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兼收并蓄使中华文明不断保持活力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提到中华文明和外界的交流,大家都知道‘张骞通西域’,根据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研究,实际上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有着久远的历史。”19日,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如是说道。
在当天的演讲中,王巍阐述了自己对“中华文明进程中所见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考。
他举例道,大约在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西亚地区原产的小麦、黄牛、绵羊经过中国西北地区传入中原;中国的粟黍栽培、水稻栽培,也通过后来的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西亚地区。
“冶金术,现在一般认为是经过西亚、中亚传入中原,之后迅速本土化,我们当时已经掌握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便将二者融合,发明了陶范制作青铜容器的方法。”他说。
聪明的中国古人不断学习创新,发展至商代,出现了辉煌的青铜文明。
中国丝绸亦备受古希腊和古罗马贵族的喜爱。王巍提到,据说当时丝绸在西亚非常贵,有一次凯撒大帝穿着中国的丝绸出现在剧院,惊艳全场,那时丝绸每磅要黄金12两。之后养蚕缫丝的技术传到了西亚和欧洲。丝绸衣料,也在欧洲和北非逐渐普及。”
同时,王巍表示,冶铁术是从西亚传过来的,但传过来之后,汉代也有新的发明,比如铸铁,铁刚铸造好时非常硬、脆,古人便通过高温脱碳的方式,增加铁的韧性,这样可以制作很多武器和工具,这种技术也向西传播,确实有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有许多中亚商人到唐朝做官、经商,日本也派来遣唐使,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王巍介绍。
“考古方面,我们经常能看到牵骆驼的胡人唐三彩俑。西亚地区黄金非常盛行,金器也做得非常漂亮。”他展示了一些图片,“这是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窖藏,从纹饰到器型,很多都是西亚的风格。”
他总结道,距今3000年左右,冶铁术和“蜻蜓眼”的玻璃制作技术传入,“铁器传入之后,促进了我国铁器乃至文明的发展。”
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官方的交流。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赴印度满载佛经归来,七八世纪,中国的纸和造纸术传到了西亚,九世纪末中国造纸术传入了埃及。十二世纪,造纸术从北非传到了西班牙、法国,纸的发明、西传促进了欧洲近代文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先人前赴后继,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向各地传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积极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融入到自身文明当中。”王巍表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王巍说道。
他认为,兼收并蓄使中华文明不断保持活力,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绵不断的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对我们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意大利“洋女婿”的第十四个春节
- 邺城遗址出土石狮门砧 为古代城市遗迹中年代最早的该类遗物
- 距离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多远?专家称应形成合力攻克难题
- 空客:未来20年中国或成为最大航空服务市场
- 鄱阳湖出现今年首次长江水倒灌 水域面积扩大695平方公里
- 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国际班列在深圳首发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
- 今年前5月北京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 端午假期江西省商贸消费持续升温
- 新资源、新资产、新资本 数据要素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 现场交易额逾亿元 “中国北方日用瓷都”搭平台拓宽陶瓷发展路
- 为养老“钱袋子”扎上“安全绳”
- 安徽黄山推出AR门票 游客可身临其境与迎客松互动
- 中新健康丨司美格鲁肽3个月狂扫超400亿背后:竞争激烈,选择降价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覆盖“三城一区” 拓展投入体系
- (聚焦博鳌)日本央行执行理事:“两A”备受世界关注
- 湖南东安“邻长聚力”解锁治理“新密码”
- 商务部: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
- 江西多地有序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工作
- 加拿大外长7年来首次访华 乔利称期待会晤富有成效
- 热门推荐
-
- 上海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
- 中国作协“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在京启幕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康:蜜柚产业升级成就“致富果”
- 2024天津国际航运展:绿色低碳转型受关注
- 新疆兵团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
- 新春走基层|滑雪场上过春节!冰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 东盟鼓励扩大以当地货币跨国结算 专家:去美元化已成全球趋势
- 四川:暴雨持续6.3万余人提前转移避险
- 看得懂的学术通识书搭建亲近经典的桥梁
- 关于乌克兰反攻,布林肯这样说
- 套路这么多,“青环5”有点尴尬
- 黄轩、柳岩领衔 电影《来福大酒店》北京首映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张晓仑: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 骑行中轴线,感受京城文化魅力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高技术制造业凸显发展韧性
- 大运河杭钢公园公共空间建成 4.5万平方米大草坪迎首秀
- 俄侦查委员会主席向普京汇报:已复原完整恐袭时间线
- 新疆何以成为中国影视拍摄的基地之一?
- 中蒙共办国企改革发展研讨会 成立中蒙国资国企交流合作基地
- 西宁草莓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