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指数2023”发布 北京、杭州、上海列前三
中新网杭州11月26日电 (童笑雨 谢盼盼)11月26日,“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指数2023”(下称“低碳指数2023”)在浙江杭州发布。该指数显示,在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排名榜上,北京、杭州、上海分列前三。
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工作,2020年向世界发出郑重承诺,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主体和“主战场”。
2022年,浙大城市学院发布中国首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指数”。与2022版指数相比,“低碳指数2023”在保留“过程+维度”双视角评价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同时,将城市研究对象数量从36个大型城市增加至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了对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评价的全面覆盖。
此次发布的指数从能源结构、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城市居民、水域碳汇、森林碳汇、绿地碳汇与低碳技术等八个维度切入,全面解析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动态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该团队还开发了一套城市低碳建设诊断的数字化系统。大数据工具的应用突破了人工搜索和处理数据的局限性,有效解决了诊断大样本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困难,展示了数字化技术赋能低碳建设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
“低碳指数2023”显示,北京、杭州和上海在低碳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最为突出,分列前三,广州、深圳、武汉、宁波、南京、成都、济南分列四至十名。
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申立银表示,处于低碳建设第一梯队的,全部为超大及特大城市,第四梯队主要包括中等和小型城市,表明目前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与城市规模有明显的相关性。
他还提到,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较好,但城市群在推动低碳建设还未呈现明显的区域协同效果。
如何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申立银表示,要从薄弱环节切入,如从低碳技术视角上来看,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没有被高度重视。各城市要提升低碳技术对减排增汇具有抓手作用的意识,积极培养和建立低碳技术人才队伍。
同时,还要加强过程管理。当前低碳建设过程管理总体呈现“重开头轻结尾”的情况,必须将管理过程所有环节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低碳建设水平。
据悉,未来,该团队将面向全球典型城市,开展国际城市间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挖掘低碳建设的国际经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外专家探讨智慧旅游:数字科技催生旅游新业态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海湾“艺术+赏花游”催生美丽经济
- 四川渠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7人受伤
- 外媒: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姐姐去世
- “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成功试演
- 洞庭湖团洲垸:灾情中的温情
- 上月球种植物,太空花园离我们有多远?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货物已突破11万标箱
- 美国宣布:将研发这种新型核武器!
- 北京森林城市艺术节开幕 打造“公园文化生态”IP品牌
- 满江红的“红”与“黑”
- 《让子弹飞》原著作者马识途因病去世 享年110岁
- 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希望未来能促进交流合作”,驻华使节与专家共鉴贵州企业创新力量
- 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 传承民族精神谱写英雄史诗 《归队》正式开机
-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3917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研究称,印尼5.12万年前类人形象与野猪互动洞穴画或为世界最早
- “北溪”被炸遭遇“罗生门”,调查工作早被美西方操控
- 广西龙州县一房屋倒塌 初步核实4人被困
- 中法合办 2024(巴黎)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将于8月8日开幕
- 热门推荐
-
- 社会化服务助农降本增效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 马慧娟代表:乡村不是文化荒原
- 都是4000元,飞三亚还是飞普吉岛
- 《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发布:数据解读年轻人“钱都花哪儿了?”
- 重庆市至云南昆明高铁川渝段四川境内箱梁架设完成
- 壮大现代产业 畅通经济循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第三届“鲜于璜碑”书法名家学术提名展在天津举办
- 福州持续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首家“爱心妈妈驿站”揭牌
- “大美中国世界行 东方云裳”文化 之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巴黎举行
- 江西南昌:科技赋能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将在山西举办:传承面食文化 记录时代味道
- 粮食生产大区湖南零陵农机“大军”助春耕再提速
- 被“冒名顶替”后的人生
- 西门子交通大中华区CEO:中国市场数字化低碳化快速发展 进博会助力拓展合作 | 世界观
- “国寿小画家”云颁奖典礼于杭州举行 数字纪念品同步首发
- 丁香诗会·高校诗歌创作联盟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 马面裙套装占C位 “新中式+龙元素”走俏
- 重庆最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进度条”过半
- 浙江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