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赓续千年古邑文脉奋力打造“三张名片”
刚刚过去的春节,揭阳文旅“热辣滚烫”。
南山英歌舞走出国门,亮相英国伦敦新春庆典;“小狮子”林熙悦路边练习偶遇“狮群”,结拜了“大狮兄”受邀同台参演;富有非遗传统韵味和时代活力的乔林烟花火龙、木雕龙头、“C”形玉雕龙耳环亮相央视春晚公益片《龙的传人》;潮剧经典剧目《苏六娘》“花园订约”选段首次唱响央视春晚,“南国鲜花”的艺术魅力璀璨绽放……
外地游客纷至沓来,赏非遗、逛古城、品书香,这座“千年古邑”刷屏朋友圈,成为当下游客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全国文旅强劲复苏的热潮中,揭阳何以被看见、被发现?
近两年来,揭阳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持续擦亮“文化揭阳”“文明揭阳”“书香揭阳”三张名片融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文化强省“六大工程”全过程、各领域,紧扣“抓项目、抓平台、抓产业、抓主体、抓环境”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精神内核,让文化底蕴成为城市发展底色,令文明新风滋养城市内涵,用氤氲书香浸润百姓日常生活。
●唐楚生 张冰纯 揭宣
“文化揭阳”升腾烟火气
农历正月初六晚,一条金色火龙在人群中“蹿出”。这是阳美火把节现场,当晚整个游行队伍浩浩荡荡,长者领头、“后生”们各执一根火把紧随,游行队伍如金色火龙般被人簇拥着前进。农历正月十一“头个时辰”,在榕城行彩桥现场,人们手握榕柏竹叶,默念佳句踱步过桥,标旗彩福随风飘逸,男女老少祈福迎祥。闲逛古城来到思贤路,“红桃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粿品,而是保留了独有的形态特征,化身为背包、手机挂件、钥匙扣等文创产品。
春节期间,有网友感慨:“长这么大,没见过揭阳有这么多人。”今年近200万人次来到揭阳过“特色年”,旅游景点附近停放着外省外市车辆,624项“文旅大餐”精彩各异,城市升腾起烟火气。
热闹之下是揭阳持续擦亮“文化揭阳”名片,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城市发展各个节点“串联”。回顾2023年,一方面,文化“双创”的实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春节到端午,英歌热潮不减,“五上”央视、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项目在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进行展演;再看揭阳市首届龙舟民俗文化周,集纳了比赛、展览、集市,吸引市民和游客近36万人次参与,相关视频播放量超8000万次,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转载。
另一方面,“文化揭阳”这一名片效应还融合于招商引资、项目开通一线。去年9月,结合揭阳往返广州标杆列车正式开通和国庆中秋“双节”的重要节点,策划组织“揭融湾区 阳耀古城”系列活动,举办古城音乐会、英歌雄狮耀古城文化巡游、标杆快速列车开通出发及到达旅客欢迎文旅活动、揭阳市招商大使莅揭考察活动等四场活动,通过灵活、生动的活动形式,以文旅“搭台”、产业“唱戏”、乡贤“传情”的生动形式,动员和号召全市上下和海内外乡亲团结一致。去年10月,将三山国王文化与优质台资项目结合,举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暨三山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共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约322亿元。
结合“文化揭阳”,“民俗文化节”“玉文化节”“梅花节”“开渔节”等品牌进一步赋能“百千万工程”,通过“揭阳十佳旅游手信”活动,让榕城古城文化旅游、揭东乡村旅游、普宁商贸旅游、揭西全域旅游和惠来滨海旅游活力四射。
“文化揭阳”的精髓被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展现,被交融保护与传承,也让本地土著、外地游客、投资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文明揭阳”释放新活力
夜幕降临,揭阳古城主干道亮起了鹅黄色的灯光。有人称,这是揭阳版的“繁花”黄河路。华灯初上,思贤路和中山路中西合璧的百年骑楼建筑散发历史沧桑感,游人在厝客厅休闲小憩,品尝潮汕风味橄榄咖啡,老骑楼里一座难求。
今年春节,全市游客过夜率达到40.27%,舒适的旅途体验,让揭阳成为更多旅客的“落脚点”。
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春节期间揭阳学宫举行“古韵新颂·齐乐龙龙”2024年迎春活动暨经典朗诵公益培训成果展演备受游客喜爱,日均接待游客超1.38万人次;揭阳市迎春畅游“母亲河”榕江活动吸引了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广州、深圳、东莞、汕头、潮州等省内外游泳爱好者300多人参加。
揭阳持续擦亮“文明揭阳”名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坚持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为导向,立足全市“一张网”,深化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内修文明“精气神”,外练城市“筋骨肉”,不断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向更高水平融合迈进。
文明、和谐、法治、敬业、诚信、友善……不断成为揭阳全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构筑起揭阳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美好生活愿景,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从文明出发,揭阳大地上常常可以见到一座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模样——
傍晚过后的榕江畔,亭台里潮曲悠扬,江边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文艺志愿者在社区、在公园、在群众的“家门口”开展文化下乡公益普惠活动,仅2023年,“i志愿”平台注册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活动5万多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0多万小时;多达3654场次的交通安全宣传“八进”活动上,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严重交通违法案例不断敲响市民安全出行的“警钟”;在“绿美揭阳”志愿服务行动现场,全市广大青少年和志愿者积极开展植树护绿,“青年林”“志愿林”“红领巾林”“青联青企林”等60片林木,树木苍翠欲滴,满眼皆绿;在政务服务窗口,全市平均办税时间同比缩减20.9%,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增幅全省第一,群众和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度显著增强。
