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家长建议将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双减”目标
“只能待在教室”“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消失的课间十分钟不断登上热搜,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这两年,相关部门多次倡导学生课间自由活动,但课间十分钟仍难以保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2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4%的受访家长觉得孩子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社交、运动等活动受限。确保学生课间十分钟正常活动,62.5%的受访家长建议不断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表彰学校“特色课间”活动,60.4%的受访家长建议将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双减”目标及教育教学考核中。
调查中,55.5%的受访者是小学生家长,33.0%的受访者是初中生家长,11.5%的受访者是高中生家长。
56.4%受访家长觉得孩子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社交、运动等活动受限
90后彭宇的女儿今年上一年级,“这一届的孩子特别多,课间都在楼道里活动不安全,我家闺女怕别的孩子跑动撞到她,最开始的一个月课间几乎没怎么活动过,熟悉校园环境后好了一些,但课间还是以安静的活动为主”。
“我们家孩子比较爱打篮球,平时回家会跟我们说课间出去打篮球,或者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北京中学生家长吕红感觉孩子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能保证。
调查中,56.4%的受访家长觉得孩子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社交、运动等活动受限,36.4%的家长觉得没有受限,7.3%的家长不了解。
北京80后王捷觉得现在孩子们的课间活动很少,回忆起自己的小学生活,她对课间活动印象很深,“几乎没有同学留在教室里,哪个同学没有出去玩老师还会询问原因,教室外面是一个大院子,小课间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大课间玩复杂的游戏,比如同学分组跳皮筋”。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隆伟认为,近年来,中小学课间十分钟活动受限,首先是安全顾虑,学校可能担心学生在短时间内剧烈活动会受伤,尤其在学校人数较多、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为避免意外发生,可能会对活动进行限制。其次,在教学管理方面,一些学校可能将课间看作补充教学的时间,例如进行阅读、预习等,因此对体育活动或游戏等进行限制。此外,在特殊时期,比如流感季节,减少学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因此学校可能会对学生的活动加以限制。
由教育部颁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这两年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仍难以保障,对此,61.9%的受访家长认为原因是家长希望孩子在校绝对安全,催生了学校“不出事为主”的管理模式,48.8%的受访家长归因于师生配比不足,教师难以完全兼顾学生安全,40.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活动空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39.5%的受访家长认为与教师争分夺秒“抢”时间,课间被前后两堂课挤占有关,34.2%的受访家长指出在校生增多,校园内部设计没有跟上。
彭宇认为,现在学校的学生多,教学楼有三四层,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根本来不及到操场运动,都在楼道里活动不仅受限,也不安全。
辽宁省某初中语文教师刘乙潼说,初高中学生课间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学生在课堂上哪个地方没听懂,下课会追着老师问,或跟同学讨论,又或是想利用课间零碎的时间学习。此外,教师可能也存在这样的心态,觉得学生能多学一分钟是一分钟,多提升一分是一分”。
“我们小时候有很多可以玩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娱乐活动就是玩手机,他们在学校没有电子产品时,就不知道自己要玩什么了。”彭宇认为这也是一个原因。
62.5%受访家长建议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表彰学校“特色课间”活动
“一些孩子由于课间活动受限,甚至只能‘厕所社交’,这种情况肯定需要改善。”王捷希望家校一起努力,确保孩子课间正常活动。
确保学生课间十分钟正常活动,62.5%的受访家长建议不断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表彰学校“特色课间”活动,60.4%的受访家长建议将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双减”目标及教育教学考核中,56.6%的受访家长建议督促学校重视课间十分钟的作用,完善运行机制,49.9%的受访家长建议家校注重孩子规则意识、行为习惯的养成,35.2%的受访家长建议出台专门政策条例,提供制度规范和追责标准,21.8%的受访家长建议设立专职教职人员负责学生安全事宜。
刘乙潼说,教师要转变观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要压堂挤占学生的课间,其次可以在课间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体操,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希望学校不断丰富课间活动形式,或者适当增加课间休息时间,比如设置30-40分钟的大课间。”吕红说,大课间有助于孩子深入参与某项活动,进而培养相关的兴趣和特长。
石隆伟说,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课间活动监管制度。比如教师轮流进行课间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定期对活动设施进行评估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恰当安排课间活动,避免让学生参与过于危险的游戏或活动,定期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包括怎样避免受伤、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体弱多病的学生,老师和医务人员应多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课间活动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休息时间恢复活力并进行健康的身体活动。
受访家长中,一线城市的占33.7%,二线城市的占40.3%,三四线城市的占20.9%,乡镇的占3.4%,农村的占1.7%。
(包鋆丽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吕红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革云南省委建言打造“中国绿色美谷”
- 海南岛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陆续营业
- “走进建国门”主题展览在京开幕
- 哈萨克斯坦防洪形势严峻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中新真探:红壳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 黄金卖爆了!每克涨破600元!消费者暴增300%?最受欢迎的是→
- 泰坦尼克沉船探险失联潜艇搜寻:加拿大军机监测到水下噪音
- 台风“潭美”已致菲律宾逾236万人受灾
- “夜宵顶流”小龙虾上市 预计4月价格达到最低点
- 酒店偷拍直播“不愁卖”,万部视频付费看
- 福州泉州肖厝口岸单日出入境船舶创历史新高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大鹿岛变迁记——看海岛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 上海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化安全中心 积极培育产业生态
- 年轻人为何偏爱中式糕点?
- 加装POS机服务进博会 上海部分出租汽车支持外卡支付
- 国家医保局:上半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8亿人次
- 尺素金声丨500.2亿吨:全球运输最繁忙的中国释放出怎样的活力?
- 校外舞蹈培训调查 “下腰瘫”何以屡屡伤童?
- 中新健康丨上海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鼓励医疗机构成立家委会
- 谢文清谈文旅营销:别管City不City,坚持利用直播、短视频大胆宣传
- 热门推荐
-
- 医院里的盲童音乐会
- 2024年浙江省畲乡农民丰收节在龙泉举行
- 当心!环球影城有“黑导游”违法揽客
- 专家:统一编码标准为“丝路电商”先行区建设赋能筑基
- 兔年中秋月 九年来最近最大
- 世界最大跨径悬浇拱桥拱圈合龙
- 联大通过政治宣言: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金义综保区有何不同
- 兰州新区高速发展背后的营商“密码”
- 中国贸促会:已审批60个组展单位开展出国展览计划
- 四川雅江山火扑救持续进行 县城西南侧火场暂无明火点
- 印尼第五届“汉语栋梁”校际汉语大赛落幕
- 探月开启新征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2023北舞展演季开幕
- 你的快递送到家了吗?记者体验快递新规落地细节
- 数读今年麦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99% 80多万农机手抢天夺时
- 巨无霸、麦辣鸡翅、麦麦脆汁鸡都涨价了!麦当劳回应调价原因
- 文化中国行丨一本书一条船一首诗 一起追寻红色记忆
- 广东省音协主席金旭庚:拥抱AI,为我所用
-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两座超深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