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演进升级稳步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5G基站总数达38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4%;5G移动电话用户达9.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1.3%。
5G商用牌照发放5年来,5G应用已经融入千行百业。下一步还将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演进升级。
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
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期间,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同时,中国正为5G-A的演进奠定基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目前,我国实现了“县县通5G”,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移动通信探索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
5G行业应用已经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认为,5G商用5年来成果显著,对全球移动产业的影响前所未有。5G拓展了服务全球的“广度”、兑现了代际体验的“速度”、引领了数字转型的“深度”。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我们见证了5G商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包括,突破5G行业终端规模化部署的瓶颈,让5G行业终端成本更低;突破现象级应用场景的瓶颈,让更多个人和企业端用户主动使用5G;突破5G行业应用复杂性的瓶颈,让更多中小企业能使用普惠低成本的5G解决方案。
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坚持“建、用、研”进一步统筹推进,加快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建”就是夯实网络设施,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扎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网络在文旅、医疗、高校、交通枢纽、地铁等场所原有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深度覆盖。“用”就是深化融合应用,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研”就是强化技术研发,统筹推进5G-A的演进和6G研发创新。
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5G-A被认为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持续推动产业向6G演进的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与5G相比,5G-A不仅实现了带宽提升,还具备主动适配、轻量化、智能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是5G“下半场”技术创新的发力点。
5G-A国际标准持续发力,将多维度拓展5G生态,提升5G网络性能。汪涛认为,5G-A是确定性的产业路径,一方面可以保护已有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拓宽商业边界。
为了有效发挥5G-A显著的代际能力,华为近日联合电信运营商发布5G-A商用领航计划。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介绍,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和光纤网络,并率先启动5G-A建设,今年年底将在300个城市实现5G-A商用部署。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将加快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认为,当前全球5G网络的发展并不一致,一些运营商仍处于第一阶段,需要扩大5G连接规模,完成从非独立组网到独立组网的过渡。而以中国运营商为代表的部分运营商已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了5G-A网络的建设,这个阶段的5G网络将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以及新能力。若要支持5G-A的大规模创新与商业变现,构建一张高性能、开放的可编程网络至关重要。
随着5G轻量化、5G-A以及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5G应用将进一步深化。赵刚认为,要抢抓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硬件发展机遇,实现5G行业终端规模化部署。
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人工智能”展示出更多可能。在中国联通AI应用展区,展示了5G网联终端,可适配接入多厂家无人机,全力保障低空飞行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联想集团展示了AI PC、AI手机等AI终端、新一代AI服务器、存储等AI基础设施以及AI解决方案与服务等产品,助力智能化转型。
赵刚分析,“5G+人工智能”就像人体的“神经纤维系统+大脑”,两者的结合不仅提升了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还极大拓宽了智能化应用的边界。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正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互联网+”“5G+”“AI+”的梯次升级、持续发展,将带来超大规模定制化、柔性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
“5G+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工厂、自动驾驶、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例如,安装了“5G+人工智能”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实时感知和传输来自道路、行人和路侧的数据,动态观察和分析交通路况,自动完成驾驶行为,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性。5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促进了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此外,智慧城市等领域也因5G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焕发新活力。
“5G+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赵刚预计,“5G+人工智能”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智能设备的标配,促使这些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与人类接近,从而更大程度解放劳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力量。(本报记者 黄鑫)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省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 专家学者研讨京剧艺术创新
- 辽宁锦州:激活数字技术 提供更接地气的政务服务
- 投资增长放缓结构持续优化
- 洋葱学园首次公开智能学习品牌矩阵,发布新一代AI智能学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日本福冈县一民用直升机坠毁致两人死亡
- “中国赛马之乡”贵州三都:“马背上的较量” 让民族文化融入生活
- 浙江金华:前三季度进出口和出口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大脑磁场感应真的是“第六感”吗?
- 税收显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持续赋能地方经济
- 四川上半年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5%
- 合肥包公园景区免票开放 专家为其算“大账”
- 沙棘锅底的火锅会好吃吗?现在可试试了
- 宝妈注意!3款纸制品不合格
- 湖南省首个区域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中心揭牌
- 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出口额累计超2000亿元
- 浙江宁波“顺其自然”再捐款 26年共捐1686万元
-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学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在贵州大学举行
- 热门推荐
-
- 20位外企高管眼中的进博会:对外资企业释放强大磁力
- 今日秋分至!北京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 昼夜温差较大最低温15℃
- 俄媒:莫斯科“欧洲广场”更名为“欧亚广场”
- 山西太原首开至莫斯科中欧班列
- 比亚迪在售全系标配NFC数字钥匙:轻轻一碰就解锁,车主用过都上头
- 今年以来我国民航货运量规模达历史最好水平
- “让世界看见秦岭”秦岭文化宣传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西安举办
- 英国留学难度是否增加?
- (投资中国)专访安盛天平CEO:中国市场是集团全球布局非常看重的部分
- 前8个月浙江义乌直播带货54.5万场 同比增超三成
- 国铁西安局今年暑运旅客发送量突破2000万人次
- 青海公布首批省级生态旅游景区名单
- 四川叙永至贵州毕节铁路即将通车 4座新建客运站正式亮相
- 天津市市长:每天有七八万人乘坐京津城际高铁往来两地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坚持“渐进式”降息策略
- 外籍专家学者走进“国际湿地城市”南昌 点赞当地绿色发展成果
- 俄方证实其维和部队开始撤离纳卡地区
- 财政部连续16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 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 古稀龙舟工匠的坚守:做到做不动为止
- 10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8点 运力供给总体较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