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古镇相似度99%”是谁的尴尬?
丰收
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的、卖手工首饰的,甚至连“特色小吃”都变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何时起,古镇渐渐“长得”越来越像,古镇里的商铺和特色小吃也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地取代了每个古镇的独特性。据报道,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甚至高达99%,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榜。
所谓“古镇”,一般是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现存古镇数量可观,通过保护与开发,古镇成为各地知名旅游景区,既为地方带来了旅游收入,也满足了游客对“诗与远方”的需求。不过,当游客游览多个古镇就会发现,有独特个性的古镇很少,多数古镇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指出,“我国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大概率是全球第一。但真正能被人们记住的有几个?”言外之意就是大多数古镇太像了。某大学教授也指出,古城镇旅游往往成了逛街购物、喝茶吃饭、参观表演的统一模式。
那么多数古镇是早就“相似”还是开发后“相似”?不排除南方部分古镇之间,或北方部分古镇之间,因为地理文化上接近,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比如部分南方古镇,有相似的古建筑,相似的石板路,相似的小桥流水。但各地古镇相似度高,主要出现在商业开发后,多数古镇从零售的商品到“特色小吃”等方面,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了,因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从积极角度看,多地古镇商家都善于“学习”,哪些商品在其他古镇好卖,就及时跟风效仿。但从另一些角度看,这将对古镇伤害不轻:一来,古镇的独特历史文化会被同质化的商品和服务冲淡;二来,过度商业化给游客印象是古镇变成了“杂货铺”;三来,对游客吸引力会下降。因为在游客看来,游览一个古镇和游览十个是一样的,没必要追求“诗和远方”。
古镇开发追求商业利益可以理解。毕竟投资者需要商业回报,周边居民需要收入,地方经济也需要旅游业做出贡献。但追求商业利益未必要走同质化这条路,因为古镇只有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持久吸引游客消费。而走同质化这条路,看似投资回报比较快,实则目光短浅,容易让游客“审古疲劳”,那么想持久赚钱就不容易。
有人认为,古镇同质化实际就是“空心化”,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同质化导致古镇淡化或者丧失应有的韵味和价值。所以,迷失方向的古镇开发者,亟待回归“实心化”,真正打造属于古镇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同质化模式难以持久,因为游客不会花不同的钱欣赏同样的“风景”。当游客因“各地古镇相似度99%”而对古镇产生厌倦感,古镇旅游或走向没落。
要改变“各地古镇相似度99%”,首先,需要古镇开发者、管理者的清醒与自觉。既要在规划设计、商铺招商等方面坚持古镇的特色,也要合理控制古镇商业化使之不能过度,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其次,在古镇认定或旅游景区认定方面,要重视古镇独特文化,以起到引导、鼓励等作用。另外,要倾听民意调准古镇发展方向。总之,古镇不能走“相似”这条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9国海外华文媒体走读湖南乡村:因地强产以振兴 文化乡愁展活力
- 浙江“民情日记”何以传承?多方共话常写常新
- 沪指7连阳“逼空” 后市能否持续放量需要关注
- 清明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大涨90%
- 2023汶川甜樱桃采摘节开幕 “小水果”带动“大产业”
- 地方钱袋子,重大利好
- “欧元缔造者”、欧委会前主席德洛尔逝世 享年98岁
- 总票房3.88亿元 中秋档现实主义情感力作最受认可
- 江苏扬州(泰州)直飞泰国曼谷国际客运航线复航
- (两会观察)中国扩大内需出“新”招
- 绥芬河市与俄方签订合作11项 新增进口海产品等新项目
- 《太阳岛上》外国语歌词全球征集活动在哈尔滨启动
- 中国成品油价调整年内第二次搁浅
- 湖南东安“稻油”轮作助农增收 “冬闲田”变“增收田”
- 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上海发布:诸多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 中俄友谊音乐会在莫斯科举行
- 电视剧《三体》:科幻表达中,国产剧的三重拓新
-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非裔及西班牙裔术后死亡几率明显高于白人患者
- 行进中国·创新山西|记者体验300米地下智慧矿井什么样
- 广州科技周打造科普嘉年华 激发大众科创热情
- 热门推荐
-
- 波音任命一退役海军上将审查其商用飞机质量管理体系
- 菲律宾南部金达沃省发生5.9级地震
- 链博会上,他们集体向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 浙江大学发展“智能+”“机器人+” 促实验室成果转化
- 国家发改委:三方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准备工作
- 石油基炭材料将带动形成千亿级新兴产业链
- 超1.56亿吨!三峡船闸货运量刷新2022年纪录
- 朝鲜公布照片和证据细节 称无人机渗透入平壤事件由韩军方主导
- “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指数2023”发布 北京、杭州、上海列前三
- 面对当前疫情,专家强调这三个误区必须纠正
- 国家交通应急宜昌储备中心开工
-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长:坠机事故中有6人生还
- 青海启动96110反诈预警咨询热线
- 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一加油站发生爆炸已致21人死伤
- 手机响起警笛声,韩国首尔误发避难信息 民众:荒唐
- 暑期兼职要防“坑”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闭幕
- 国博举办河姆渡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 中新健康丨推动上海社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台湾经验”如何借鉴?
- 茅台德芙酒心巧克力再跨界 两颗35元上架“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