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抚幼 中国提高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8月31日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现行每孩每月100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2000元。即,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完成学历教育,父母每个月可以在税前扣除2000元,每年2.4万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这是围绕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国作出的最新规定。近年来,围绕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重点支出领域,中国陆续设立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七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基础上,再予以叠加扣除,兼顾家庭的差异性负担和支出。
但进一步减轻生育、养育和赡养负担的呼吁较多。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下称负责人)介绍,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负责人说,如果纳税人已按原标准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多缴的税款可以自动抵减本年度后续月份应纳税款,抵减不完的,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继续享受。如果纳税人还没有填报上述三项专项附加扣除,自9月份纳税申报期起,可由任职受雇单位按照提高后的新标准扣除,也可在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新标准申报扣除。
政策公布的次日,纳税人预缴个税时便可以按新标准填报扣除,这将直接降低许多人的个税负担,实现当期减税效应。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分析,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水平随之提高,从而增加福利、改善民生、带动消费,助力经济恢复、市场信心提振。
提高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同时,中国还把政策执行时点回溯至2023年1月1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梁季说,这样能确保纳税人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众多受益者中,不乏“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中产阶级群体。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对提振消费产生“杠杆效应”。(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集聚资源壮大数字经济 释放产业红利
- 全球生物多样性如何走向恢复之路?
- 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大会在京举行 聚焦金融支持净零转型
- 内蒙古民警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草原雕重归草原
- 专家把脉戏剧高质量发展 呼吁加大文化投入和惠民力度
- 贵州长顺县山火已扑灭 遇难人员身份确认
- 浙江衢州江山黄精乌鸡煲:古法药膳的现代演绎
- 黄山、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合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 王毅:中国所做的一切就是劝和促谈
- 港澳台和东南亚华媒走进新疆农村:“我感觉像公园,在发展、在更新”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死亡
- 2023年以来广西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637起 查扣涉案财物超7100万元
- “2024年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在港举行
- 春节成功申遗 广州“行花街”绽放城市年节光彩
- 7月17日央行开展2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燃气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 杭州机场开通迈阿密全货机航线
- 马斯克“吸毒”?本人回应:曾进行3年随机药物测试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科研成果直奔生产线
- 上海宝山启动三江共创会 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 热门推荐
-
- 《B世界的C计划》开机 探索短剧集创新表达
- 美国藤校青年的“枪杀CEO”之路
- 降速的元气森林如何自救?开始“讨好”经销商
- 福建多地迎破历史纪录强降雨 “卡努”31日起影响外海渔场
- 青年导演关注残障人士 《双拐大侠》对抗“躺平”
- 中国南方航空与马来西亚航空签署代码共享协议
- 中秋假期中国边检保障525.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 五月天演唱会主办方回应热点话题
- 细观《繁花》 电视剧《繁花》研讨会举办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凯:“第五空间”的安全卫士
- 专家学者齐聚太原晋祠 共探千年石经保护与文化传承
- 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揭开商王朝神秘面纱
- 蓄势打造“天空之城” 上海低空经济瞄准“核心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目标
- (新春见闻)年味渐浓 侨乡汕头各国花卉争芳迎新春
- 俄罗斯经济学家: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夜话袁家村,解码关中这个“网红村”咋“长红”
- 吴家林黑皮书影像馆昆明开馆:“愿更多人爱上人文纪实摄影”
- 南非官员称校园暴力犯罪增加表明社会治安不断恶化
-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6月29日起在湖南长沙举办
- “东方新声音”群星演唱会集结青年艺术家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