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职校生”:我的第二次启程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校学生乘风起航。2022年5月起,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第三届“最美职校生”评选活动开启,经过数月的推介、评选工作,最终,30名来自全国各地中职、高职院校的学生摘得桂冠。他们的故事,有些令人感动、有些予人激励。而在这些故事背后,是职业教育愈加扎实的课堂质量、愈加宽广的就业前景,和真正为学生、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阵新风。
人生并非只能一往直前,每个人都有再次启程的机会。
有人前程失意,等待着一个重新开始的时刻;也有人心怀高远,想要体验一段不同的人生。对不安于现状的人来说,职业教育可以成为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的开端。成为职校生,是人生第二次启程。
奋起直追 他勇夺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我连一个初中都读不好,有什么必要去读高中?”
2018年,十五岁的江承键初中毕业,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
中考失利这件事,他并没有感到太意外。初中的“摆烂”让江承键对升学早早失去了期待,进入高中,或许也不过是下一段“摆烂”的起点。他考虑过出去工作,但是想了想,又觉得也没什么可干的。
在江承键踌躇不定的时候,福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了。这并不是一所很难考入的学校,但对当时的他来说,似乎是个能学点儿东西的地方。
在朋友的推荐下,江承键选择了这所学校的模具制造专业,成为一名普通的中职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对这方面不太了解,是有点挑战的”,江承键说。
但是“转变”的那个瞬间,来得很快。
入学后不久,江承键有了参加比赛的想法。“一开始就是冲着奖金去的”,他说,“听朋友说这边的集训竞赛班搞得比较不错,我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参加了。”
集训队是淘汰制的,只有留到最后的人才能代表学校参赛,为此,江承键争分夺秒地努力起来。在自我介绍中,他是这样描述那段日子的:
“一开始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多次在淘汰的边缘徘徊,就连指导老师也曾劝过我退出,但我不甘心就这样认输……(我在)理论课上认真听讲,仔细记下每一个知识点,课后强化复习。实操课上恨不得把眼睛盯在老师身上,生怕漏过一个步骤、一个细节。”
最终,在一轮又一轮的选拔过后,江承键成为了留下来的六个人之一。他说:“慢慢地,我的想法就变了。我想着……既然留下来了,就好好努力。”
此后,江承键多次代表学校、福建省参赛,屡获殊荣。在2019年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他获得了数控程序员项目一等奖。他还和同学组建起团队,对莫氏锥套(一种连接机床尾座和刀具的工件)进行改良,首创“螺旋顶出式可拆机床莫氏锥套”,在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在一次次参赛的过程中,江承键逐渐提升了技术,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久病初愈 他“卷”出年级第一
“当我了解到有项政策是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免学费就读时,我真的很开心,觉得希望重新点燃了。”
在经历了与病魔斗争的八年后,2018年,十八岁的张可轩终于重返学校,参加了中考,期冀着一个继续学业的机会。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张可轩就备受一种罕见病的折磨。每日不断的高烧让他不得不离开校园、跟着外公外婆辗转于各个医院。长年累月的病痛和奔波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打断了他的升学之路,中学四年,张可轩只在学校待了不到两个学期,最终的成绩单上仅有三门课的分数。
“因为缺考,我能报的学校很有限”,张可轩说,“后来我了解到职业教育,就知道了这是成才的另一条道路。”
张可轩在自述中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命运将我带入了另一个至暗时刻。当我万念俱灰时,一则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就读的招生介绍,为我点亮了新的求学希望……”
中考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张可轩进入了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就读,成了一名“社恐”的“卷王”。
“进入青苏职中后,我没有再生病了,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张可轩说,“我还记得当时‘卷’得寝室的同学都跟着我一起,然后对面寝室看着也受不了了,也跟着我们‘卷’。”
对久别校园的张可轩而言,“卷”的动力是无尽的。他说:“之前小学、初中,我都没有一个机会去好好学习,而现在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吸收各种知识的海绵。”
张可轩“卷”出了年级第一的成绩,“卷”成了班长,最后还获得了首届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在学校文艺部做播音主持的经验,也一点点打破了他的“社恐”外壳,高中的机器人社团,更是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2021年,张可轩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他热爱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他还加入到四川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参加栋梁杯在内的各类竞赛,坚定地、笔直地向着“一位优秀技术人才”的目标前进着。
“我相信这条路是充满希望的,我就去奋斗”,张可轩说。
当兵五年 她靠“阅兵精神”崛起
“所有的敏感、浮躁都在部队一洗而空,留下的是坚韧的意志力。”
2020年,23岁的李杰从空军退役,回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学习。她几乎是在重返校园的第一天,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并在心中暗自定下目标:“我一定要在校园里面做出一些成绩来。”
