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欠下100元医疗费 八旬老人带着一沓现金医院“还钱”
“你好,我是来还钱的。真是不好意思,我曾经欠了医院的钱没有补上。”最近,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她带着一沓现金,步履蹒跚地走到住院处收费窗口。她告诉医务人员,这是52年前欠下的诊疗费用,现在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还钱”了。在老人家的讲述下,众人才得知这个温暖的故事。
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1、52年前在医院住了半年多,她欠下100多元医药费
1972年,当时26岁的章奶奶查出甲状腺多发结节,最大的一个约有4厘米,对气管及周围器官造成压迫,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由于章奶奶先天心脏不好,身体各项指标差,暂时不具备手术条件,便先入住无锡市二院内科病房进行相关治疗,等身体好转后再行甲状腺结节手术。
从入住内科病区到手术后出院,章奶奶的住院时间长达半年多。等到出院结算时,需缴纳的费用是300余元。1972年的300多元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高昂的费用。章奶奶说,那个时候她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有30多元,300多元接近一年的工资了,而且她因为生病住院一直没有收入,那时大部分人家存不下多少钱,没啥存款,她家也没多少积蓄,向亲戚朋友借钱,也仅仅凑出200余元,仍有100元的缺口无法补齐。考虑到患者术后仍需要休息静养,在当时相关医疗规定下,医院有关部门按照程序将这笔欠款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意患者先出院,等手头宽裕后再还款。
2、如今带着数千元来还款,她表示这件事一直在她心里
章奶奶不好意思地回忆,1975年的时候,医院的工作人员曾上门拜访,关心她身体恢复情况之余,也提起过这笔费用的还款问题,因为是公家的钱,医院当时也没法免掉。但当时她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没有回归工作岗位,家里日常开销较大,手头拮据,还是没能还上这100元。她愧疚地说明情况后,两位医院工作人员看她家确实困难,也没再催。此后长达50年的时间里,医院没有催问过这笔欠款,但章奶奶总是不时会想起这件事。
“我想,可能当时国家和医院见我家里条件实在是困难,帮我补上了这笔钱。等到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有钱了,我也曾经多次想过要来医院还款,但是已经不少年过去了,觉得很难堪,始终没有踏出这一步的勇气。我现在年纪大了,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要不然一辈子不安心,这次我终于下定决心,趁我还能走得动路,我想把这笔钱还上,让你们去救治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讲到这里,章奶奶已经热泪盈眶,在无锡市二院就医的这段经历让她深刻领会了“仁心仁术”这四个字的含义。她终于鼓起勇气,粗略估算了50多年前的100元钱在如今的价值,带上厚厚一沓“红包”,乘坐了近一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二院南院。
3、院方只收100元,这100元对医院、老人都是无价的
紫牛新闻记者来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时,由于章奶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记者无法与她取得联系。无锡市二院住院处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金玲燕向记者叙述了当时的情况,那天她正在窗口接待患者,看到一位白发的老太太来到窗口说要缴费,说是要交一笔50多年前欠下的医疗费,并且拿出了当年的一张费用单据。金玲燕从来没遇到这种事情,看着这张年代久远的单据,不禁有点发蒙,于是问章奶奶具体是什么情况。在跟章奶奶聊了一会儿之后,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她也很感动。
章奶奶说自己快80岁了,住的地方离二院比较远,后来几乎也没有在二院看过病。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欠款”的事一直搁在心里是一个“心结”,如今要把这个“结”解开,不留遗憾。金玲燕立刻请示相关部门领导,这件事该怎么办。章奶奶说,当时的100元“很值钱”,如今还钱肯定不能只还100元,所以她递到窗口的“红包”厚厚一沓,足有三四千元,医院领导认为,不能全部收下这笔钱。尽管综合物价、工资收入等因素,当时的100元并不能和现在的100元划等号,但是他们被章奶奶的行为所感动:医院为患者付出了什么,患者是会永远记在心里的,医者仁心换来的是患者的真心,最终决定只收取章奶奶100元。医院秉承百年“普仁济世,厚德至精”的精神,既不会因为客观原因“换算”成等价的金额,也不会因为年代久远增收额外的利息,这100元,不管对章奶奶,还是对医院,都是无价的!于是,医院为章奶奶开出了一张迟到半个世纪的100元收据。看着这张收据,章奶奶心中压了多年的大石终于落地,忍不住向在场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一桩心事。”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G演进升级稳步推进
- 同盾助力某城商行构建全流程智能信贷风控体系
- “小红书”火到国外:“听劝”助益文化交流
- 宁夏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启幕
- 食品安全如何实现全过程监管? 这个会议上嘉宾热议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元 成都竞逐“天空之城”
- 中新健康丨雄安宣武医院手术中心启用 完成首台手术
- “国潮风”起非遗如何创新?代表委员建议用“新人”
- 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 集合多种动物形象
-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保险业预计增长7.5% 主要由亚洲市场推动
- 外国网红打卡河南“画虎村” 感受乡村振兴“虎虎生威”
- 广西柳州市拉开“狂欢”序幕 “玩”水玩出花样
- 广州再遇狂风暴雨 启动防暴雨内涝二级应急响应
- 由“请保持书店本色”谈起
- 内蒙古兴安盟:科技赋能,老农场展新颜
- 日本核污染水强排入海 专家:危害是多方面、全球性、长久的
- 云南希望工程33年资助近30万名学子
- 今年上半年经上海外高桥口岸出入境船舶数创近5年新高
- 沈腾的“168减肥法”靠谱吗?
- 天津全面启动150余项重点文旅活动 打造夏日文旅消费新场景
- 热门推荐
-
- 部分动车组列车推出静音车厢
- 全国专家学者齐聚《天工开物》成书地江西新余 探讨“天工文化”
- 文旅部公布新指南,出行游玩将有哪些变化?
- 中新真探:拆快递后揉眼睛可能感染带状疱疹吗?
- 广东多举措做好台风“潭美”防御工作
- 【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 甘肃成县:连翘花开农家风光如画 美景亦是“钱”景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在“浙”里看见美丽乡村(组图)
- 乌总统办公室否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遭解职
- 预付费式旅游产品,不能从“馅饼”变“陷阱”
-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举办 中轴线申遗再迎新进展
- 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失联潜水器被曝未得到专业认证
- 为人父母须防“养育倦怠”上身
- 福州十邑春晚全球同播 首次开设印尼海外分会场
- 角逐北约秘书长,约翰尼斯胜算几何?
- “文化出海”须有新思路新模式
- (第七届进博会)第七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
- 冷链班列助力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
- 科技创新让文物“活起来”(金台随笔)
- 联合国秘书长再访乌克兰 强调黑海粮食倡议需继续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