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 天山南北唱新歌】喀什古城,“绣花针”功夫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入夜,漫步在新疆喀什古城,各色灯光打在土黄主色调的墙体,勾勒出温暖柔和的光晕。传统与“摩登”在这里碰撞,异域与本土风情在这里交融,“汗巴扎”夜市里各式各样民族特色美食考验着味蕾,各民族人们载歌载舞,共度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
喀什市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009年—2015年,通过实施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既解决了古城建筑抗震安全问题,又完整保护了古城生土建筑风貌,完善了古城市政配套和旅游基础设施。2015年7月20日,喀什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5A级景区称号,成为目前新疆唯一的5A级历史人文景区。记者了解到,为打造更多元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丰富“看点”,景区近年来花了不少“绣花功夫”。
在古城“不经意的转角”,迎着昏黄的灯光,记者走入了一家铁匠铺。凭借精致的铁器工艺品、各式各样的打铁工具、“炉火纯青”的现场展示,“坎土曼巴扎铁业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据介绍,麦麦提艾力 吾布力卡斯木家族从清末到现在,一直从事传统铁器手工打制营生。这间老城街巷里的铁匠铺历经五代传承,伴随着从2010年开始的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经过两次改造、提升、活化,打铁铺旧貌换新颜,但土灶、炉火与捶打声如故。
记者了解到,景区通过挖掘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古城街巷每一处空间精雕细琢,将一个个非遗符号植入到街区,形成多元而丰富的符号化景观和消费产品。“艾德莱斯故事馆”“买买提的老房子”“铁业公社”“药茶博物馆”“高台民居古董博物馆”“千门万窗街”……特色浓郁古城文化的再挖掘,让非遗变得时尚化、潮流化、网红化,时代感更强,形式上更加“年轻态”,推动古城焕发出网红新街区的魅力。
用好灯光、建筑等元素,既体现阳春白雪的文化追求,又展现古城烟火的风物人情,实现差异互补,是又一个“妙招”。新打造的休闲街区增强了体验感,给游客群众提供一种返璞归真、回归传统的游览体验,引发游客群众的共鸣。经过打造后的巴格其巷道、塔哈其巷、盖孜尼其巷、一米爱情巷、浪漫巷、柱子巷、药茶一条街、古董街等,让都市人暂别城市的喧嚣、紧张、焦虑,可以在“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吃吃馕、喝喝茶,体验慢生活,感受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快节奏、慢生活,老物件,无论你钟情于什么,都能在古城休闲街区“落定”。
来古城“游购娱”,“购”是更突出的主题。据悉,为延续古丝绸之路喀什段的商贸特性,深入挖掘了20余个特色巴扎,布料巴扎、金银巴扎、花盆巴扎、摇床巴扎、铁器巴扎、美食巴扎等巴扎已经成为游客休闲购物、拍照打卡的好去处。古城景区整理挖掘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建立多处非遗体验点,比如:完整保留“汗巴扎”传统夜市,使维吾尔族传统美食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使游客在汗巴扎有更多的选择和更美的口感,从舌尖上感受维吾尔族热气腾腾、甜酥可口的地道美食;挖掘打造药茶一条街,对古城内原有的维药巴扎进行升级和改造,形成以17家维吾尔医药店铺为依托的“药茶巴扎”,传统中医领域药食同源的文化内涵得到宣传保护和继承发展,民族品牌让更多人受益;在高台民居,因地制宜采取“修缮、维修、改善、整治、全面保护”等不同方式进行保护整治,采取边建设边运营的模式试运营,首开区植入各类非遗业态体验28家,对外开放10条街巷,同时开放遗址展示区,使得游客能够亲眼见证、亲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和发展,为“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为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打造喀什特色美食标杆,2023年4月开展汗巴扎美食街品质提升工作,利用15天时间使用资金1200万元改造了街区水电路、外立面、路面、亮化、餐车等,为本地居民和游客品尝喀什美食、游览特色街区、体验民俗风情提供了更健康、美观、安全的环境。目前汗巴扎美食街区现有各类美食业态73种,摊位140个,街区总体延长至640米。2023年喀什古城汗巴扎美食街区被评为“新疆第二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此外,喀什古城景区全方位谋划,打造“亚克西”文创品牌,成为游客们青睐的“伴手礼”。目前已在景区开设8家线下文创销售店铺,带动就业18人;共开发文创产品10大类,189种单品,涵盖生活挂件、服装箱包、美妆、办公用品、非遗类、农产品、饰品、主题邮局、油画艺术、玩具玩偶等多个方面。同时推出了199元、299元、399元、599元、899元系列喀什礼物套装,除在线下文创店铺销售外,还通过抖音、微信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网上销售。
记者了解到,通过不断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各族游客在古城的旅游体验感不断提升,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2023年,古城景区接待游客173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2.81%,实现旅游收入119.97亿元,同比增长163.80%。2024年1—5月接待游客462.88万人次,同比增长147.48%,实现旅游收入29.10亿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世祥、李春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后疫情时代文旅如何蝶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安瓦尔:印尼为何应坚持“对冲+”政策
- 福建平和:同诵语堂经典 共话两岸乡愁
-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要求对苏丹武装冲突中的违法行为展开调查
-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催生的新型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 四大银行深夜公告!汇金公司增持超1亿股
- 福建森林消防应对汛期开展防汛救灾专项演练
- 专家学者建言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 央行: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582.9亿元
- 第135届广交会已有9.3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 中新真探:起床后立马叠被子不健康
- 装修工高薪惹人艳羡的背后:人员稀缺、“青黄不接”
- 第21届东博会贸易成交踊跃
-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 万余苗乡儿女载歌载舞
- (财经天下)日本告别负利率,股市还能继续涨吗?
- 截至今年9月底 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8亿户
- 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举办百年校庆
- 中国工信部:建立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巡检工作制度
- 文旅部:努力实现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
- 德国专家谈德中两国相处关键之道:加强务实、互利合作丨世界观
- 热门推荐
-
- 进博面对面丨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 报告: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提升效果比一二线城市更明显
- 广东逾2000个气象站录得暴雨 全省加强防御强降雨
- 追忆“关羽”陆树铭:敬业的好演员,朴实的好人
- 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布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 川渝发布8个新时代文明典型案例
- 冷空气“未完待续”,今夜携浮尘抵沪
- 别让网络赌球破坏世界杯观赛好心情
- 山西发现夏商时期冶铜遗址 对研究中国早期冶铜产业格局意义重大
- 第一届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大会在武汉召开
- 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界面加速更新 映超大城市空间格局升级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湖南江西等地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 德国一负碳材料中国生产制造和总部基地落户湖北
- “非遗”进大运村啦!运动员们现场体验了哪些技艺?来看→
- 辽宁省首获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 从“大胆”传承到“奇巧”创新——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4.8级地震
- 10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加快至7.6%
- 新河草编“种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