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探访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
中新社悉尼12月5日电 题:记者手记:探访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
作者 顾时宏 傅涵棋
在悉尼的唐人街,有一所独特的学院。这里既是学府,也是医馆,传承着中国古老的医术,同时与现代医学交融碰撞。
悉尼中医学院创立于1984年,其宗旨是通过提供澳大利亚教育部认可的全英文课程,推动中医药在当地社区和医疗领域的发展。
据学院陈文清老师介绍,学院目前有两百多名在读学生,包括澳大利亚本地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里既是学府,也是学生的诊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在规定范围内参与病人的诊疗过程,亲身体验中医实践。记者看到,刚刚结束一场考试后,教室里仍有不少同学在讨论。
正在攻读二年级的梁颖表示:“这里的学习环境很好,老师负责任,课程注重实践,与传统以教科书为主的学校不同,我们能够得到很多实践经验。”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陈文清说,自己本身就是中医专业出身,来到澳大利亚后一直希望从事与中医相关的工作。这里许多老师都有着数十年的医学经验,他们在异国他乡怀念中医,因热爱而聚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悉尼中医学院。
“很多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后了解到我们学校,对中医产生兴趣,成为我们的学生”,陈文清补充说。这里的学生年龄各异,来自不同国家,有的是出于对中医的热爱,有的在学成后已经开了自己的诊所。通过中国医学这个媒介,不同背景的学生们在这里交流着不同的文化,传递着对医学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
尽管悉尼中医学院每天只接待40名病人,但前来预约的患者仍络绎不绝。看病的人里不仅有华人,超过一半是澳大利亚人。他们多数是由朋友或家人介绍来这里,经历了与西方医学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中医的信任越来越深。
悉尼中医学院CEO达米安·马修表示:“目前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澳大利亚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中医在未来医疗保健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医在全球的认可度提高,澳大利亚也见证了中医的飞速发展。中医诊所在澳大利亚各地涌现,提供针灸、中草药治疗等传统中医疗法,受到澳大利亚民众的欢迎。达米安·马修说:“挖掘联合医疗的潜力,支持全科医生,减轻医疗保险的负担是非常重要的。”(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法合作影偶剧《星鱼》开启2024北京影偶艺术周
-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违法犯罪 护航候鸟迁徙“生命线”
- 加速锻造更多“大国重器”
- 云南镇雄投入100余名警力助力受灾群众搬离临时安置点
- 中越边境游持续升温 边关“山水画廊”引游人
- 入伏饺子热卖 老字号备货忙 多种口味满足需求
- 两千年前古滇国文物亮相三晋大地阐释多元文化交融
- “岭南名家 花地雅集”系列活动在广州启动
- “中国生态长城”宁夏彭阳:只此青绿入画来
- 加中贸易理事会报告:加中之间建设性的政府互动至关重要
- 台风“山陀儿”将在台湾岛沿海登陆 福建浙江近岸海域有大到巨浪
- 孟加拉国中部发生车祸造成至少12人死亡
- 主旋律戏剧如何市场化?《人世间》:情是商业化的核心
- 中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债务人获经济“重生”
- 广西多措保障退役军人权益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 “局部瘦身”不科学
-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同志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答记者问
- 宋词中的古今畅想与雅俗对视
- 《凌云之志》首演!再现航空机载科研事业创始人昝凌航空报国故事
- 专家学者聚三亚探讨千年崖州文化的时代价值
- 热门推荐
-
- 哈马斯领导人遇刺身亡 胡塞武装称将进行军事回应
- 全国政协委员何寄华:西汉“文化宝库”长沙马王堆汉墓如何焕新“出圈”?
- 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举办世界诗歌日特别活动
- 女演员高空坠亡 中国杂技家协会呼吁正视演出安全
- 全新光明牧场迎战新周期,高品质尽显国企担当
- 韩国公布二战劳工问题赔偿方案 遭多方强烈反对
- 东西方当代艺术家创作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ART 021
- 一条传闻让车厘子行业损失59亿?该警惕的是危言耸听本身
- 马来西亚企业考察吉林促农业合作
- 政治心理学:一门学科,一种资源
- 上海新阶层人士助力社区治理 第四季“青年智谷”启动
- “王老吉”商标侵权案“再拉扯”
- 超1800只债基净值创新高,债市走强能否持续?
- 山西安泽山火明火已扑灭 全面转入火场清理阶段
- 假期管教“熊孩子”,父母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 强降雨持续 福建沿海铁路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投资广东”平台上线 面向海内外客商提供“投资宝典”
- 俄罗斯将于明年3月举行总统选举
- 荷兰王国驻沪总领事馆树德:荷中在未来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 让网络多一些书香(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