一项项文明实践久久为功,全面提升揭阳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让城市和生活更加美好、释放新活力。
“书香揭阳”丰盈满城芳
“高大上”的揭阳市国防教育图书馆坐落于市区江北,“小而美”的网红书店、24小时自助书吧、智能共享借阅书柜则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今年春节,书香依旧馥郁满城,“金龙献瑞 书香过年”2024“书香过大年”系列阅读活动启动,揭阳全市图书馆、新华书店、作家书城、24小时智慧书房、粤书吧等公共文化阅读阵地通过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形式,举办近百场阅读活动,实现“阅读不打烊”。
这个春节,市民游客在一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中,感受粤书吧春节灯谜汇猜活动,将年味“拉满”;参与“潮汕讲古”活动,听《黄奇遇传奇》《黄旭华》《许玉磬》等一批揭阳名人故事和红色故事……新春佳节与浓郁书香碰撞,让揭阳城市更显神韵和灵气。
氤氲的书香润泽千年文脉,“面子”是公共文化场所数量增加,“里子”是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扬。自古以来,揭阳有“海滨邹鲁”的美誉,群贤辈出,近年来揭阳打出“书香揭阳”的好牌,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粤书吧+24小时智慧书房”、儿童绘本室等文化阅读空间相继启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目前全市已建成8家24小时书吧,实现各县(市、区)“不打烊”书店全覆盖的同时,统筹社会力量共建10个“书香揭阳·进贤书坊”智能共享借阅书柜,覆盖大型社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大学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并根据书柜借阅情况,定期对智能书柜内图书进行更新和补充,保证上架图书常换常新。此外,农家书屋宽敞雅致、书香氤氲为乡村增添一份优雅静谧;流动书香车在城乡忙碌穿梭,书香恣意流动;《揭阳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启动,揭阳成为我省继深圳之后提出全民阅读立法的地级市;推动4个“书香揭阳·进贤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建设,预计今年4月建成开放;连续举办6年的南国书香节揭阳分会场活动,成为揭阳读书人一年一度的阅读嘉年华,揭阳市委宣传部获全省南国书香节“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揭阳监狱分会场获“特色分会场”称号;“书香揭阳”大讲堂、“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读书活动、“融榕书香润万家”等系列活动,持续激发基层活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粮食”。
揭阳赓续千年古邑文脉,奋力打造“三张名片”,成为被看见、被发现的耀眼之城。春节假期,人们奔赴了一场与“文化揭阳”“文明揭阳”“书香揭阳”的圆满相约。(南方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历时六年精心打磨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将映
- 哈马斯任命新领导人 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
- 武汉一高校教师以非遗为媒讲述湖北“知音”故事
- 北京将建设花园生活街区和花园特色村庄 科学推进花粉、飞絮等协同治理
- 餐饮赛道比拼“质价比”,有人退场有人逆势扩张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为7名入境就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 德国召开闭门内阁会议 朔尔茨与冯德莱恩强调提高欧洲竞争力
-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专场招聘活动正式启动
- 中国禄丰龙IP《神秘恐龙谷》发布 将解锁“恐龙之乡”密码
- 俄媒:莫斯科东部一处仓库起火 过火面积800平方米
- 恐惧也分不同类型它们的“制造”原理有何差异
- “生死时速”般的救援一直在上演
- 以“训”应“汛”,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夯实应急救援“硬实力”
-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搜救工作结束 维修人员正在修复轨道恢复交通
-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 苏鲁辽吉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广东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占比超20%
- 乡愁是一片片“柔软又坚硬”的陶瓷
- 广州科技公司获中东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牌照
-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 中国铁路院校课程助力马东铁“本土化”运营
- 热门推荐
-
- 北京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600公顷
- (神州写真)“Z世代”玩转文房四宝 松弛感为新春添彩
- 中国首部古琴题材院线电影在武汉首映
- 奥密克戎康复者还有传染性吗? 专家:康复者基本不具备传染性
- 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在上海大剧院开启驻演
- 马来西亚上半年批准国内外投资逾1300亿林吉特
- 让院士称号回归本质
- 中阿合力打造一流集装箱码头
- 燃油附加费5日再下调!元旦出行成本下降飞去哪儿
- 保真且好看 自动上妆系统提升证件照颜值
- 南非国会大厦重建工作启动 预计耗时两年半
- 大兴安岭里的夫妻管护站:20年,陪伴是最动人的承诺
- 前11月中国民营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政策金额占比超70%
- 青海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124个 实现五级全覆盖
- 内蒙古扎赉特旗:榛果丰产促增收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商界交流会在悉尼举行
- 孩子满嘴网络梗,家长该担忧吗?
- 打造青春主旋律题材新范例 电视剧《群星闪耀时》研讨会召开
- 德国驻华使领馆:5月1日起,赴德观光旅游将恢复开放
- “户外热”持续扩容,户外经济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