这份坚定,是五年军旅生活赋予她的。
“高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为了圆儿时的军旅梦,我在考入职校后的第一年就去了部队,”李杰说。
在部队里,李杰报名参加了国庆70周年大阅兵,那段苦累与荣耀交织的日子造就了她的蜕变。李杰这样记录走过天安门的瞬间:“距离96米、128步、66秒,背后是我们2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个重复踢腿,无数次的体能和意志的挑战,无数次的选拔和淘汰。”
“备战阅兵的7个月,让我真正感受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是我想坚持下去的事,就一定能够做成。”李杰说。
带着军人的意志,李杰回到学校,继续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的学习,并立刻着手准备自考本科。她说:“完成学业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从大一开始,李杰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曾经军营里的“优秀士兵”,摇身一变成了校园里的“红人”,无论是演讲比赛,还是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活动……处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如今,李杰不仅完成了自考本科的学业,还将多项荣誉收入囊中: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银奖、参与发明“一种低成本、多功能的微喷节水灌溉系统”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入选全国第四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模范人物;获评中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杰的桌子上铺满了学习资料,她表示,自己正在准备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希望可以继续深造,在人生的检阅场上延续“阅兵精神”,成为更好的自己。(完)
(中国新闻报作者王曦泽 罗鲁峤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村BA”燃在“石都” 土特产借势出圈
-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曲剧传承基地校”授牌仪式举办
- 中马企业合作对接会举行 马官员冀加深两国经贸合作
- 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紧急戒严真相查明国政调查计划书”
- 中新健康 | 胯骨种牙“移花接木” 数字化技术助患者修复下颌骨缺损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山洪灾害橙色预警
- 规范案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又有新动作
- 日媒: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很可能在8月底正式开始
- 福建厦门消防开展硬核山岳救援演练
- 北京公交警方:男子在地铁扶梯上偷拍女生裙底被行拘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防火知识伴成长”开学第一课活动
- 原创芭蕾舞剧《壮丽的云》浪漫演绎硬核家国情怀
- 中韩旅游之夜暨“你好!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宣介会在韩举办
- 今年三季度民航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0亿人次
- 上海博物馆展出300件圆应塔遗珍
- 地震发生时如何科学避险?这份自救指南请查收
- 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提质升级 让民营企业“海阔凭鱼跃”
- 以军称已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 将加强攻势
-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成果丰硕
- 深度体验“文华河北” 河北推出《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
- 热门推荐
-
- 山东惠民县“智改数转”建设“绳网产业大脑” 赋能百年产业发展
-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年度首个电力技改大修项目完成
- 陕西油菜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杨凌揭牌成立
- 2022年江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678.7亿元
- “不学懂决不罢休” 为高端产品注入青春动能
- 2024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启动
- 政企合力探索青年安居新举措,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呈现济南加速度
- “乡间摆渡”甘肃味道 “甜蜜”产业助民众增收“钱”景广阔
- 2024年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2125家 数量居全国第一
- 为跨境物流电商平台纠纷定分止争 上海海事法院发布案件审理指南
- 怎样算是良好睡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中医专家详解
- 中国“建构河流伦理”倡议引发国际人士热议
- 守法守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须做到
- 助力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举行
- 菲律宾南部海域发生5.2级地震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 广东2024年汛期主要江河共发生13次编号洪水
- 广西桂平:一台缝纫机“织”起“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
- 云南打好“组合拳” 活跃口岸经济
- “超级助手”亮相 AI大战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