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湖南接待游客1849.47万人次 过夜游客近七成
中新网长沙5月6日电 (记者 邓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6日发布消息称,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显示,“五一”假期,湖南共接待游客1849.47万人次,同口径比上年“五一”假期增长3.91%。其中,过夜游客1236.66万人次,占比66.86%。累计客流量排名前五的A级景区分别是:岳麓山-橘子洲、凤凰古城、武陵源-天门山、韶山、南岳衡山。
携程、美团、同程平台数据显示,长沙文旅订单(含景区、住宿、交通)周环比增长超190%,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00后群体热衷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热度最高目的地城市”等榜单前列。根据移动信令数据,5月3日13时长沙市瞬时客流155.03万人次(不含本地游客)。5月4日,长沙31个旅游区接待游客30.29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150.46万人次。有网友称,来到长沙后只想点播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怕是“岳麓山都要踩矮几米”。
作为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承办地,衡阳市“五一”假期推出了“千年古庙红·袅袅中国风”国风汉服季、“衡山派”国风夜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加。5月1日至3日,该市22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累计56.8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5342.93万元。
纳入监测的373家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5天累计入馆人数129.67万人次,同比增长38.97%。其中,90家博物馆入馆人数87.92万人次,同比增长29.23%。
“五一”假期,湖南各地沉浸式演出、互动体验、智慧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长沙整合推出鲛人嘉年华、国际街头艺术节等175项新场景新玩法,子美寻梦记——限时AR体验快闪活动成为引爆人流的焦点。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土家打溜子、大庸武术、傩面舞、土家摆手舞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让游客一饱眼福。
“五一”假期与雨水相伴,湖南各地也推出多项惠民举措和特色服务,让游客倍感温暖。如长沙公交、地铁延长营运时间,岳麓山免费发放雨衣,长沙设立从车站到主要商圈、景区的假日旅游专线;张家界组建数十支“旅游医生”志愿服务小分队进驻31个景区景点;株洲醴陵发布捡瓷地图,近200个摊位给游客提供免费醴陵炒粉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 全球外资流动承压,投资机会何处寻?
- 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钢铁产量同比增长
- 《王闿运全集》新书发布 成书38册共计1240万字
- 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加速融合 专家吁关注均衡性
- 从剧场走向荧幕 音乐剧《在远方》网络数字版将线上放映
- 新疆巴州河流进入丰水期 各级水电站满发助力电网迎峰度夏
- 餐馆饭店小菜单 藏着多少小心思
- 美国会再提涉华法案 要求废除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 韩国周末高温天气造成至少17人身亡
- 报告:新茶饮赋予中国茶新的内核
- 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 海南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
- (身边的变化)探路共富:一辆健康直通车,建起家门口的“迷你医院”
-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全速推进架梁施工
- 多图预警!抢先体验首艘中国大邮轮爱达·魔都号
- (文化中国行)广东中山实施“岁修制度” 避免文物“小病拖成大病”
- 周鸿祎谈人工智能:把大模型拉下“神坛”赋能百行千业
- 哈尔滨机场单月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广东开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 热门推荐
-
- 西藏军区某部官兵巡逻“中国最后的秘境”
-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敦促英方停止搞反华政治操弄
- 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 情景朗诵剧《母亲颂》在国家话剧院上演
- 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小说《河湾心理咨询室》推出
- 2023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
- (第六届进博会)“Z世代”在世界聚会中感知中国
- 台风“摩羯”将登陆华南沿海 中国气象局启动台四级应急响应
- 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厦门启幕 聚焦“产业投资”
- 陕西迷糊戏缘何在新疆兵团唱出新花样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发现肺功能低下或增加罹患痴呆症风险
- “烂尾楼”里开民宿,怎么开的张?
- 大鹏:我觉得拍电影就是要真实
- 在沪外籍人士体验中国传统中秋文化
- 江苏沛县“空中”西瓜喜获丰收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人社部: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 寻求轻盈舒适圈 中国年轻人热衷“搭子”社交
- 蔚蓝的天空,飞翔的翅膀
- 《王世贞全集·弇州山人四部稿》180卷校点本在沪推出
- 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