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海底含稀土金属结核能产氧 深海采矿或影响生态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漆黑深邃海底的含稀土金属结核能产氧,这种氧被称为“暗氧”。该研究发现表明,开采这些结核或影响深海海底的生态。
据论文介绍,在全世界海洋中,被沉积物覆盖的深海平原上常见多金属结核。它们主要由铁和锰的氧化物组成,但也含有对许多先进低碳能源技术至关重要的钴和稀土元素这类金属,因此是深海采矿的一个目标,不过,这种采矿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此前一直不明确。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苏格兰海洋科学协会Andrew K. Sweetma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发现了多金属结核的中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带开展实验,他们利用放置于4200米深海底的空箱测量了相距4000千米的多个位点的氧气浓度。这些实验几乎都显示氧气浓度在两天时间里逐渐升高。
随后,论文作者进一步开展后续实验室分析,并提出多金属结核是检测到的氧气释放升高的来源。基于数值模拟,他们提出假说认为,海底含稀土金属结核的电性质是产氧原因。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虽然目前很难估算多金属结核在更大规模下的产氧量,但他们认为这个氧来源或支持了深海海底生态系统,如果这些结核被开采,可能会影响深海海底的生态系统。(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非遗传承:新疆皮影“背后”有人
- 中央气象台:26日强降雨区位于山东河北等地
-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在海南开展 271件作品入展
- (新春走基层)“图侦”民警潘福林:顺着屏幕和网线抓贼
- 湖南江永特色农产品热销海内外
- 枪击斯洛伐克总理嫌犯被控蓄意谋杀未遂
- 5月起携宠物入境可免除30天隔离免疫
- 多地派发新一轮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潮
- (年中经济观察)对美元跌破7.3,人民币汇率下半年怎么走?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感染传染免疫大楼启用 提升综合诊治能力、打造学科群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21亿美元军事援助
- 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 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始带电调试
- 杭州西湖龙井茶3月20日正式开采
- 四方共建国际传播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揭牌
- 美媒:美国首次批准将没收自俄寡头资金用于援乌
- 今年第10号台风“珊珊”生成 未来五天对中国海域无影响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长沙:工厂化养蚕如何让传统桑蚕产业“破茧成蝶”
- 一场持续36天的热射病救援
- 寒冬冰雪季 龙江最“热”时
- 热门推荐
-
- 江西赣州龙南通用机场选址获空军和民航批复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监测到越冬水鸟近9万羽
- 海口火山荔枝主产地举办荔枝节活动开启“甜蜜季节”
- 福建宁德口岸新年首批新能源矿卡出口印尼
- 湖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
- 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瑞银:全球更多车企把中国看作“大学”而非“健身房”
- 山东青岛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船企主动求变:出坞!向着清洁能源转型
- 青海西宁打造新型“医养结合”机构:“有病治病、无病康养”
- 云南普洱:一抹乡愁点燃返乡创业情
- 开金店还是好生意吗?
- IMF: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恐将损害全球经济增长
- 3月70城住宅交易量上升 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增加
- 台风“杜苏芮”29日晚进入河南 境内多地将现明显风雨天气
- 贵州“凉资源”变“热经济” 旅游业“趁热”复苏
- 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创新+”专门委员会成立
- 中国-北英格兰合作论坛举行 两国企业看好合作前景
- 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出炉 科技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 建明中国总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推进增资扩产
- 湖北宜昌:全产业链推进“清洁能源之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