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一、2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
原创性提出了适用于大差异风电机组轴系角度的传动链轴线角度调节技术,攻克了大容量电网模拟装置复杂谐振控制、并网条件工况模拟和风电宽频特性测试等技术难题,能够真实可控地复现海上风电机组面临的复杂极端自然环境和电网环境。成果于2024年12月在福建福清建成投运,可开展25兆瓦级风电机组全工况模拟试验,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地面试验系统及并网试验等技术领域的空白。
二、水电站大坝北斗安全监测及应急远程控制系统
开发了适合高库大坝的北斗融合静态高精度解算算法,定位精度最优可达1毫米,满足高库大坝变形监测要求,融合了北斗三号短报文、无源应急启闭、智能PLC技术和安全加密算法,可实现极端环境下闸门远程监控与应急响应。成果于2024年12月分别应用于广西龙滩水电站、四川古瓦水电站,可实现偏远地区水电站大坝变形的高精度自动化监测,有效应对闸门及生态厂房的监视与控制失联风险,对保障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电站水下智能维修成套装备
突破了核电站水下放射性恶劣环境缺陷检测和修复成套关键装备,攻克了高精度缺陷检测、激光增材焊接、精密切割成型等关键技术,可远程实现核电水下设备缺陷检查修复等作业,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受到的放射性辐照风险,大幅提高检修效率。成果于2024年应用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乏燃料水池检修,有效提升了我国核电站水下智能化检修水平。
四、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突破了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性能设计、结构强度计算、温度场模拟、机器铸造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应急柴油机,整机功率达到9000千瓦,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2000小时,填补了我国核电站用自主可控大功率应急柴油发电机空白。成果将用于福建宁德、广东太平岭和山东招远等核电项目,对保障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和安全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五、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工程雷击防护系统
攻克了复杂通道雷电屏蔽特性评估、高性能直流氧化锌电阻片研制、避雷器状态全波形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制了±400千伏至±1100千伏全电压系列直流线路避雷器。成果应用于±1100千伏吉泉线和±800千伏宾金线等西电东送大通道,大幅降低了雷击故障率,保障了雷雨高发季节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迎峰度夏防雷安全,为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六、基于自主可控芯片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攻克了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高速信号采集及安全可靠通信等关键技术,完成了自主芯片与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融合创新,实现了我国特高压直流“大脑”自主可控。成果应用于“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外送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三峡电力外送直流改造工程等,为我国能源电力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七、面向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系统在线控制的全景仿真镜像系统
突破了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系统全景镜像仿真、复杂系统在线分析与控制决策等关键技术,研发了调度控制与电磁暂态仿真闭环交互的电网调度运行仿真镜像系统,实现了系统仿真、运行控制、调控驾驶一体化,有效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动态推演和控制决策。成果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电压、断面在线控制,以及昆柳龙等11回(特)高压直流功率实时控制功能在线校核,有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控驾驭能力。
八、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运输船
突破了江海直达船型开发设计、新型LNG围护系统总体布置及轻量化设计、多级螺杆动力轴系稳定性和无油螺杆轴端密封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运输船,可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和运输双重功能,填补了我国LNG储运装备低温核心配套空白。成果于2024年7月实现交付运营,并在上海洋山港完成多次LNG加注作业,为LNG船关键核心装备建造运行技术提供了“中国方案”。
九、移动式井场岩样集成连续测量成像系统
突破了高线性度梯度线圈研制、短回波间隔射频等关键技术,研发了采用梯度切片测量的井场核磁测量系统,实现了井场近原位岩心参数高精度测量和连续三维数字岩心融合成像。成果应用于塔里木、四川、松辽等重点盆地多个非常规油气勘探区块11口井,推动了岩石物理实验由室内向井场、由单点向连续、由单属性向多参数协同测量的技术变革,对以陆相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高效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十、基于矿鸿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
首次在煤矿综采工作面构建了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研发了基于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整机产品的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和矿用手持移动驾驶舱,实现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的全面自主开发,提出了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提高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效率,成果于2024年10月在山西亚美大宁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投入应用,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支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剧电影工程”硕果累累
- 元旦假期云南接待游客超645万人次 恢复到疫前水平
- 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启动 促进儿童阅读公平
- 养老抚幼 中国提高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上海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 维生素再好 吃多了也伤身
- 热评丨新职业打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 青海省基本实现骨科耗材集采全覆盖
- 著名侨乡厦门集美区老年人养护中心揭牌运营
- 韩国会举行梨泰院踩踏事故两周年悼念仪式
- 雄安国际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
- 8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2.1% 部分大宗消费回暖
- 俄乌局势进展:乌称乌军成功登陆克里米亚 俄称挫败乌对克里米亚的无人机袭击
- 今年1月至11月济南机场出入境人员71.74万人次 同比增长248.8%
- 王小梅:她是丰都教育最美的“一枝梅”
- 留学机构被指有偿代做作业、考试,科仕捷:系“学术服务”
- “驯鹿妈妈”离世!愿天堂也有太阳、森林和驯鹿
- 人民网评:给经济吃下“定心丸”——“读懂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评论
- 商务部:上半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7%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上新” 展出6件新修复文物
- 热门推荐
-
- “国粹流芳”纪念京剧入选非遗13周年专场演出举办
- 广西首座公路钢箱梁悬索桥建成通车 百万花乡民众圆“大桥梦”
-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第13届金交会参展机构争亮“成绩单”
- 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报告》在沪发布
- 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系列活动落幕
- 广西第三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在南宁举办
- 湖南东安“千名干部联千企”奋战首季“开门红”
- 粤西片区高速公路在台风后快速抢通
- 浙江听障小伙:有形的剪纸“演绎”无声的世界
- 邮储银行举办数字金融大会暨手机银行10.0发布会
- 北疆观景游 南疆人文游 新疆暑期旅游热持续升温
- 江西德安:新乡贤赋能义门陈文化 助力中华家风文化振兴
- 周日迎小寒节气,冷空气蓄力将扭转偏暖格局?!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 最大仿古福船“福宁”号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交流
- “阳了”后中药怎么吃?可否与西药同服?
- 小米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小米SU7正式亮相
- 美国对华口头“示好”背后的政治算计
- 广东英德西牛麻竹笋“圈粉”海内外
- 安徽黄山创业新农人精耕“两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