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博主乱象:有人盗用真人肖像 有人卖课收费3000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邵萌)在社交平台上,卡塔琳娜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俄罗斯女孩,今年1月开始发布视频,多数附带着商品链接。她拥有超过10万粉丝,看起来只是众多带货网红中的一个。
但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和她“共用一张脸”的账号有许多,有的叫娜塔莎,有的又叫琳娜、波娃……实际上,这些视频均由AI生成,博主们的“脸”来自于乌克兰网红Olga Loiek。不久前,Olga Loiek发视频控诉她的面孔被非法盗用,揭开了这些账号背后内幕的一角。
中新网调查发现,从盗用真人肖像、用AI生成虚假形象仿冒真人,到卖教程、养号,再到带货变现甚至诈骗,AI假博主背后已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
AI仿冒博主涌入社交媒体
随着AI技术的流行,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假冒真人的数字人账号,有些由AI凭空生成,有些则是盗用了真人肖像,其中不乏国外面孔。Olga Loiek不是唯一一个被“盗脸”的人,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网友发帖称,有AI博主盗用了自己的生活照。
这些账号通常颜值出众,或跟进热点及争议性话题,或输出情感类“心灵鸡汤”,或打着交友等噱头,赚取流量进而带货。
以卡塔琳娜为例,该账号主要用视频中附带商品链接的方式带货。她的商品橱窗里共6件商品,均为进口食品和保健品,截至3月19日,跟买人数达2.5万+,已售件数达2万+。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中新网,AI“假人”作为一个新的细分产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的数字人技术,确实可以提供高度神似真人形象的虚拟复制,但本质上仅是形象和语音语气上的复刻。
“目前而言,此类AI‘假人’生意有极大隐患。”张书乐说,内容生产方往往缺乏对需求方的资格审核,而让所谓数字人定制可能完全没有授权而侵权,甚至导致“作品”被滥用,例如用AI生产真人形象进行各种违法行为等。不过目前AI数字人的技术门槛较高,当下流入市场的技术其实是AI换脸和变音,即真人表演、换脸造假,识别难度也不是太大。
假博主背后的生意经
“干了5年短视频,AI是涨粉最快的。”在湖南永州一家短视频公司工作、运营了多个AI外国美女账号的赵晨(化名)向中新网透露,其所在公司打造了几十个类似账号。
他介绍,打造此类账号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并不高,通过AI肖像克隆软件和真人视频素材就可以实现,目前业内已有一些成熟的生成类软件。每个账号每天耗费一两个小时,主要以积累粉丝、带货为目的,粉丝以中老年人为主。
赵晨称,他们通常在短视频平台引流,除了运营账号带货之外,还售卖此类账号的素材和运营辅导,收费为2980元,带货所得与学员均分。“我们素材很多,有人起号半个月就积累了2万粉。”
也有人做起了专门的代理、培训生意。中新网联系到一位提供AI数字人代理服务的业内人士,他表示,购买AI数字人视频制作教程会附送3个人物素材,“可以克隆任何人。”当被问及是否会涉及肖像权争议时,他表示,“不会,我们做的是俄罗斯的人,在外网去找的素材没问题的”。
类似教程在电商平台上也很常见。在电商交易平台上输入“AI美女”,即可看到“新手日入2000+”“5分钟制作视频”“赶快做个账号吧”等极具诱导性的宣传语,多以网盘的形式发货,标价在几元至几十元间。
律师:构成肖像侵权,甚至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中新网,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使用他人肖像需要经过他人的事前同意,否则构成肖像侵权。需要注意的是,肖像侵权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盈利为目的,即使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仍然构成肖像侵权。
“即使被侵权方在国外,也并不影响关于侵权的认定,不过他们维权比较困难,成本比较高。”赵占领说。
虚假宣传是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赵占领分析,使用他人肖像合成AI视频进行直播带货,可能会涉及到对于买方的虚假宣传,甚至欺诈。
他还指出,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按照民法典的规定,适用“通知-删除”规则。当权利人向平台发出侵权通知之后,平台应当及时采取删除视频等措施来制止侵权,否则平台应当就损害扩大部分与侵权方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某种情况下,制作未经授权的真人数字复制品也可能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比如利用他人的肖像合成的AI视频,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中新网注意到,此类案件并不少见。去年8月,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举措成效,其中提到,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破获涉“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孟买强降雨致严重内涝 影响逾200万人
- 江北嘴昨日“立春”
- 西藏达孜举办第二季风筝文化旅游活动
- 广东原创木偶剧《一天零一夜》首次亮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9月辟谣榜
- 安徽开展“守护消费”行动 重点突出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
- 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将时代巨变置于小人物日常 长篇小说《城堡之外》细碎中现宏大
- 黎真主党警告:若以色列全面进攻 真主党将打击以全境
- 2023上半年电影票房262.71亿元 同比增长52.91%
- 上海浦东率先助力外资企业开展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
- 北京:“我不是说过了吗”拟列入禁语
- (新春走基层)大学生“书院山长”挑大梁 江西金溪“乡青”的文化年味
- 圆明园门票史上首次被抢光 提醒五一游都要“悠着点”
- 上海城市治理有“新招” 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 酵素+膳食纤维能减肥?营养科专家这样提示
- 江西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 鄱阳湖水位较常年明显偏低
- 韩媒:尹锡悦称将为国奉献至最后一刻
- 音乐剧《北京故事》聚焦女性视角 倾听“花朵绽放的声音”
- (身边的变化)闽北锥栗迎丰收
- 热门推荐
-
- 新解读新吸引 曹禺剧场再迎《日出》
- 专家学者共聚非遗保护年会论坛 探讨新时代下非遗新使命
- 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大海的邻居们在华共论携手守护海边湿地
- 拍出约300万人民币 AI绘画会不会抢艺术家饭碗?
- “油罐”变“油画” 上海徐汇开启“光影节盛宴”
- 广东推广鱼塘尾水治理经验 推动渔业绿色发展
- 中马机构联合向两国青少年推荐阅读书单
- 拜登:将“尽快”宣布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竞选连任
- IMF俄罗斯执行董事:美国一手造成全球“去美元化”
- 清明假期昆明口岸出入境旅客2.2万人次 同比增长306%
- 四川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 21个县 (市、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探查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8亿年前巨大蝾螈类动物化石 同类体型最大
- 《北京宣言》:历史性和解带来希望之光
- 安徽600余克低体重试管双胞胎闯过“呼吸关”
- 重庆“保交楼”项目累计交付房屋20.3万套
- 澳大利亚悉尼西部发生两起枪击事件后发现一具遗体
- 西藏日喀则:守护民众安全 历时10小时成功驱离野牦牛
- 商务部:望美方将“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等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 第8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海口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