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于和伟:创作一定要贴近人群、贴近生活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知名演员于和伟分享了自己关于“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的经验和感受。
于和伟说,这几年自己除了演员工作之外,也会担任一些影视作品的监制工作,作为文艺创作者,“我必须要有在作品中自觉兼顾起时代表达的责任感。”
“这份责任感对于我们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成为一个专业技能过硬的从业者。”于和伟解释,不管是戏剧、影视、动画、游戏,你要去掌握专业技能,有一个成熟的或者是逐渐成熟的思维,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通过我们的专业,不管是编、导、演,要变成一个好看的故事,让别人愿意看愿意听,可以接纳,可以吸收,可以思考。”他说。
对于演员来说,于和伟表示,创作一定要贴近人群、贴近生活、贴近历史,表演最根本的考验是对人物的认知。只有先了解历史、生活、了解人,积累到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在一个好的故事里去塑造好的人物。
于和伟曾塑造过刘备、曹操、陈独秀等多个知名影视人物形象。他觉得,不管是什么人物,首先要回到人的基础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让观众共情。
当然,他也提到,文艺作品在创作期间是不能脱离群众的,文艺作品问世后创作者也不能忘了多和观众交流。在和观众沟通过程中要保持一些引领性是必要的。
有一点,于和伟体会很深:在新媒体时代,有时观众的兴趣点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于和伟曾经有一个很火的影视片段,“接着奏乐接着舞”,至今仍是许多网友经常提起的热梗。
这个片段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流量。于和伟觉得,流量没有错,流量是一种关注,关键是面对流量“给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给好的作品,给正确的价值观表达,在作品里面给真实的人物给真诚的情感。”
“我们不能抱着流量至上或者是为了获取流量的心态去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怀抱着给观众提供好内容的初衷,来支撑我们的创作。”他说。
不仅如此,于和伟认为,文艺创作者也要更多地去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当然,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提到,我们处在一个这样的大时代,文艺创作、影视制作要去顺应、适应一些时代的要素,要喜闻乐见、要扎根群众的同时,也要肩扛责任,也要有独特的角度,也要做引领。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坚持这样的初心,为时代为社会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于和伟如是说道。(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60余所高校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
- (经济观察)让AI“人人可得”还有多远?
- 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发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梵净山下抹茶香飘世界
- 三亚往返芽庄国际航线通航
- 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生巴士翻车事故 已致8死37伤
- 澳门媒体人乌鲁木齐感受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 德国总理强调对待俄乌冲突的三项原则
-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完成焊接制造
- 谈了411天、分三个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有哪些内容?各方如何回应?
- 列车上充电真会伤手机吗?插座哪里找?收好这份春运充电指南
- 保险的“巨灾”难题
- 外籍人士为上海工业博物馆建设建言献策
- 河北上半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13亿元 惠及20.84万人次
- 长三角文化数字资产交易试点在杭州启动
- 奥数遇冷编程渐热之思
- 国庆旅游观察:“慢充式”旅行受青睐 出境游迎新增长点
- “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干部语出惊人,官方通报!
- 警方通报:捏造“天津一银行发生抢劫”男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热门推荐
-
- 长三角地区百家企业投资新疆恳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袭击事件 已致23人死亡
- 稳汇率的关键是稳预期
- 全力以赴,展现巾帼担当
- 西藏阿里地区首座重力坝热布加林水库工程提前一年下闸蓄水
- 故宫邮局推出《四季故宫》藏书票及龙年个性化邮票
- 拆除“没预约不能进”的墙,给游客最大便利
-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
- 《核能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在深圳发布
- 中国11月末社融存量40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 11月新增信贷超万亿 降准降息择机而动
- 福建省首个公用液化烃类码头迎来首艘国际航线船舶
- 亚洲通用航空展“重头戏”揭秘 中外飞行表演队联袂炫技蓝天
- 宁夏银川:国庆“日出之约”引游人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浦江千名“网红”村播售农货 上万村民家门口增收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加速崛起
- 斯蒂芬·罗奇:美中需要重建信任,降低投资壁垒
- 成品油年内最后一次调价窗口将启,或继续搁浅
- 智能化下半场 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破局
- 中国最大湖泊创建国家公园 面积近四个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