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日记丨中国救援队连夜奋战拯救生命
新华社土耳其哈塔伊2月9日电 题:中国救援队连夜奋战拯救生命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9日凌晨1时30分,一片灰色的瓦砾废墟中,中国和当地救援队员围聚成一个接力带,用手平稳传送着担架,担架上是刚刚从8层倒塌房屋下救出的一名孕妇。孕妇被快速送到救护车上,直到这一刻,救援队员们才稍微松了口气。他们用手轻轻拍着同伴的后背,分享喜悦,相互鼓励。
这批参与救援的中国救援队员,前一天才刚刚经历约8000公里飞行和长时间车程,几经辗转于8日下午抵达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随即就投入了这场营救。
中国救援队副队长赵洋告诉新华社记者,8日下午6时许,土方营救人员联系中国救援队,通报在一栋8层倒塌房屋的废墟中发现一名孕妇,中国救援队随即到现场进行评估,与土方共同制定营救方案。
夜幕下,中国救援队队员运用蛇眼探测仪反馈的信息,从废墟顶部向下逐层搜索可能被埋人员,并运用器械钻探。争取时间就是拯救生命。救援队员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将彻夜工作。成功救出这名幸存者后,中国救援队员们继续争分夺秒地投入搜救工作。
据悉,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分为三拨,轮番上阵、轮番休息,24小时不间断开展救援。
9日凌晨5时,记者在位于哈塔伊省哈塔伊体育馆外的中国救援队营地,看到轮岗休息的中国救援队队员劈砍木材、生火取暖。我们所携带的发动机不足以带动整个团队取暖设备,我们选择烤火取暖。
黎明已至,希望永在。(新华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专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 哈乌阿三国元首就绿色能源开发和传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宋干节吸引外国游客回归 旅游业复苏助推柬埔寨经济增长
- 斯里兰卡专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彰显和谐发展理念
- 这个春节假期 年轻人瞄上“反向旅游”
- 对华“脱钩断链”,说易行难
- 国家外汇局: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344亿元
- 广西文物摄影师十余载弯腰“定格”历史 让文物“活”起来
- 重庆綦江:快递“乘公交”进村 农货“搭专车”入城
- 俄乌局势进展:俄强烈谴责边境袭击和北约对乌军援 美德领导人白宫会晤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即将开启2024秋冬航季
- 辽宁12345热线企业服务专线:畅通政企沟通桥梁 激发市场蓬勃活力
- 加“数”前行 看“数字晋城”建设如何激活城市新动能
- 商品申报更快速、通关更便捷!关累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这样兴边富民→
- 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4.9%
- 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出港客运航班截载时间缩至60分钟内
- 走进智造工厂探访“数字工匠”:20年,从手抬肩扛到机器的主人
- 中国与南非签署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意向书
- 青海油田边远区块光电项目预计年均产生300余万度绿色电能
- 武汉专家创新直肠癌疗法 病理完全缓解率达39.8%
- 热门推荐
-
- 乡村观察:农遗十年,香榧如何闯新路?
- 外媒述评:中国经济发出“一连串”积极信号
- 吃西瓜不吐籽 当心引发阑尾炎
- 加拿大留华校友多伦多联谊:在华收获“受益终身”
- 促进合理膳食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维爱公益行动再启程
- 国际最新研究:海底含稀土金属结核能产氧 深海采矿或影响生态
- 俄驻美使馆:敦促美国证明没有参与破坏“北溪”管道
- 广湛铁路站前六标山坪隧道顺利贯通
- 山西岢岚“沙棘红”:“酸溜溜”带来甜蜜蜜
- 医生科普大赛线上线下启动 多学科专家共同传递骨健康知识
- 中国科学家在大脑中找到“生物钟”位置
- 山东公安机关严打突出违法犯罪 今年破获刑事案件超14.9万起
- 拜登将就美政府强迫原住民儿童进入寄宿学校正式道歉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开通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
- 青海海东:“以旧换新”政策加码 消费市场热度升级
- 新西兰商界人士:愿新中两国“同舟共济” 探索深化经贸合作丨世界观
- 四川绵阳“打拐英雄”胡祥雨:让爱更好回家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康“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香”添“彩”
- 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国内大模型北京约占一半 酝酿出台算力支持政策
- 中外人士:用脚步丈量大美新疆,用体验感受人文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