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10分钟就能运送1949年全年的快递
还记得从前等待一封信的日子吗?从去邮局排队寄包裹到现在的手机下单,从邮递员喊“有你的信”到快递小哥说“有你的快递”,一起来看邮政快递业的75年巨变。
自行车铃一响
邮递员来啦!
“报纸来啦!”
曾经的邮递员、今年已经90岁的程文森老人回忆,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送包裹的自行车,前面有一个报兜子,车座后面也挂两个袋子。老百姓都住在平房里,每次大喊一声“报纸来啦”,胡同里好几家人都出来了。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的钱有珏老人说,那时最盼望的就是邮递员送来的包裹通知单,虽然还要自己跑到邮局去取包裹。
你去邮局寄过什么?
程文森老人回忆说,老百姓们寄什么的都有:寄粮票、布票和油票的最多,甚至还有寄轮胎的。还有人来寄二胡,邮局就专门成立了一个维修组,帮忙做存放二胡的特型木箱。
1949至1978年间,全国邮路长度增长了近7倍,乡村和边疆邮路也大幅延伸着。邮路连通山外,邮包飞入万家。
国旗插到哪里
邮政就送到哪里
桑南才,是云南怒江州称杆乡邮政所的一名乡邮员,山里的老百姓都叫他“托厄哈扒”,在傈僳语里就是“送信人”的意思。1988年1月1日,桑南才来到了这里,当时只觉得有一份工作太好了,但真正背起邮包才知道,在大山里送信有多不容易。
他告诉记者,“那时在乡里送一趟信要走380公里,花上6天时间,还要翻过海拔三千七八百米的大山。一个村子眼看直行只有一两百米,但是走起来就一天,因为他要爬到山上又下去再往上爬,一山接一山。路上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还有风声。”
称杆乡中心学校的教师打必,在22年前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送通知书的人就是桑南才。他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着大雨,他面前的桑南才满身都是雨水,从邮包里拿出那张录取通知书。那是打必人生第一次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是他收到过的第一封信。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曾纵横着无数条像这样曲折偏远的马班邮路、溜索邮路、水上邮路……无论路上多么遥远艰辛,桑南才说,国旗插到哪里,邮政就会送到哪里。
2014年,国家邮政局正式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
2019年,全国建制村全部实现了直接通邮。
2020年,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的通知》。
截至2022年底,全国3461个抵边自然村全部实现通邮。
人们感叹着如今快递的速度与便捷:“啥都买,方便嘛!”“葡萄上午还在树上挂着,下午已经发往内地了,还出口到了哈萨克斯坦,美得很啊。”“手机就可以看快递轨迹,一觉醒来快递就到啦。”
飞得最快的快递小哥
想要飞得更远
2024年6月26日,中国邮政首条自主执飞的洲际航线,南京至卢森堡航线正式开通。
中国邮政航空飞行员于毅,驾驶飞机从南京起飞到卢森堡落地,随后快件通过当地的地面运输立即被发往周边36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货运配送是“全夜航”,坐在驾驶室里,于毅经常能看到太阳在驾驶窗外,一点一点升起,感觉特别美妙也特别自豪。他说自己也算是一个快递小哥,并且致力于成为飞得最快的快递小哥。
从前很远、车马很慢,而现在有遍布城乡的网点,还有无人机投递、机器人分拣,寄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连通世界。未来,于毅和他的同事们也会飞得更远,不只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只要用户有需要,他们会跨越千山万水,运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75年间
我国构建智能高效物流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邮政服务局所仅有2.6万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一封信、一件包裹的送达,有时甚至需要几周时间。
走过75年,中国快递服务从无到有,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超过600万,构建起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物流网。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快递量由2013年的一年92亿件快速上升,2023年一年就能达到1320亿件,上涨超13倍,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今天,全国共有邮政快递等各类营业网点46.8万处,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了95%。
在你眨眼的瞬间,就有5000多个包裹被送出,每天的快递量超过了4.4亿件。国内大型快递转运中心自动化率超过90%,智能的物流系统确保了超80%的快递能在三天内送达。
1949年,我国一年运送的包裹量,在今天10分钟就能达到。快递物流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世界触手可及。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李浙 马丽君
制片人丨李斌 翟壮 郭茜 杨晓波
记者丨盛洁 唐颖 杨光 刘菲 赵迪 黑龙江台 绥芬河融媒
编辑丨张昊 张雨棣 孙茜 王誉博 李东宇 王宇晨 董海林 郭培宇 何海洋
制作丨张志 矫健 徐鹏翔 谭景铭 李筱璇 李士轩 赵旭东 景佳纯 张继美 王丹颖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心灵天使23年的坚守
- 湖南江永打好寒潮“防御战” 护好产业“致富苗”
- 卫生健康部门全力开展河北燕郊一店铺疑似爆燃事故伤员医疗救治工作
- 拉萨市搭建银政企沟通对接平台 达成贷款意向项目73个
- 国内桨板卖爆了,企业满负荷生产!休闲板、全能板受欢迎
- 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在京开幕 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 破解青年就业难题尚有短板要补 专家这样建议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一条彭泽鲫 “游”进致富门
- 郭梦婕:技术攻关带动硬实力 在改革浪潮中贡献民企力量
- 中新健康丨别养臭水了,可能会得肺炎
- 研究揭示皮肤癌的脑转移机制
- 国家统计局:2023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 (经济观察)中国“科技元素”架起数字丝路沟通桥梁
- (身边的变化)守护碧水清流 福建屏南绘浓生态底色
- 金融推动养老服务优化供给
- 探访太原新发现北魏石窟:孤独隐匿山间近1500年
- 中蒙两国政企互推绿色农畜产品
- 如何引导孩子在艺术中体验美好?业者建议“去神秘化”
- 还在任性吃?预防及控制糖尿病 这些食养建议很重要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提速”
- 热门推荐
-
- 中西荟萃 张大千《翠云晴岚》等重磅拍品亮相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拍
- 广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耗材价格下调
- 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决议再遭美国一票否决
- 山东牵头探索开展全国首单中药饮片省际联采工作 首选21种中药饮片
- 一些企业带薪年休假“不让休不敢休不能休” 专家认为应加大违法成本
- 北约秘书长:芬兰和瑞典可能不会“手拉手”入约
- 浙江12站点最高温超40℃ 今年首发高温警报
- “双减”第一周,“我”在做什么
- 冷空气大举南下 广东87个寒冷预警信号生效
- 储量大供应足 我国近九成食盐为井矿盐
- 乱服感冒药 男子突发精神异常
- 美国阻挠阿盟和解再现霸凌外交
- 2023明文化论坛:定陵出土金冠凤冠64年后再聚首
- 德勤研究显示医药健康类高潜初创企业逐年增加
- 一名芦苇画“技术工人”的12年履职路
- 双节假期北京两大机场前七日日均进出京旅客同比增长458.68%
- 中国驻俄使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招待会
- 重庆首场春季引才活动人气旺 提供岗位超2.5万个
- 藏在直播间“剧本”背后的“麦手”
- “摇滚先锋”携手“Z世代唱将”唱响广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