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项目动工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 “颠覆性10条”发布
动工!签约!授牌!颁新政!2月20日,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第二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便开始擂鼓催征,起而行之,打响龙年“第一炮”,掀起广州快马加鞭、起跑冲刺、奋跃而上的新高潮。
当天,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的广州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中,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共有112个项目参加集中动工,总投资约83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005亿元。同时,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动工;一批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授牌;12个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签约;率先在全国发布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政策措施……
打造新模式: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
显然,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开年关键词。
何为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通常是指对传统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前沿性、超前性,创新成功不仅能带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在当天的活动中,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建设的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意味着广州开发区已构建成一种全新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
园区选址中新广州知识城迳下村,占地约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17.8亿元,集研发、试制、培训、交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对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科研和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支撑、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将通过合作组建黄埔创新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等,构建“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管育接转教”五位一体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核心平台。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发挥“中枢”作用,统筹管理;黄埔创新学院发挥“引擎”作用,联合国内外一流大学、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学院+”的国际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发挥“赋能”作用,联合优质风投基金、龙头企业,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的市场化投资系统;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则发挥“聚变”作用,联合其他专业园区,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的分布式园区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活动当天,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和析芒医疗、载诚科技、艾赛吉、智地感知、超维景、奇点医疗、与光科技、精智未来、超视计科技、微纳动力、金竟科技、十沣科技12个首批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投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培育新动能:“颠覆性10条”发布,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配套
活动当天,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政策措施——《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高新区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若干措施》(“颠覆性10条”)正式发布,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新机制,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发布的“颠覆性10条”,创新性地提出落户配套“即立即享”前置支持,落户广州开发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配套扶持,大力度、强支撑让颠覆性技术“落地、开花、结果”。同时,此政策致力于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集群化”全周期一体化支撑体系,扩大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种子库”“人才蓄水池”,做好颠覆性技术的精准“选种”、精心“播种”、悉心“育种”、用心“培苗”。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全力打造“2+3+N”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出台“高成长10条”“高质量发展30条”等系列措施,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多领域、多层次产业培育政策体系。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再添新产业: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量形态跃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天动工的112个项目,包括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其中,以新质生产力产业为主的产业项目总投资约530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由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石药集团等11家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将聚焦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医药3大领域,建设微纳传感器功能材料创新平台等重大平台,开展纳米技术攻关,推动纳米材料、电子器件、医药等智造产业发展。
由国家制造业双创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视源股份投资建设的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将用于开展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设备、计算设备、电力电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
以3D打印应用和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黑格科技,当天在开发区启动了3D打印数字化智造中心项目,设立包含3D打印技术、软件、设备的研发实验室和硬件设备生产车间,形成数字化全产业链。
同时,一批生物医药重大项目也于活动当天集中动工。新想集团在开发区投资建设生命科技港项目,建设集孵化、研发中试、生产以及产业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研发、实验、生产、办公一体化的专业载体;利德曼生物安全产业基地体外诊断中心项目建设利德曼广州运营总部、POCT产品平台、液相芯片产品平台,促进IVD新兴生物产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恒诺康新药研发以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将建设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新药研发、高端原料药和高端制剂的平台基地,打造无菌原料药中试和复杂无菌制剂类前沿平台。
当天动工的还有总投资21亿元的黄埔新型储能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储能研发中心及年产能8GWh的储能产业生产基地2大板块,打造集生产、研发及办公的生态型储能总部产业园。
这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据来源: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南宁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平台
- 政法机关整治医美行业乱象 推动“颜值经济”健康发展
-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长沙湾跨海特大桥主跨刚构合龙
- 网友吐槽“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 有些车为什么总是臭臭的?
- 印度执政党在2024年印度大选中领先
- (新春走基层)新春观察:花样市集里的“流量密码”
- 三峡水库持续泄洪腾库 水位已降至165米以下
- 首届中塔职业教育论坛举行
- 七彩云南的“融”文章
- 2024“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 首场上演话剧《侯德榜》
- 装上智慧的“工业大脑”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进入“2.0”时代
- 2024年前两月中国房企拿地意愿继续恢复
- “石”在有趣 广西南宁一小学用石头作画呈现民族文化
- 发展信心持续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超1200万户
-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3月28日将在蓉开幕
- 商务部回应所谓加征10%关税: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
- “小聚集、大空间” 私人定制游正成“新网红”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 沪苏湖高铁开始静态验收
- 目前收录甲骨数量最多的大型甲骨著录书《甲骨文摹本大系》发布
- 热门推荐
-
- 福暖中国丨江西南昌:年味渐浓 书法家泼墨送“福”
- 十年间天津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超3万亿元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发布
- “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为何如此重要?
- 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陆续落地:平均降价84% 每年节约260亿元
- 北京推出十项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早就业、就好业
- 2024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收官 成都体院夺冠
- 人工智能商业化提速,如何平衡创新与治理?
- 中国官方: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做好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 “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否可行?专家分析
- 中新真探:不吃水果会导致营养缺乏吗?
- 直击“秋晚”台前幕后 央视频启动中秋节全天候互动陪伴
- “世界航标遗产”泖塔将启动修缮
-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首发 填补研究空白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月29日将开标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
- 和评理|紧盯中国?欧盟贸易限制措施实为“自缚手脚”
- 上海加速全球资管中心建设 助推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年产油气当量再破3000万吨
- 第五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举行 助力行业合作发展
- 科技考古重要突破!中国学者首次复现两千多年前中山国贝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