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两岸青年正以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 题:两岸青年正以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15日抵台参访的大陆师生一行,本周末返程。此行于参与交流的两岸青年,皆是新奇而亲切的愉快历程。面对面交流之下,所谓台湾青年世代“天然独”的个别人判断、大陆师生团是“统战团”的别有用心言论,无法让年轻人轻信。他们正用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来自大陆5所高校的37名师生参与了此次交流回访之旅。一路行程中,许多参观、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感知到彼此共通的历史传承与审美意趣。大陆师生参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湾高校,感受到两岸共同传承一脉中华文化;一些高校中的瓦顶建筑古色古香,何其熟悉。两岸青年以民乐合奏《沧海一声笑》《花好月圆》,美好旋律淌出时,最打动人的,是深知你我都解曲中意的默契。
面对面交往互动中,两岸年轻人也展现出别无二致的青春热情,尤其在体育交流中无间相融。大陆乒乓球选手丁宁在球技切磋时“圈粉”观赛学生,更有其台湾球迷赶来“追星”;原不熟悉棒球的大陆学生,在棒球场看台上很快融入“台式应援”,打加油棒助威味全龙队。座谈之时,两岸青年更聊到对创新科技的共同追求,欲互相了解彼此研究方向。无论娱乐、运动中的“打成一片”,还是畅聊抱负时的理想碰撞,都说明心与心的距离并不遥远。
近些年,岛内绿营媒体、名嘴对大陆“吃不起茶叶蛋”等信口胡诌,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宣传,力图扭曲台湾青年对中国历史与大陆现状的认知、制造两岸间误解与敌意。这曾令一些观察者对两岸青年世代间的交往与认同感到担忧。
但互联网时代的两岸青年并非偏听轻信之辈。他们要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智慧,去看两岸、谋未来。即便在近年民进党当局阻挠及疫情影响下,两岸青年交流也未间断,尤其许多台青勇于来到大陆求学、工作、逐梦,他们亦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短短9天,大陆学子看到了中华文脉仍在台湾延续,也感受到台湾同龄人的热情与抱负;两岸青年在交流中了解对岸发展境况,交换彼此对前途机遇的理解。他们正以自己的眼和心认识彼此,也将以自己的智慧,为未来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乌局势进展:俄要求西方消除俄化肥和谷物出口障碍 美援乌计划疑泄露
- 监管AI,欧洲议会通过《人工智能法案》
- 第十一届南北雕塑联展在海口开幕
- 国货“潮品”如何迈向中高端(人民时评)
-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沈阳(信用)金融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 甘肃:以研促学寻脉中华传统 根植文化自信
- (新春走基层)双区服务品牌 “迎春花”的春运
- 耶路撒冷发生驾车撞人事件致5人受伤 肇事者被平民射杀
- 安徽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局部阵风可达9级
- 如何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这份指导意见提出明确要求
- 四川财政厅紧急调拨1500万元支援雅安汉源公路灾毁应急抢险
- 精准用好各类政策工具
- 广西推动古树名木“破硬化” 整改3000余株
- 最“火”春运启动 热门线路有哪些?购票如何更方便?
- 商务部: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 《梦中的那片海》亮相香港国际影视展
- “智慧”监管提升地摊经济质量
- 川渝7个区县开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文旅合作共建
- 废旧家电如何处置?数字化平台让以旧换新更便利
- 贵州遵义新蒲获“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授牌
- 热门推荐
-
- 大熊猫“星秋”“怡兰”赴澳 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
- 雄安新区第二届“智绘未来”科技活动周启动
- (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 美国专家:中欧班列成为世界贸易互联互通重要榜样|世界观
- 广东惠州环“两山”示范区81宗项目签约动工
- 112个项目动工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 “颠覆性10条”发布
- 各地少先队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庆祝少先队建队75周年
- 品“夜宵顶流” :江苏盱眙万人龙虾宴火热开席
- 国家文物局:过去三年追缴涉案文物9.3万余件
- 宁夏:粽香迎端午 订单赶制忙
- 深圳密集推出以旧换新消费补贴 点燃家装消费热情
- 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 江西婺源篁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 中国第一家票号成立200周年 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金融”
- 打开别样的文学世界 钟求是《地上的天空》新书发布
- “大隐隐于市”的付费自习室 有谁挑灯?
- 《诗刊》社第三届自然诗会举办
- 妻子考驾照多次未过 丈夫深夜陪练被交警查处
- 美记者:“北溪”调查是场闹剧,美国盟友不敢指认罪魁祸首
-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