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姜“小专家”的田间智慧
11月22日,初冬的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空气中散发着丰收后的谷香与恬静。姜阁中,整齐摆放的姜种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在这块土地上,14岁的天门镇董店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朱晴雨倾注了课余的时间和精力。她结合“回南天”现象进行观察和梳理,助力铜陵白姜提产技术研究,为村民带去丰收喜悦。前不久,她入选2023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人。
在铜陵天门镇,很多村民祖祖辈辈都种姜。偏酸性的疏松土壤、适宜的气候为白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铜陵白姜纤维少、口感脆嫩,北宋时期即为朝廷贡品,2009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种植系统还于今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回南天’俗称‘返潮’,是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就是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白姜喜欢温暖且湿润的气候,这时候播种,出芽率高。”脚沾泥土的“小姜农”朱晴雨说起白姜种植头头是道,好似一位种姜“小专家”。
事实上,“小专家”经验来源于积累和学习。打小在姜田里长大的朱晴雨,最喜欢跟着父母一起催姜芽、挖姜田、踩姜垄。“一到种姜的时候,爸妈凌晨四点就起床了,一直要忙到深夜。”朱晴雨心疼地说,即便这样,家里白姜收成有时也不如意。正是这份“心疼”,让朱晴雨从2020年开始认真琢磨如何提升白姜产量。
当年,她所在学校成立气象兴趣小组,朱晴雨第一个报名参加。那段时间,朱晴雨在校内气象站、市气象台之间来回转,实地测量、收集记录、制作统计月报表、曲线图和折线图,并带领小组成员撰写《探究当地“回南天”现象产生条件气象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这篇报告还获得第九届安徽省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中学组一等奖。
研究过程中,她发现家乡许多农作物的种植和“回南天”现象有关。生姜种植和“回南天”有没有关系呢?带着这个疑问,朱晴雨召集几位同学成立兴趣小组,对生姜种植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她随身携带笔记本,一放学就往姜田里跑,蹲在姜田里记录白姜的特性、种植气候、生长环境。
“如果种植过早,因为温度低,很容易出现白姜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的情况。如果土壤水分过多,也很容易出现烂芽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测试,朱晴雨发现,白姜在播种时,如果没有踩准“回南天”气候的“点”,就可能出芽率低,出现老姜农所说的“好两年坏两年,不好不坏又两年”,产量起伏不定。
为此,她和同学们将下姜种前后一段时间的天气温度和湿度测量出来,并绘制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准确找准下姜种的最佳时间节点,提高姜种出芽率。
2021年3月初,朱晴雨拿出自己的研究资料,认真与爸爸妈妈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能看得出来,孩子准备得很充分,又分析一大堆数据,又给我们讲各种原理,又是做推论,我们应该支持。”朱晴雨的妈妈许红丽回忆。就这样,在父母支持下,朱晴雨在自家姜田里划出一小块“巴掌地”当作试验田。
当春暖升温、土壤湿度增大时,别的姜田还“静悄悄”,朱晴雨就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踩准“回南天”现象节点,开始开姜垄、下姜种。此后每天放学,朱晴雨总是飞奔到她的“巴掌地”,认真记录姜田的温度、湿度,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忘记回家吃晚饭,每天忙得“灰头土脸”。
不出所料,试验田的姜种如期出芽,出芽比爸爸的姜田又早又好。从春种到秋收,时间在大地颜色变换中流逝,在朱晴雨和兴趣小组精心照料下,“巴掌地”里的白姜也迎来了丰收。
“试验田里的姜种出芽率提升了10%,算下来一亩姜的产量就能达到3000多斤,那一亩就能增收4000多元。”为此,“姜把式”爸爸朱胜旺也来到她的地里仔细地又秤又算,不禁竖起大拇指。2022年,朱胜旺把女儿的技术要点也用了起来。
在父母和老师支持和帮助下,朱晴雨结合“回南天”现象研究“姜阁催芽、深翻高垅、遮阴搭棚”等白姜提产技术,并将其制作成课件、“明白纸”和手抄报,推广科学白姜种植技术,宣传白姜文化。“希望通过多学习、多探索,提高家乡白姜的产量和质量,传承、守护白姜文化。这一成果不属于我个人,是老师、同学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朱晴雨自豪地说。
“希望今天的新农人,能成为明天的兴农人,用劳动和智慧创造更幸福的生活!”这是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颁奖活动现场,带领村民致富、续写山乡巨变的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对朱晴雨的寄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李莉 杨竹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人大代表建议:规范引导旅拍新业态发展
- 假冒“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前4个月广东外贸量增质升 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2.3%
- 美国马里兰州一购物中心发生枪击致1人死亡 枪手在逃
- 【跨国企业在中国】百年德企菲尼克斯卅载与中国同行:连接和创新带来跨越时代的决心
- 警惕脱水状态 专家教你科学足量饮水
- 震中日记丨中国救援队连夜奋战拯救生命
- 三亚再迎外企所属游艇落户 游艇登记总数超1400艘
- 打开长征叙事新方式 电视剧《破密》研讨会举行
- 北美票房:《雷霆沙赞!众神之怒》首映夺魁
- 科研人员在吸毒人群HIV/HCV共感染患者中发现新圆环病毒
- 300余名浔商及各界人士共叙乡情 签约资金313.6亿元
- 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占全球比重超三成
- 透视2024年旅游业:情绪旅游成新动力,跨境游持续升温
- 12月多地气温如坐过山车,气象专家释疑
- 电力巡检、飞播植保 青海大学生初识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 行业竞争加剧、团体单下滑 奶茶相关企业相继官宣提价
- 广州向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迈进
- 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当代艺术展在广州举办
- 老兵重走关角隧道:青藏铁路倾注了家里两代人的心血
- 热门推荐
-
- “五一”假期湖南接待游客1849.47万人次 过夜游客近七成
- 云南“严管”地下水 明确实行取水许可制
- 冰雪之境:童话、诗剧和音乐的合奏
- (寻味中华 | 饮食)“基辛格蜜方”:三顾苏州而不忘
- 朝鲜外务省就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发表声明
- 前三季度我国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同比增长10.1%
- 新疆阿拉尔:农机市场销售火热 国产农机具成“主角”
- 新疆伊犁香精产业谋升级:国内外专家齐聚“闻香识产业”
- 探访“新博会”亲民“黑科技 ”:口罩可加热 窗帘能采光
- 新疆各地“新”潮涌动 特色文旅IP“点燃”大美新疆旅游热潮
- 涉案3.67亿 内蒙古警方摧毁一特大涉诈洗钱犯罪团伙
- 孟加拉国首都购物中心发生大火
- 专访作词人尹约:创作似沉香,先受伤才能凝香
- 巴林称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致2名军方人员死亡
- 台青走进浙江仙居:品味“村咖” 交流“创业经”
- 古城江苏盱眙非遗“闹”元宵 民俗狂欢“年味儿”浓
- 北京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伴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冰雹
- 央行行长发声,回应三大风险
- 湖南博物院推新年特展:跟守味狸一起 “守味湖南年”
- 2024中国黄山书会启幕 20余家海外华文书店齐聚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