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乡村行·看振兴】
开栏的话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广袤乡村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今天起,本报开设《乡村行·看振兴》栏目,记者将镜头对准田间乡野,与读者朋友一道,从丰收的田野、红火的产业、秀美的村景、质朴的乡音里触摸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见证锦绣中国砥砺前行的坚实步伐。同时,我们开设《作家笔谈》子栏目,邀请各位作家结合各自创作乡村题材文学作品的经历,讲述他们眼中的振兴故事。
秋意浓,太行山又到了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的时节。
漫步在河南安阳林州市庙荒村,很难不被这里抬眼可见的太行美景、穿村而过的红旗渠水、古朴整洁的民居院落所吸引。不过,整个村庄最打动记者的,还是村头那面笑脸墙。
笑脸墙上,是一百多位村民的笑脸照。细细看去,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不同的,或稚嫩,或羞涩,或热烈,但相同之处又如此明显:笑容里都漾着真情实感。
“脱贫后,村里的发展没停过!这几年,村里陆续打造了艺术馆、研学游、登山营地等项目,名头越来越响,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在“自强小院”农家乐里,主人郝心英满脸含笑。
郝心英说的,正是广大脱贫群众的心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中原腹地,各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上步履不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做好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现在,王玉山和妻子齐云良脸上的笑又多了起来。
“我爱人身体好多了,收入也上来了,要不是政策好,我们估计很难扛过来。”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葛根敖日都嘎查,王玉山跟记者唠起家常,以前,夫妻俩干些简单的农活、养了些牛,孩子都在外务工,日子也算悠闲美满。谁承想,2021年9月,齐云良被确诊乳腺癌,虽然在治疗后有所好转,可入不敷出的光景又让老两口犯了难:医保虽报销了部分治疗费用,但6万多元的自费支出和必要的生活支出还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面对后续治疗费用,老两口“急得直抹泪”。
关键时刻,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发挥了作用。
得知王玉山家的情况,葛根敖日都嘎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立即上门走访调查,研判过后将老两口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一系列帮扶举措随之而来——帮老两口申请慰问救助金;在村里为王玉山安排公益性岗位,使其一年有近万元的工资收入;请养殖专家到王玉山家指导肉牛养殖;带领其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豆角,每年提升收入3500元……今年,王玉山家的玉米丰收了、肉牛又多养了几头、庭院经济也搞得有声有色。
“估计他们两口子今年人均年收入能过万元,可以消除返贫风险。”葛根敖日都嘎查第一书记陈昊告诉记者,村里定期对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群体、刚性支出较大等重点人群进行全面排查,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对可能返贫致贫的群众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类似的事例并不鲜见。各地织牢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网,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保障”、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截至9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
发展特色产业,老乡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前来交售牧草成品的农户、商户络绎不绝,打包、搬运、堆放、发车……好不热闹!8月份,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三合村,在近500平方米的牧草加工厂棚里,繁忙的场景瞬间就将村里涌动的活力展现出来。
记者正看得专注,三合村党支部书记陆胜军在一旁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村旱地多、水源少、处在大山深处,曾是贵阳的特别困难村。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一度沦为‘空壳村’。为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我们到处‘取经’,最后决定把村子的‘缺点’变‘特点’。既然村子干旱缺水,那就种投资投劳少、收益高的甜象草、黑麦草等耐旱作物。现在每到收购期,每天能销售30吨左右牧草,销售金额达1.2万元。”
“这个月牧草多,我估计能拿到四千元左右的工资。”在牧草加工厂务工的村民龚忠仙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为延长产业链,三合村修建了牧草加工厂,不仅带动就业促增收,还带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
“立足现有资源,我们走出了‘三种三养’特色产业发展路子——种蔬菜、种水果、种牧草,养生猪、养肉牛、养蜜蜂。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80多个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企业经济、家庭经济、集体经济齐创收。”陆胜军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就有了内生发展动力。如今,全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形成了两三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2022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11元,同比增长7.5%,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同比增长14.3%,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8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脱贫攻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前三季度,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已达到60%。”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
