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职场女性生娃,靠发育儿补贴够吗?
阅读提示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通过发放育儿补贴来鼓励生育。然而,对于职场女性而言,相比长期的抚养教育成本和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这些补贴似乎有些杯水车薪。未来,还需通过完善产假、托育服务、税收、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升职场女性的生育意愿。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提出,对生育二孩、三孩的该市户籍家庭,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5000元。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已有四川攀枝花、云南、宁夏、杭州、郑州、长沙等多地出台“生娃发钱”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金额从每月几百元到一次性上万元不等。
实施这些政策,目的是减轻人们的生育负担,让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愿生”。那么,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这些政策在鼓励其生育方面效果几何?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真金白银”促生育
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当舞蹈老师的李嘉欣提交了一次性生育补贴的申请。今年,温州市出台政策,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该市户籍家庭,分别发放1000元、2000元和3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自三孩政策落地以来,多地为鼓励生育,推出“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新政。记者留意到,各地政策差异较大。多数地区针对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贴,发放方式包括按月发放、按年发放和一次性发放等形式。这些发放育儿补贴的城市,大多对孩子的出生日期和户籍提出要求。
“以前看到别的城市生育二孩、三孩才有补贴,没想到温州生一孩就能申领补贴。”2022年12月刚生完一胎的李嘉欣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甘肃省临泽县、陕西省宁陕县、浙江省温州市等地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的范围。今年1月,深圳市提出,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7500元、11000元和19000元。
另外,一些企业亦推出鼓励职工生育的措施。如,旅游服务平台携程集团提出,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1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环卫服务企业侨银股份向员工宣布,一孩家庭可在孩子0至3岁之间,分别享受每月1400元、1050元和500元的奶粉及尿布补贴;二孩家庭在此基础上可申请公立幼儿园学费;三孩家庭在前述基础上再获10万元奖励。
期盼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
了解到深圳拟推出育儿补贴政策后,生活在当地的职场妈妈高臻似乎并不动心。“生育成本太高了,即便有补贴,也是杯水车薪。”她对记者说。
高臻向记者算了一笔生育账,产假结束后,因家中无人照顾孩子,她请了一位育儿嫂,每月工资7000元,加上尿不湿、奶粉等生活用品,每月养育孩子的固定支出近万元。
“结合深圳拟推出的补贴金额,还不够一个月的开支。”高臻说,她和丈夫必须努力工作挣钱,才能支付得起这些费用,“生二胎,从怀孕到休产假,前后要‘耽误’一年半时间,势必会影响我的职业发展。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太难了。”
记者采访了多位职场女性,她们对于育儿补贴在鼓励生育方面的看法,和高臻相似。
重返职场后,李嘉欣发现,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专业、普惠的托育服务。“小时候,父母上班时,把我送到单位的托儿所,下班时再随父母一起回家。”如今,李嘉欣期盼着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减轻双职工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为让女性带娃、工作两不误,一些地方做出积极尝试。广东中山、佛山等地相继举办多场“妈妈岗”招聘会。今年8月,广东省提出,广泛开发设置“妈妈岗”岗位,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好的岗位设置为“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方式。
提升生育意愿需政策“组合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教授盛亦男认为,对于大部分职场父母而言,生育成本不仅包括孕检、孩子养育等直接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目前,各地的生育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但对长期的抚养教育成本等作用有限,难以降低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因此,需要通过完善产假、托育服务、税收、住房保障等政策‘组合拳’,提升生育意愿。”盛亦男说。
对于部分地区设立“妈妈岗”的尝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此举初衷是让部分职场女性兼顾工作和家庭。但他认为,“妈妈岗”岗位有限,更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婴幼儿的托育问题。“缓解托育难,仍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
记者注意到,近年,在各地出台的鼓励生育的政策文件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政策”“加快构建生育友好环境”等举措频频出现。如,山东济南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为在职职工、居民提供托育服务;河南郑州计划,2025年,全市社区均要配套开设不少于20个托位的普惠托育点。
“应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家庭友好型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应保障用人单位的权益,对于用人单位支付生育及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允许据实进行一定比例的扣除,降低生育对用人单位带来的成本。”盛亦男建议道。
(工人日报 曹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学生助学金争议背后:谁才算贫困生?
- 2023年江西新签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53个
- 加拿大演员肯内特·米歇尔去世终年49岁 曾出演《惊奇队长》
- 第十二届长沙国际吉他艺术节开幕 中西弦乐碰撞
- 加州山火蔓延迅速 近两万人接到疏散令
- 冬季心“疼”花样多,并非都是“心”病
- 中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天然气田生产集群建成
- “鸡尾酒”药物疗法 或可逆转细胞衰老
- 中国驻棉兰总领事会见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省长
- 马拉松爱好者如何利用营养助力跑步健康?
- 《乐在其中》,缘何让歌手乐在其中?
-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三周年销售额超1300亿元
- 注意!列车上这些行为不仅不文明 还可能违法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进入“签约时间” 各方牵手实现“双向奔赴”
- 西藏受地震影响7处受损国省道均已抢通
- 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到访乌克兰
- 日本火山列岛地区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60千米
- 上海7月1日起逐步恢复开放博物馆、美术馆、A级旅游景区
- 中外嘉宾“把脉”江西绿色经济:发展优势产业 加强国际合作
- 又一名美官员因不满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政策辞职
- 热门推荐
-
- 美国得州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致一人受伤
- 地磁暴、太阳耀斑,会有什么影响?
- 《东八区的先生们》一味物化女性等不来收视率
- 厦大校庆期间将首办半程马拉松赛暨校庆环校跑
- 广东肇庆高要区发生山火 暂无人员伤亡
- 希腊野火再起 欧盟增派消防员和消防飞机驰援灭火
- 8月份多个经济数据发布 中国经济趋稳回升的势头更加明显
- 海尔智家AWE展示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成果
- 厦门港“丝路海运”航线船舶开行突破1万艘次
- “洋老铁”感受东北魅力:东北话一学就会,东北菜一吃沉醉
-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 专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乡村振兴,乡创何为?
- 2024年中日韩青年峰会在首尔开幕
- 2024秋冬上海时装周开幕 上演“摩登上海三部曲”
- 美媒:与特朗普形影不离 马斯克扮演美国“第一兄弟”角色
-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正式启动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磨寨乌江特大桥合龙 创亚洲纪录
- 校园“藏手机神器”引争议
- 海信电视发布U8N Pro:开启全场景AI画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