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刹住拒收现金歪风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2024年1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7家核实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经济处罚,最高罚款金额为5.5万元。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位,这本是一件便利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但一些经营主体以各种理由强迫消费者按照自己的“土规定”付费,遭到人们诟病。如今,央行“出手”整治这些行为,正当其时。
必须明确,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还要看到,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现金支付在支付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人们忘带手机或手机没流量时,现金也是最后的支付工具。可以说,拒收现金的行为既损害了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也剥夺了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广泛存在。比如一些老年人,他们并非跟非现金支付方式过不去,而是长期形成了只会使用现金、只相信现金的心理。支付方式多元化是好事,但“兜底”性的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不应遭到排斥,这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包容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线下经营主体采取线上预约、扫码点餐等服务模式,客观上会使得现金使用场景大幅减少。此外,部分商业银行出于节约成本等考虑,减少现金办理窗口、ATM机具数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经营主体收取现金的意愿。对于排斥现金交易的现象,能否放任不管?当然不行!倘若人民币现金不能“畅通无阻”,其法定货币地位又如何得以稳固呢?
选择什么样的支付方式,于个人,是自由的选择;于社会,关系着金融的稳定。我们当然可以用智能手机解决支付等生活问题,但如果把智能手机作为唯一选项,则会误入歧途。
拒收现金行为于法无据、于理不合、于情不通。央行开出的罚单,意义重大。继续加强整治工作也好,鼓励消费者及时举报也罢,都在彰显现金支付的必要性。原因在于,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
(中国经济网供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人艺新任院长冯远征亮相话剧《杜甫》排练场:这是一份责任大于职位的工作
- “中荷-中欧经贸门户”交流合作论坛在海牙举行
- 当归“泰兴号”影视项目签约落户厦门 重现200年前“海丝”荣光
- 青海法院三年审结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刑事案件447件
- 青海警民“零距离”交流互动 构建打防经济犯罪新格局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将启
- 南宁地铁回应广告画面争议:系传统元素组合装饰,已撤除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实施24小时货运通关
- 受南方降雨影响 7月14日北京西站停运列车10列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京举办“青年创客挑战赛” 减碳项目获一等奖
- 深圳与塞尔维亚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前四个月同比增31.8%
-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10余项生态环保协同机制
- 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中国视听行业变革新起点
- 开启“烧烤”模式 广东全省“拉响”101个高温预警
- 国家统计局: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
- 韩国在野党祖国革新党党首曹国被判有期徒刑2年
- 多城二手房交易,为何小阳春后又降温
- 上历博“双展齐开” 长三角文博人“共话美学”
- 老字号云集古建馆 北京先农坛举办农耕体验季秋收活动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项目清单累计达到3952项
- 热门推荐
-
- 美国一小型飞机在高速公路紧急降落后撞上汽车 有人受伤
- 新西兰总理中文送祝福:“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丨全球同庆中国年
- “零下20多度,一排就是几小时” 别怪喊退票游客矫情
- 马来西亚举办“一带一路”漫画集和评论文集推介仪式
- 观战欧洲杯 送你熬夜正确“姿势”
-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 强降雨致江西49.1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 河南省首批“美豫名品”发布 128家企业获授权使用
- 五部门联合发文启动专项行动 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 女子景区遇“天价”冰粉?昆山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
- 本土宗教如何推进中国化?道教界人士、学者武当山坐论其“道”
- 图览|决胜摇摆州!图解2024年美国大选关键看点
- 中新健康丨智能导航+三维影像技术助骨科手术微创化、精准化
- 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举行 老中青创作者致敬经典角色
- 美国密西西比州6名前警察因对非洲裔施暴被州法院判处15至45年监禁
- 热依扎: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
- 以军称夜间袭击黎巴嫩南部真主党装备及设施
- (寻味中华 | 文博)乘“移动博物馆”一日看尽长安花
- 约旦外交部:14名约旦公民在沙特朝觐时死亡
- 河南此轮降水基本结束 未来一周整体利于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