代”?
- 世卫组织宣布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 中国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上海启用
- “00后”初涉职场 敢言还要肯拼
- 和而不同:费孝通“十六字箴言”的中华文化智慧
- 9月3日央行开展1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重庆原创音乐舞台剧《无常》将赴美亮相
- 多领域“火热”数据折射经济“热度” 印证市场蓬勃活力
- 汽车市场竞争踏上新赛道
- 热门推荐
-
- 美多家汉堡王门店被曝存在童工问题
- 层出不穷的“网红玩具”,安全吗?
- 浙江村庄护航“金色”晚年 15年发放养老补助金近千万
- 国家发改委: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近期将正式印发
- 原创冰上舞剧《踏冰逐梦》盛夏带来“冰+舞+剧”三重享受
- 石家庄回应“摇滚扰民”:将严格控制时间、远离居民楼
- 专家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伊瓜苏迎来中秋“瀑布之夜”
- 因发动机在起飞时起火 俄罗斯一军用运输机坠毁
- 个税改革精准落实成效明显
- 山东搭建平台赋能加力 精准服务促人才返乡稳就业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 今年前2个月天津口岸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74.9%
- 重庆环境资源法庭首个巡回审判站揭牌
- 1.77亿人次!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圆满收官
- 这一地,有新动作!发放人民币“零钱包”超80000个
- 用AI生成的图片有著作权吗?
- “五个一百”: 为奋进中国注入澎湃动力
- 2022首届中国·平湖“叔同艺术季”开幕 活化名人文化资源
- 广州打造“新城建”24项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