协作帮扶跨越千里,携手前行的故事仍在继续
在内蒙古的旗县、嘎查采访,记者常听到“北京”二字。京蒙协作,让两地结下深厚情谊。乡村振兴路上,两地携手前行,留下了许多生动剪影。
“我们乌兰毛都草原的牛羊肉品质很好,但之前因为没有形成品牌,牛羊肉卖不上好价钱。京蒙协作以来,北京海淀区为旗里的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动能。怎么让乌兰毛都草原的羊肉更畅销?海淀区和旗里给出打造‘草地羊’品牌的答案。2022年,京蒙协作拿出33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草地羊’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关鹏飞告诉记者,“草地羊”在科右前旗生产加工,在北京冷藏存储,产品随时配送到北京的门店,截至目前销售额近1000万元。
羊肉有了品牌和市场,牧民就有了增收的底气和保障。“我们和牧户签订了肉羊收购协议,每只羊收购价格提高30元左右,户均增收3000余元。”科右前旗“草地羊”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王国祥说。
协作的东风不只照拂祖国北疆——在陕西柞水县,江苏南京高淳区的“组团式”医疗帮扶,让柞水县人民医院的诊疗能力、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在重庆酉阳县,山东东营的“组团式”教育帮扶为酉阳教育事业增添活力……
相隔千里,却心意相通、心手相牵,一个个跨越山海的帮扶故事在脱贫地区上演。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东西部协作,从“万企帮万村”行动到“万企兴万村”行动,脱贫摘帽后,好的政策扩展提升,帮扶衔接深入推进。全国20.96万名第一书记、56.3万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接过接力棒,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之路上挥洒汗水;今年以来,全国向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其他672个脱贫县选派产业顾问组;近万家民营企业帮扶160个重点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000余个,惠及脱贫人口超300万人……
当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在脱贫地区汇聚,脱贫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本报记者 陈晨)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何冰再度自导自演 阿瑟·米勒经典剧作《代价》将中国首演
- 粽香飘端午 文化代代传——总台记者端午节来临之际探访曼谷唐人街
- 莫桑比克高级农业官员培训班学员闽北交流稻渔生态养殖模式
- 俄外长警告美国:不要拿俄罗斯的红线开玩笑
- 乌梅汤2.0版本正式上线 中药代茶饮你下单了吗?
- “鲲鹏”公益夏令营吹响全国科幻小作家集结号
- 渣打银行丁爽: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复苏 核心CPI料逐步上行
- 防汛救灾·温暖瞬间 | 忠诚卫士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武警官兵
- 6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19种产品上涨
- 多国“Z世代”青年走进香格里拉 感受一草一木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海关总署: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
- 拜登发表国情咨文演讲 美媒:有一个词不会出现
- 【寻味中华丨名楼】千年鹳雀楼 “更上一层楼”
- 坚持“三早”原则,阻断乙肝走向肝癌的“通路”
- 贵州:2025年确保完成综合交通投资900亿元
- 云南宁蒗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巴西2024年二季度失业率6.9%为10年来最低
- 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启动
- 正快速蔓延!致死率高达30%,日本已上千人感染
- 俄:“高加索”港一渡轮遭乌袭击沉没 乌:暂无回应
- 热门推荐
-
- 科技革命下,专家学者共议计算思维培养
- 被紧急送医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视频“报平安”
- 财政部今天发行550亿元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索合成生物技术前沿 深圳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 “游走——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 上海举行“沪应-2024”静安区综合应急演练 进一步提升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
- 云南举行专题文艺演出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
- 多领域发展蒸蒸日上 彰显中国经济“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 理发店有没有价格陷阱?有没有虚假宣传?
- IMF预计2024年菲律宾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 (神州写真)“中式科幻”和“丝绸朋克”探索科幻文学新维度
- 年轻人回村记:创新创业 带头致富
- 中国曲艺名家大咖齐聚四川广安 民众家门口赏曲艺盛宴
- 2023年山东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 《风味人间》把细节做到极致
- 美国联邦航空局披露波音飞机缺陷 可能导致油箱起火
- 央广财评|敞开大门合作共赢 持续打造外商投资热土
- (新春走基层)小站值班员的27年坚守:手势指令成“肌肉记忆”
- 网络平台公开叫卖全国各地假车牌 制作使用涉嫌违法
- SS2024北京时装周时尚博览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