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梅,梅雨量创本世纪以来新高
上海出梅,梅雨量创本世纪以来新高
新华社上海7月21日电(记者李荣)上海中心气象台21日宣布,上海当天出梅,之后将气温升高,多午后雷阵雨。今年上海梅雨期长,梅雨期暴雨多,梅雨量创出本世纪以来的新高。
今年上海于6月9日正式入梅,较常年偏早8天;7月21日正式出梅,较常年偏晚11天;梅雨期长达42天,较常年偏多19天。自1961年以来,今年梅雨天数仅次于1996年和1999年的43天。
截至7月20日20时,上海全市平均梅雨量为533.0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2.4倍,居1961年以来上海记录的第二位,为2000年以来第一位;全市各气象观测站除奉贤外梅雨量均居1961年以来前三位;徐家汇观测站总降水量为549.5毫米,为常年平均值(243.1毫米)的2.26倍,梅雨量居1875年以来第三位。
据最新预报,上海出梅后,多午后雷阵雨天气,气温升高,22日至23日最高气温可达35摄氏度至36摄氏度;23日至24日受冷空气影响,有一次降水过程。气象台提醒,出梅后上海将有持续高温天气,对用水、用电、食品安全、农业等方面有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应及早应对。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掉电快、充电慢 冬天电池也“感冒”?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石楼“孙小辣”:乡村“椒”响曲 “辣”出幸福味
- 对华贸易年报大幅飘红 “脱钩论”没有市场
- 河南:支持郑州开展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信用+”惠民应用场景频上新
- 四川重庆陕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南江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 浙江探索青年宣讲围绕小剧场收获大理“响”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重排经典歌剧《原野》
- 内蒙古通辽通报西拉木伦动物园猴群与猫共栖情况
- 韩国补习街“毒品饮料案”引社会不安,当局重拳出击!
- 房贷转经营贷,背后隐藏着多少风险?
- 装修工高薪惹人艳羡的背后:人员稀缺、“青黄不接”
- 奥地利与通化结缘冰雪:冀更广合作 共寻进步
- 社会化共享用工概念暨数智化创新方案发布会在京举办
- 案发52小时后 山西交城重大刑案嫌犯被抓
- 汉堡、炒菜、火锅样样行,餐饮机器人会取代厨师吗?
- 2024考研今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 东北地区气温继续走低 未来十天中东部降水多冷空气活动频繁
- “菜篮子”升级,市民买菜更舒心
- 热门推荐
-
- 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在穗开幕
- 超强台风“杜苏芮”或致粤东强降雨区中小河流有超警洪水
-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青年为博物馆注入新活力
- “Z世代”画像中国|一件事,这个外国小伙将中国的形象刻进心里
- 山西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林草系统“黄牛”“黑中介”
- 国风游戏井喷 谁是下一个《黑神话:悟空》
- 纷纷标榜“美食第一” 外卖平台上“吹牛”的真不少
- 多国报告人类感染猴痘病例 海关总署:持续做好“多病共防”
- “万园之园”重现光华(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今年黑龙江首趟中俄跨境旅游专列旅客出境
- 中国工信部规划1亿个车联网专用号码
- 跨文化的京剧碰撞:当埃及留学生遇见京剧尚派传人
- 卫生院院长要求医生给所有病人开中药 停职接受调查
- 积极进取+统筹平衡 如何理解明年宏观政策?专家解读
- 广西贺州8名游客因暴雨突发山洪被困 消防紧急营救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雄安新区三所北京“交钥匙”学校今年9月首迎新生
- 广西弄岗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虎舌兰属“幽灵兰花”
- 广西石化进入绿色发展阶段 炼化一体化基地拔地而起
- 你会为“减脂”二酯油买单吗?
- 跃进湖边好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