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味 中国好“young ”:菌草治沙“新青年”把论文写在母亲河边上
编前语: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逐梦路上,中国青年们如何向内感悟、向外生长?《人生有味·中国好“young”》聚焦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寻访那些实干笃行、奋勇拼搏的“好young青年”,记录人生路上的汗水味、书香味、烟火味、泥土味……以“有味人生”看见“活力中国”。
“根系表皮的木质化程度高,在冬天相当于一个保温层,能在低温下起到保护作用。”内蒙古阿拉善盟黄河岸边,罗宗志和师弟师妹们挖出一株绿洲1号芦竹(一种菌草品种),查看它的越冬情况和固沙成效。
2015年,还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罗宗志,跟随导师林占熺来到位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的第一个菌草防风固沙示范基地。之后几年,他在沙漠深深扎根下来,跟着团队辗转于不同类型的防风固沙示范基地种植菌草,如今成长为内蒙古“阎王鼻子”菌草生态治理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阎王鼻子”基地)的负责人。
乌兰布和沙漠,我国最小的沙漠,却是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黄河在这里依沙而过,强烈的风势裹挟大量泥沙涌入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其中一段5.7公里长的沙漠与黄河“握手”地带给当地人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被称为“阎王鼻子”。
11年前,“菌草之父”林占熺带着一批菌草苗和学生们挺进乌兰布和沙漠,起初并没有多少人看好这支来自南方的治沙团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2013年5月份种下第一批,一周内7级以上大风刮了七八次,巨菌草刚冒出芽来,叶片就不停地被打烂。”罗宗志回忆起师兄们的遭遇,“当时领队都想放弃了,跟林老师说这个种不活,太难了。”林占熺仔细看过被风吹烂的巨菌草,发现它的根茎部分仍未失活,于是对队员们说:“我没有宣布失败前,不能放弃。”
后来,菌草队员们根据风沙规律重新调整种植计划 ,但沙漠的天气变幻莫测,罗宗志记得有一次基地刮起一阵狂风,眼看着电线杆都被吹倒了4根,但一旁的巨菌草仍旧完好。在首个示范基地试种成功后,他们将菌草带到黄河岸边,从研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刘拐沙头处的阻沙入河,到阿拉善左旗“阎王鼻子”的消浪护坡。
“2022年,我们在‘阎王鼻子’沿河种下了300米长、50米宽的菌草带,汛期71天内阻止了1400吨泥沙流入黄河。”罗宗志说,2023年5月,他们将绿洲1号芦竹种植在“阎王鼻子”黄河岸边。在零下27度的严寒中,大量绿洲1号芦竹自然越冬。十余年来,随着种植管理技术不断进步,绿洲1号芦竹自然越冬率已经从不足10%增长到现如今的60%。
在距离“阎王鼻子”基地几十公里外的乌海菌草种苗繁育基地,一批绿洲1号芦竹幼苗正在大棚里茁壮成长,静待来年护卫黄河岸线。眼下,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周恒宇正在和师妹一起,对不同水淹状态下巨菌草的生长情况开展研究。
周恒宇原本并没有打算攻读博士,他和妻子温嘉慧一直异地,本想硕士毕业后就去广州找她团聚,但是三年前的乌兰布和沙漠之行改变了这一想法。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林占熺,在他身上,周恒宇看到了一种纯粹,“林老师想的都是怎么做好菌草技术,怎么去帮助更多的人,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深受震撼。”与此同时,荒凉的沙漠里比人还高的菌草成片出现在眼前,“迎风舞起一阵阵的草浪,我整个人一下子就陶醉了。”
周恒宇当即决定攻读菌草的博士学位,温嘉慧在听闻林占熺的事迹后也深受感动,支持周恒宇追寻梦想,虽然身处异地,但两颗心却贴得很近。不久前,温嘉慧趁着休假来到“阎王鼻子”基地,“很难想象在一片荒漠里面,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种出了这么高大的巨菌草,更能体会他,也更能理解他了。”
如今,菌草防风固沙的首个示范基地已经产生了持续的正向自然演替——地表之下庞大的菌草根系网络牢牢网住黄沙,改良土壤;地表之上科学排布的菌草留茬为其他植物降风减沙,改善生存环境。各种各样的沙生植物冒出头来。从高空俯瞰,黄色的沙海里浮现出一大块绿色岛屿。以生态修复为科研方向的周恒宇,曾做过生物多样性对比研究,发现种植过菌草的沙地平均长出了近四十种植物,纯沙地则只有三四种,他给自己的科研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来年能看到更多植物。决心攻读博士前,他曾写下一首词《满江红·菌草》:“万里黄河,淘不尽,茫茫尘沙……待明朝,植菌草千顷,筑屏障。”
(监制/王智勇 荆雷 统筹/刘娟 陈毓栋 沈颖 周诗婕 冯金同 记者/李爱 摄像/权廉程 齐敬 剪辑/刘香楠 包装/孙伟 何君玮 陈新欣 宣传推广/彭闯 张婷婷 盛明珠)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鼓励职场女性生娃,靠发育儿补贴够吗?
- 报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
- 多国调整政策 一“放”一“收”为揽才
- 伊朗总统莱希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巴以局势通电话
- 诺奖得主丁肇中:中国科学家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
- 郎朗获聘湖南郴州文化旅游国际公益形象大使
- 多方称加沙停火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 打击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启动
- 坚持体教融合发展 “北京·延庆青少年体教融合大会”举办
- 福建省首个公用型原油保税仓库在泉州启用
- 世卫组织公布首个获预认证的结核病诊断检测方法
-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会见北领地议长莫纳汉和达尔文市长孔·瓦茨卡利斯
- 厦门推三项医保便民举措 涉及新生儿医保、生育津贴、住院就医
- 文学博物馆如何走进百姓生活
- 10月16日央行开展642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日民间团体:东京军医学校旧址的人骨与731部队有关
- 助推农业现代化 全国智能农机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新疆成立
- 60米国画长卷《墨彩珠江》亮相广州艺博院
- 【强国看农业】深耕海洋牧场 夯实“蓝色粮仓”
- 山西太原启动寒潮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孙艺菲:用电影为特殊儿童发声
- 2023·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
- (经济观察)七月车市“淡季不淡” 新能源迎关键节点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始出坞,标志该邮轮整船主体建造基本完成
- 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7%
- 通讯:中国图书走俏“狮城”
- 白俄罗斯计划今年6月前完成加入上合组织手续
- 江西丰城一医生酒后接诊言语不当 院方:免职
- 聚焦人类生物分子图谱计划 《自然》集中发表细胞生物学论文
- 深圳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 菲律宾马尼拉大火致至少2000个家庭流离失所
- 法国竞争事务监察总署向苹果公司提出反对声明
- 减肥博主“经验帖”为何成了“韭菜收割机”
- 日本7.6级强震已致6人死 核电站燃料池水溢出!
-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
- 王府井集团68周年:有税+免税双轮驱动 多业态协同发展
-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从“去故宫”到“回故宫”
- 科技改变农业!当传统小麦遇上现代机械化收割……
- 河北涿州医疗机构有序恢复正常诊疗服务
- 从一朵花开始 浙江创新校地合作推动海岛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