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资金预算已下达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增加发行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记者18日从财政部获悉,第一批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经下达。
财政部介绍,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支持项目主要聚焦于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
——1075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将用于支持京津冀等全国12个省份的1508个项目。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灾后恢复重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
——1254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支持全国1336个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及修复灾毁农田共5400万亩。
——50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45个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以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中国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其中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根据项目审核的具体情况,分批下达其他领域国债资金预算。今年预算安排的5000亿元将根据项目审核进展尽快下达。(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夏河山火明火已扑灭 现场已无烟点
- 60余位台青开启吉林冰雪之旅 感受东北别样冬天
- 高端难进 本土美妆品牌跨界谋变
- 换了红杯的酱香拿铁,上市后又引发新一轮销售热潮
- 给挎包换上金链子 近800克黄金被制成挎包链条入境被查
- 谍战故事的深度书写 余之言谈新作《行走的秘符》
- 深圳理工大学今年将在粤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 (第七届进博会)西门子能源CEO:全球能源转型的成功离不开中国
- 金融服务助力 税惠“红包”加码 民营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 (新春走基层)秦岭隧道里的“破冰人”
- 聚焦种业振兴 第五十七期“德胜门大讲堂”在北京举办
- 台企台商峰会寻商机:难遇这么好的自贸港政策
- 南方将迎强降雨 部分河流或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美国报告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宣布辞去执政党前进党主席一职
- 俄罗斯央行:今年年底前将不在国内市场上购买外汇
- 游客攀爬华山云梯不慎踩空跌落 景区:身体无大碍
- 浙江周末起迎大风降温 最低气温将跌至个位数
- 山西西吴壁冶铜遗址考古:完整青铜产业支撑中原文明提升
- 美发布《2024年外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首要关注国家 商务部回应
- 热门推荐
-
- 三部门启动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 广州今年已开业大型零售商业网点394个
- 湖南常德发生一起车辆撞人事件 警方通报:39岁男子被抓获
- 杨永恒:经济增长是过去10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韩总统室:总统尹锡悦今日没有访问国会的计划
- (新春走基层)惊险!5岁女童掉下站台乘警紧急施救
- 防抗台风“银杏” 海南三亚部分涉海景区停业
- 英国“恶魔护士”谋杀7名新生儿被定罪 或面临终身监禁
- 脱下军装,“水电铁军”趟出新路子
- 关注儿童营养素养提升 聚焦分龄营养
- 秋分:凝结着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
- 波司登再伸援手为“寒风中的英雄”送上温暖羽绒服
- “禾下乘凉”梦成真 广西贵港2米“巨型稻”开镰收割
- 全国首个金融领域ESG数据评价服务标准化试点落户北京
- 山西多方联手破解“执行难”:签署协作联动执行备忘录
- “演艺大世界”迎五岁生日 演出量占上海“半壁江山”
- 河南密集推动楼市、消费品等以旧换新
- 上海市人大代表为“银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 “互换通”一周年“升级”:接轨国际、优惠延长
- 2023“国际中文日”英国主题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