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平均每年吃饭排队就花86小时?手机点单“不排队吃喝” 成流行“神器”
南京人平均每年吃饭排队就花86小时?手机点单“不排队吃喝” 成流行“神器”
炎炎夏日,新街口一家“网红”奶茶店前,大学生小崔排了20分钟队,终于买到心仪的珍珠奶盖,“花这么长时间喝杯奶茶值不值?”小崔面对提问也很无奈:“网红奶茶口味好,但购买时间成本太高,如果能手机上提前点单到店取就好了。”
排队的不仅仅是奶茶、点心等网红店,大夏天的想偷懒到饭店吃顿饭,可是南京人出门吃饭平均要排队等19分钟?最近,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App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消费者近一年外出就餐频次为平均每周5.2次,每人平均每次的排队等位时间接近19分钟,而消费者从到达餐厅到吃完离开,平均时长为70分钟,平均排队时长占据整体用餐时间的近30%。根据这一数据,一个人一年花在吃饭排队上的时间达到惊人的近86小时。
近三成南京人曾为吃饭排1小时 德基广场有人曾等了5个小时
口碑数据显示,上海、广州、杭州是单次就餐排队时间最长的城市前三,南京也不遑多让,南京人均就餐排队时间19.03分钟,超过全国水平。同时有27%的南京消费者有过1小时以上的排队经历。而有66%的南京市民有因排队时间过长而放弃就餐的经历。
什么地方吃饭排队时间最长?根据口碑App和美味不用等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基广场,建邺万达, 景枫kingmo是南京周末吃饭排队时间最长的三个商圈。其中“餐厅排队之最”德基广场太火爆,周末两天时间内平均每家餐厅排队平均要等90分钟,其中“平均等位时间最长”的一家杭帮菜店,人均等位时间超过140分钟。“最有耐心顾客”也出现在德基广场,其等位时间是300分钟,等了5个小时。
口碑成夏日热门店点单“神器” “吃饭不排队”受年轻人追捧
这86小时怎么才能省下来?口碑方面告诉记者,南京有几千家商家支持口碑App点餐功能。消费者可以在口碑找到餐厅,提前点好菜,预约时间到店直接吃饭,不需要排队;已经到店也可以用口碑App直接扫码点餐而不用等服务员。
口渴了事业部总经理黄正告诉记者,手机排队点单应聘确实解决了行业痛点:口渴了有不少门店特别火,一到晚高峰或者双休日等客流量大时就排队,一个旺店六七名员工也不够。“即使不排队,手机点单也能让消费者体验更好”,黄正说,正常一个消费者从买单到拿到现做饮品,一般也需要一分钟,如果高峰期二十多分钟也有可能,有的消费者就放弃了。现在口碑上能提前点单,预约拿饮品的时间,店员就可以根据取货时间插空提前预备,消费者来了凭单号取货即走,特别方便。而且现在口碑里还能根据大数据锁定常客精准推送一些优惠券,又吸引了一批人流。
扬子晚报记者 徐晓风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项数据呈现积极变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硬”技术遇上“软”故事 工业剧迎来创作爆发
- 超20万亿元!“风电+多产业”融合发展 挺进海上风电新蓝海
- 杭州共记录到各类物种9300多种 包括多个全球新物种
-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一批象牙制品
- 前5月广东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完成“合龙”
- 纪念中韩建交31周年“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专家研讨会”在韩举行
- 一碗腊八粥传递“文化味” 上海玉佛禅寺连续15载施粥祈福
- 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报告》在沪发布
- 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幕
- 5月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 专家:雾霾天老人小孩更要严格佩戴口罩注意防护
- 第十九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领跑全球
- 新疆昆玉:林下生态养白鹅 奏响增收“向天歌”
- 地理标志助推重庆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走进“朝歌古城” 聆听“封神”故事里的故事
- 雨带北抬!长江中下游即将进入降雨集中期 这些地方需防旱涝急转
- 留住乡村之美 村庄规划谁说了算
- 热门推荐
-
- 五一出行要警惕哪些传染疾病?中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 德专家:中国为中东和平提供新选项
- 江西安福:统战赋能文旅产业 助推特色景区出圈
- 走过十年路 主旋律电影进阶为“新主流大片”
- 探访广州北站:空铁联运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 为应对洪灾,中国人居然创造了一项世界遗产!
- 国际最新研究:基因编辑可让鸡获得禽流感抗性 助力减少禽流感传播
- 局地雪量将破历史同期极值 黑龙江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 《图说鲸类百科》:遨游壮丽的鲸鱼世界
- 连日强降雨已致尼泊尔112人死亡 65人失踪
- 补链延链强链 山西繁峙铸造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专访山西繁峙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斌
- 鄂伦春人寄养在北京的孩子:记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二十周年纪念演出将启
- 聚焦江西诗派文化遗产 江西诗派与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举办
- 内蒙古巴彦淖尔今年首趟家电中欧班列开行
- 海南解除台风四级预警 台风“泰利”减弱为热带风暴
- 2024年傅雷奖入围作品揭晓:将聚光灯打到译者身上
- “甩锅”中国根除不了美国芬太尼危机
- 首批港澳跨境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在穗达成
- “2022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研讨及展映活动在线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