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中新网宜昌3月27日电 题: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记者 郭晓莹
又到放流季,一批子二代中华鲟将陆续踏上“回家”的旅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博士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揭秘这些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如何“学习”适应自然环境。
2023年9月至10月,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分三批次对成熟的中华鲟亲鱼进行繁殖,共繁殖中华鲟鱼苗120万尾,培育成放流规格苗有50余万尾,繁殖数量创40年来新高。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是中国首个因大型水利工程兴建而设立的珍稀鱼类科研机构,也是这些中华鲟宝宝的“产房”和“幼儿园”。如今,中华鲟幼鱼进入稳定成长期,科研人员每天喂食、清污、测量水质、检查鱼类活动情况和健康状态。
这些被精心呵护的中华鲟能顺利适应自然水体吗?它们该如何应对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
首先是水环境。杜合军说,中华鲟研究所已将循环水养殖模式引入中华鲟早期苗种培育过程中,可更加精准地控制水质和水温。“暂养池的水取自长江,水质水温跟野外保持一致,就是在模拟中华鲟的野生环境,给它们留足‘适应期’。”
中华鲟生于长江,长于大海。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能够监测到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这也表明,子二代中华鲟能够主动适应海水环境,与野生中华鲟具有同样的降河洄游特性。
其次是饵料。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偏肉食性鱼类,天然水体中的中华鲟,幼鱼期主要摄食营底栖生活的动物。杜合军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活饵存在供应稳定性以及病源携带风险,因此中华鲟幼鱼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我们在安全可控条件下,筛选出适合中华鲟的开口饵料,并探明了培育过程中的最佳投喂及渐进式转食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华鲟仔鱼的存活率。”杜合军说,经过严格筛选的开口饵料具有良好适口性、促生长效果显著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鲟仔鱼的饵料来源保障以及健康培育增加了新途径。然而,中华鲟吃天然动物饵料的习性并未因为转换为人工配合饵料而丢失,一旦遇到天然动物性饵料,它们不需要驯化就能自然适应去觅食。
面对即将放流的中华鲟幼鱼,杜合军虽有不舍,但也充满期待。他说,人工繁殖及放流是鱼类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对野生资源形成持续补充。他希望多年后能看到中华鲟回到这片水域自然繁衍,让种群永远延续。(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从文博、文创、文艺之热看文化惠民
- 已致20人遇难!俄紧急情况部:卢甘斯克地区一面包坊遭袭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母亲河的归来故事:从干涸断流到兴产聚人
- 北京下半年小客车指标申报10月8日截止 官方发布提示
- 谢亚轩: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以震荡运行为主,偏强可能性更大
-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19000例
- 海内外易学研究专家齐聚山东济南 共谋易学传承创新之道
- 安徽合肥去年全年空气优良率86% 巢湖湖区水质为Ⅳ类
- 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讲好山东故事,齐鲁非遗文化惊艳国际
- 中国南航在中东及中西亚区域投入航班量已达疫情前的150%
- 神舟故里遇见“诗和远方”
- 电影《阿克达拉》在主拍地新疆昌吉州首映
- 湖南平均雨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位
- “潭美”预计将于26日穿过西沙群岛趋近海南岛东南部沿海
- 焦点访谈丨从“生态之殇”到秀水泱泱 科技赋能南湖蝶变
- 安徽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
- 上半年中国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上百项
-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绿电交易增长
- 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开幕 境内外2000余家企业参展
- 美英澳三国首脑即将会面,事关核潜艇交易!
- 热门推荐
-
- OPPO发布Find N3 Flip 刘作虎:将开启折叠手机行业一个新的时代
- 重庆企业代表团拜访马中总商会 签下逾亿元订单
- 美媒:乌高级国防官员遭逮捕 涉嫌贪污4000万美元
-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去世
- “金融支持”持续为新疆乡村振兴增活力
- 青海:震区部分学校已恢复教学
- 开启“空间站领航员”研修之旅 2024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开班
- 湖北宜都:一湾碧水“润”生态
- 比尔·盖茨:中国在应对大流行病等全球复杂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又一银行破产 美不负责任货币政策再酿危机
- 李彦宏:AI原生应用比大模型数量更重要
- 边吃饭边喝水易消化不良
- 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 北京去年高端服务业薪酬涨势突出 首次公布“新八级工”收入
- 国际观察:久经考验的真朋友,中非是天然的同路人
- 陕西推动实施“未检+司法社工”模式 助迷途少年安全“返航”
- 江西新余一楼房发生火灾 已致7人死亡
- 内蒙古79岁老人坚守非遗传承一线 免费传技造福乡里
- 美国得州一高架人行道坍塌 致21名青少年受伤
- “2024相约今宵 澳洲春晚”巡演将展示澳中文化交融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