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年,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已达1400余家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结出丰硕成果
历经三十年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已达1400余家
核心阅读
香港成为中国企业首选境外上市地,中国企业也成为香港市场的中坚力量。自1993年,青岛啤酒率先在港发行H股,打开了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序幕,截至2023年7月,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已达到1400余家。
□ 本报记者 周芬棉
三十多年前中国资本市场初建,上市公司数量寥寥。
三十多年后,逾5000家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吸纳就业、稳定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上市。其中,香港成为中国企业首选境外上市地,中国企业也成为香港市场的中坚力量。自1993年,青岛啤酒率先在港发行H股,打开了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序幕,截至2023年7月,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已达到1400余家。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开放,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日益增多,也结出丰硕的成果。
走上法治化规范化之路
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走的是法治化规范化之路。
据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宇介绍,早在1994年和1997年,国务院就分别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针对境外上市监管提出具体要求。
据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时代发展,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提出,修改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明确境内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职责,加强跨部门监管协同。依据新证券法,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于2023年2月17日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完善境外发行上市制度;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协同;增加制度包容性,深化对外开放。
现如今,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已非自行探索,而是日益走向了法治化、规范化之路。
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H股30周年志庆活动上披露,截至2023年7月,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经达到1400余家,在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值、成交量占比分别超过了五成、七成和八成。香港成为中国企业首选境外上市地,中国企业也成为香港市场的中坚力量。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肖东律师说,中国内地企业境外上市地,除了香港、美国和新加坡之外,还主要集中在瑞士、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日本等地。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是经过在海外注册空壳公司搭桥上市,所以总的家数、规模统计尚不太准确,但根据公开报道及信息来看,香港、美国、新加坡是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最为集中的地区。
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以后,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要向中国证监会报备,并且要经过有关机构的涉密性审查。
全球投资者享中国红利
境外上市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
李超说,随着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序幕拉开,大批金融机构、资金、人才集聚香港,为香港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定支撑,也为中国经济和企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两地资本市场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挑战,取得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李超说,早期中国企业赴港上市,正值内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在证券法制、财务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等多方面为内地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为企业全球配置资源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也为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创造了良好机遇。
随后创设的沪深港通机制,打造了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成功典范。李超说,2014年、2016年“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创造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是“一国两制”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创造性实践,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欢迎和认可。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持续扩大标的品种范围,优化交易结算安排,截至7月底,分别为内地和香港市场带来1.95万亿元、2.34万亿元增量资金,持仓市值占比分别达到3.3%和6.7%,对于吸引和便利境外长期资金入市、促进A股市场深化基础制度改革、改善香港市场流动性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两地务实合作上新台阶
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产品机构合作,也推动两地务实合作更上新台阶。
李超说,香港集聚全球资本、技术、信息、智慧,内地金融机构从香港走向世界,产品开放从香港先行先试。截至7月底,内地有近80家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在港设立子公司。随着ETF互联互通、跨境理财通、香港A50股指期货陆续推出,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规则落地和完善,香港逐步成为中西资本融汇之地。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从来不仅仅是“走出去”,还有“引进来”,不是单项,而是全方位的。
王肖东说,虽然,目前尚无外国或者境外公司在中国上市,但通过第三方平台查询到,有180余家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上市,这些中外合资企业本质上虽然属于内地企业,但其控股股东、大股东均属于外资。
外资进入中国也不仅仅是控股参股一条通道。国际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参与人民币资产配置,境外主体通过陆港通和QFII、RQFII投资境内股票市场,也能分享内地企业的红利。
目前,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是外资100%控股的。今年5月份新成立的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也是外资渣打银行100%控股的。
在公募基金方面,目前已有多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如摩根士丹利华鑫、贝莱德、泰达宏利、路博迈、富达、施罗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
期货公司方面,目前外资全资的是摩根大通期货。
李超说,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但应当看到,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强大抵御风险冲击能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中国证监会正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加快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据李超透露,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证监会将一如既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推动两地资本市场深化务实合作。一是发挥香港支持中国企业融资的国际平台作用,推动形成更加透明、高效、顺畅的境外上市监管协调机制,持续畅通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推出更多有代表性的“绿灯”案例。二是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引入大宗交易机制、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更多产品纳入标的,进一步便利境外中长期资金入市。三是加大两地产品双向开放力度,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等产品,丰富离岸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巩固提升香港风险管理中心地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周开幕 百余家世界知名音响品牌将亮相
- 1-9月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4769.5亿元
- 国家移民管理局:依法拦阻涉赌诈人员2.1万人
- 欧盟延长针对土耳其东地中海钻探活动制裁
- 中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在烟台投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万家
- 不顾多方反对 日本东电向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内部管道注入海水
- 建设“新乌兹别克斯坦”的五大战略方向
- 中国多地上线“官方免费带娃” 破解假期“带娃难”
- 来甘肃,赴一场千年之约
- 为群众办实事 他们走进了老百姓的“朋友圈”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到发数量破千列
- “你好!中国”2024丝绸之路日本旅行商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 (第七届进博会)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看好中国市场,有信心加大投资
- “六一”儿童节,商家盯上300个月大的“宝宝”
- 商务部: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让更多企业“能进来”“放心投”
- 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 四川绵阳一大学保安持棍棒将流浪狗打死,校方:解除聘用
- 首个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在沪揭牌成立
- 河荔高速上跨黔桂铁路桥首段现浇梁成功浇筑
- 热门推荐
-
- 中秋月饼消费遇新趋势 健康诉求有新风
- 福建人工智能自主创新联合体在厦门成立
- 海信集团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 绿色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低碳转型
- 贾樟柯《风流一代》入选第62届纽约电影节主单元
- 避暑游选择更多样
- 连连失守中国市场 潘多拉“差”在哪儿
- 广西整治“神医”“神药”等违法广告 查处相关案件74件
- 《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第十二辑首发
- 惜别大师沈鹏!他用一根笔杆书写艺术人生
- 古韵新潮 “新中式”点燃天津假日文旅
-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病逝 42岁白手起家登顶中国首富
- 威马汽车被列为老赖 法人被限制高消费
- 伊拉克民兵武装称袭击伊叙境内三处美军基地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炉
- 为赚流量造假摆拍视频已有多人被拘
- 2024雷锋精神论坛长沙举行 让精神种子播撒全世界
- “骑行社交”成新宠 不求竞速求放松
- 中柬警方通力合作 上半年遣返逾1200涉赌诈中国籍人员
- 山西运城33年塑造 关公文旅“形神兼备”
- 大清河新盖房分泄洪水水头位置今天12时已到达天津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