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项目动工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 “颠覆性10条”发布
动工!签约!授牌!颁新政!2月20日,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第二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便开始擂鼓催征,起而行之,打响龙年“第一炮”,掀起广州快马加鞭、起跑冲刺、奋跃而上的新高潮。
当天,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的广州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中,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共有112个项目参加集中动工,总投资约83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005亿元。同时,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动工;一批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授牌;12个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签约;率先在全国发布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政策措施……
打造新模式: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
显然,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开年关键词。
何为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通常是指对传统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前沿性、超前性,创新成功不仅能带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在当天的活动中,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建设的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意味着广州开发区已构建成一种全新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
园区选址中新广州知识城迳下村,占地约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17.8亿元,集研发、试制、培训、交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对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科研和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支撑、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将通过合作组建黄埔创新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等,构建“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管育接转教”五位一体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核心平台。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发挥“中枢”作用,统筹管理;黄埔创新学院发挥“引擎”作用,联合国内外一流大学、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学院+”的国际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发挥“赋能”作用,联合优质风投基金、龙头企业,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的市场化投资系统;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则发挥“聚变”作用,联合其他专业园区,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的分布式园区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活动当天,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和析芒医疗、载诚科技、艾赛吉、智地感知、超维景、奇点医疗、与光科技、精智未来、超视计科技、微纳动力、金竟科技、十沣科技12个首批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投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培育新动能:“颠覆性10条”发布,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配套
活动当天,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政策措施——《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高新区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若干措施》(“颠覆性10条”)正式发布,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新机制,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发布的“颠覆性10条”,创新性地提出落户配套“即立即享”前置支持,落户广州开发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配套扶持,大力度、强支撑让颠覆性技术“落地、开花、结果”。同时,此政策致力于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集群化”全周期一体化支撑体系,扩大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种子库”“人才蓄水池”,做好颠覆性技术的精准“选种”、精心“播种”、悉心“育种”、用心“培苗”。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全力打造“2+3+N”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出台“高成长10条”“高质量发展30条”等系列措施,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多领域、多层次产业培育政策体系。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再添新产业: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量形态跃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天动工的112个项目,包括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其中,以新质生产力产业为主的产业项目总投资约530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由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石药集团等11家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将聚焦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医药3大领域,建设微纳传感器功能材料创新平台等重大平台,开展纳米技术攻关,推动纳米材料、电子器件、医药等智造产业发展。
由国家制造业双创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视源股份投资建设的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将用于开展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设备、计算设备、电力电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
以3D打印应用和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黑格科技,当天在开发区启动了3D打印数字化智造中心项目,设立包含3D打印技术、软件、设备的研发实验室和硬件设备生产车间,形成数字化全产业链。
同时,一批生物医药重大项目也于活动当天集中动工。新想集团在开发区投资建设生命科技港项目,建设集孵化、研发中试、生产以及产业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研发、实验、生产、办公一体化的专业载体;利德曼生物安全产业基地体外诊断中心项目建设利德曼广州运营总部、POCT产品平台、液相芯片产品平台,促进IVD新兴生物产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恒诺康新药研发以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将建设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新药研发、高端原料药和高端制剂的平台基地,打造无菌原料药中试和复杂无菌制剂类前沿平台。
当天动工的还有总投资21亿元的黄埔新型储能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储能研发中心及年产能8GWh的储能产业生产基地2大板块,打造集生产、研发及办公的生态型储能总部产业园。
这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据来源: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苏拉”来袭 福建海事局严阵以待
- 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 夏季空调调高一度 北京倡导市民践行绿色生活
- 在城市,看见人类的邻居
- 厦门力争建成信用创新高地 推出百行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
- 坚持创新引领、强化链群思维 多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 提升藏中电网电力保障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 湖北与央企新签合作项目97个 总额逾3214亿元
- 沉浸式学法!网络普法主题公交上线运行火爆
- 青海:一跨青藏铁路转体桥箱梁浇筑完成 创三项纪录
- 铁路“脑科医生”在最后一个中秋岗上精细“问诊”保安全
- 京津两地歌唱家联袂登台 “科创天开 梦想起航”交响音乐会奏响津门
- 从“蚊蝇沼泽”到“洱海绿肾”——罗时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 2024湄公河旅游论坛云南丽江开幕
- 以军称正对伊朗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举行 中外专家共论发展新路径
- 京北唯一森林系书店落户昌平
- 【寻味中华丨文博】探秘《南宋绍兴府城图》:揭开千年东方古城的面纱
- 泰国华富里铁路最大连续梁顺利贯通
- 2023遂昌·汤公音乐节启幕 惠及本土观众助推文旅发展
- 热门推荐
-
- 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创新“拔节生长”(环球热点)
- 从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透视中国经济发展亮点
- 甘肃《陇右文库》重要子库面世 首次公布历代著作及方志孤本
- 全国各地嘉宾齐聚重庆 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
- 内蒙古“网红”村支书开直播讲政策 走上惠民“新赛道”
- 西藏大学举办首届教育类研究生学术论坛 共探教育新发展
- 孩子把零花钱充值到游戏,家长三招来应对
- 无人驾驶插秧机、精选杂交品种……各地抢抓农时有妙招
- 手机壳消费“服装化” 年轻人“手握时尚”
- 快手“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收官,名师大咖传递学习教育干货
- 国家邮政局:2025年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风险
- 《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出版 讲述宋城故事
- 长征故事|一代“炮神”赵章成,如何“三炮救长征”?
- 连续4月成交超8000套 杭州二手房市场活跃度回升
-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 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馆举行2024年尼泊尔国庆招待会
- 突发!一女子携带疑似爆炸物品靠近美驻冲绳领馆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9日)
- 中老铁路开通2周年跑出加速度
- 消防车出勤救援途中被洪水冲走 已找到8人其中1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