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战新产业企业近6800家
中新网合肥3月28日电 (记者 吴兰 张俊)安徽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20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接近6800家,培育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国第5位……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张云27日在合肥对中外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安徽坚持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促进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月27日至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外媒体安徽行”采访活动走进安徽合肥。在27日上午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张云介绍说,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方面,构建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创新体系,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全省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达200余家,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和规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无研发活动“清零”行动,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活跃度持续攀升。
而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建设“科大硅谷”,通过招募全球合伙人、探索建立“团队+基金+载体”运营模式,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深入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科技创新券等五项改革,累计承担16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任务。
“加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培育壮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支撑的融通发展企业梯队。”张云介绍说,2023年,安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接近6800家,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促进产业集聚。遴选建设60个重大专项和45个重大工程,高质量培育26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3年基地实现产值突破1.1万亿元,成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如何家校联动,更好维护孩子健康?
- 砍掉预售,618套路变少了?
- (文化中国行)东北文化遗产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 古城南京收获一群“Z世代”外国青年“迷弟”
- 助力绘就美丽浦东新画卷《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正式实施
- 片名玩梗国产电影,已成烂片“重灾区”
- 长春科技赋能城市绿化 成功探索治理新途径
- 未来场景前沿科技亮相 全球数贸会上的“新”与“变”
- 中国驻苏丹使馆:在苏中国公民尚无伤亡
- 餐饮、外卖平台默认假证 医院收加急费免体检出证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被公诉
- “温州号”彩绘飞机首航 打造浙江温州“空中名片”
- 泰国警方严打非法枪支制造交易犯罪活动
- 下周端午!收藏短途游3小时高铁圈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 哈马斯称已提交对停火提议的回应 以色列官员发声
- 香港失业率维持3% 料劳工市场将持续改善
- 报告:“Z世代”成数字阅读中坚力量
- 非遗女性传承人携作品亮相公益集市 望传统作品与文创结合
- 秋季如何养生?
- 热门推荐
-
- 如何读懂“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作家”?
- “严州奇妙夜”启幕 绘古今交汇“文旅+体育”新图景
- 粤东首次!海洋牧场巨无霸“恒燚一号”平安出运
- 南京人平均每年吃饭排队就花86小时?手机点单“不排队吃喝” 成流行“神器”
- 央媒数藏平台添新成员 今日16点可免费领取《中国精神》数字藏品
- 中德企业签约共建海南绿色能源项目
- 多家外国商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90后”以废旧材料制国潮头饰 开启“变废为美”新事业
- 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35载:拓展世界高原医学研究领域
- 新春佳节如何吃得丰富又健康
- 基金又“滞销”了:新基发行遭遇近8年来最“冷”时刻
- 国产量子计算机核心部件稀释制冷机成功下线
- 预防春季过敏性鼻炎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关键
- “折纸DNA”设计控制病毒组装
- 新疆阜康庆新春:民众乐享“非遗”文化
- 时隔三年,西藏日喀则迎来珠峰文化旅游盛会
- 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启动 “大圣”等艺术品亮相
- 守护千万家庭记忆之光,爱康打通阿尔茨海默病“防诊治”全链路
- 广西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助推北海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
- 四川甘孜州全力保障滞留车辆顺利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