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单商场下半年启动改造 西单商圈打造城市品质消费体验中心
北京西单商圈将致力于打造城市品质消费体验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江帼涓)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局了解到,西单商场整体改造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将打造科技时尚、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开放共享的高品质商业空间环境。今年西单购物中心也将启动大范围改造,汉光、华威、西单大悦城等都在进行局部调整升级。未来,西单商圈将致力于打造城市品质消费体验中心。
打造时尚商业服务中心
位于西单商圈北部的西单商场可谓是西单商圈的缔造者,曾与东安市场、东四人民市场、北京市百货大楼并称“北京四大商场”,1996年更成为京城首家销售突破10亿元的商场,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本身已经无法满足商业升级的需要。
西单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改造工程地下部分将增加停车功能,地上部分将优化建筑层高,增加室内采光,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在总体减量的前提下,拓展地下商业空间价值,补充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可持续雨水收集的屋顶花园,同时中庭天窗加装太阳能光伏板,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环保。
完成改造后的西单商场,将打造集时尚零售、品质餐饮、社群娱乐、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并增设时代人文主题街区、剧场或策展空间。负责人称,在减量、提质的原则下,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引领品质消费为中心,打造首都城市更新典范项目,实现西单商场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守正创新。
迎合调整国际化品质化消费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西单购物中心也将启动大范围改造,汉光、君太、华威、更新场、老佛爷、西单大悦城等都在进行局部调整升级。
2020年,汉光百货化妆品销售额仍高达13.2亿元,全国排名第二位。今年以来,护肤品牌TAKAMI华北首店、瑷科缦品牌全国首店等新店陆续落户,汉光拥有的国际品牌化妆品已达百余个。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汉光开始试水自营模式以来,如今经营面积超过750平方米,拥有世界各地853个品牌,有26095款单品。小到马拉松的号码牌绑带,大到超7万元的进口单车,都可以先试再买。
汉光百货董事长王小雨介绍,今年前四个月,店内迎来超200万客流,全渠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今年“五一”假期5天时间,零售额同比增长92%。她观察到,西单商圈的客群呈现出成熟化、强消费力的特点,正从过往的低龄化、年轻客群占绝对主力,往全客层消费转型,因此,商业项目也面临进一步提升硬件质量、调整商品结构的升级需求。她透露,今年下半年,汉光将进行外立面改造及天台花园的建设。
此外,西单大悦城对九层进行了改造,引入多家正餐品牌,同一楼层的潮玩体验区域也同步焕新升级,围绕新世代客群的潮流生活方式与圈层文化,引入新品牌。
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第一季度西单大悦城销售额超10亿元,周末单日客流近10万人,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6层至8层的餐饮业态,一季度餐饮销售额近2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0%。今年下半年,商场还将引入乔丹城市旗舰店等多家新店,首层的潮流属性和外立面景观将得到提升。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空间改造也有望于明年启动。
西单连廊空间提升点亮商圈风景线
今年2月,西单连廊空间提升方案开展国际公开征集,25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应征申请,最终4家设计团队通过资格评审。5月30日,各团队提交了设计成果,现已完成方案评审。
作为西单的特色交通组织方式,廊桥系统串联着南北、东西、上下的公共空间,未来西单连廊将整体贯通,与周边建筑的改造提升方案良好衔接,优化连廊空间与商业建筑、文化设施之间的商业互动性,打造西单特色景观节点,整体优化连廊空间形象,加设必要的便民设施,全时全龄友好。
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局局长袁利表示,蒙藏学校旧址完成保护利用工程并对公众开放,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单商圈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西单商圈坚持减量提质的一步,未来商圈还将加强公共空间整体提升,推动商业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水准的服务和体验。西单商圈是北京的传统核心商圈,西城区一直在研究探索西单商圈的发展思路与实施对策,将它全力打造成为首都城市形象窗口、历史文化传承中心和城市品质消费体验中心。
袁利称,未来西单将加大业态、品牌调整升级,提升商圈商业品质。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活化街区商业,统筹推进商业业态调整和品质升级,推动高品质商圈生态构建完善。加快集聚一批全球性消费品牌,吸引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落地。推进老字号品牌战略,培育“国潮品牌”、打造“匠心品牌”、支持“精品品牌”。突破传统零售模式,增加体验型、策展型新模式消费体验。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推出蕴含京味文化的联名文创产品和品牌伴手礼。突出跨界融合和功能拓展,丰富商业服务业态,提供全天候有品质保障的生活服务。
袁利指出,西单商圈将强化数字消费设施支撑,拓宽新型数字消费供给,建设智慧商圈。加强“5G+河图”技术、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商圈人流动线聚集点,打造智慧营销场景。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消费互动和运行监测,定期发布商圈客流、业态、品牌分析报告,为商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商业项目中设置可通过手机APP、小程序或导览牌引导的智慧动线系统,根据顾客的消费偏好和习惯以及当前人流分布定制消费动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名男子非法入侵热门展馆订票系统 “抢订”门票被刑拘
- 诺奖得主彼得·希格斯去世 曾预测“上帝粒子”的存在
- 总重1.4万余吨 上跨成渝铁路的双幅转体桥成功转体
- 注会行业加速释放创新能量 政策激励行业规范发展
-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3000年前城市规划
- 托育服务有待完善
- 广州番禺区将建狮子洋未来产业科技园
- 2024年GDP预计超2.1万亿元 武汉向“新”求质
- 北京内蒙古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青海黑颈鹤种群数量较10年前增加1400余只
- 56家企业科研院所及协会组织齐聚佳木斯 现场签约337.15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永修:以“侨”为桥唱响乡村振兴发展曲
- (新春走基层)山西大同:“满格电”为乡村冰雪经济“加热升温”
- “鸢都”潍坊发布风筝系列特种邮票 传播风筝文化
- 探访北京文化新地标——守正创新 以文化城
- 官宣!总台秋晚节目单发布 “跨时空”舞台演绎璀璨中华文明
- 马来西亚拿督翁忠义:“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东盟韧性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丨世界观
- 去年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4次 涉672.8万辆车
- “青海好人”马霄防治包虫病二十八年如一日
- 重庆轨道交通“背篓专线”上线重庆方言播报
- 热门推荐
-
- 泰国远进党宣布八党联合执政计划 将制定备忘录
- 北京数字人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近50家企业齐聚数字人基地
- 天津海河游船金阜码头启用 延长海河观光游览线
- 德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接管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案调查
- 新疆何以建成全国单体种植面积最大油莎豆示范基地?
- “考古圈团宠”钟芳蓉将到敦煌从事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编写工作
- 湖南东安农技干部黄会战: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在青海启幕 邀湄公河国家叙友谊
- 外媒:联合国安理会未通过美国涉加沙决议
- 主题展,让读者走进立体诗词世界
- 北方森林动物园帮助动物凉爽舒适过“三伏”
- 两部门: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预算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烟台:数字果园化解苹果种植“五老”难题
- 假期返程客流启动 长三角铁路5日预计发送旅客超340万人次
- 国际最新研究:21号染色体内免疫相关基因或影响唐氏综合征
- 湖南发布“校友回湘”成果 到位资金逾1100亿元
- 小众旅游目的地“热”起来 “泼天客流量”秘诀是什么
- 冬至日说“年” 春节文化论坛(2024)在京举办
- 公安部发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东北储秋菜进行时:年轻人接棒传统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