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玉菇受东南亚市场青睐
【东盟专线】重庆白玉菇受东南亚市场青睐
中新社重庆3月8日电 (张旭)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生产工厂里,白玉菇被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厂里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光照、温度、湿度,这些产品随后将被冷链车运往市场。
“仅去年,我们就往越南销售了1200多吨白玉菇,还经越南中转进入其他东南亚国家。”华绿南川工厂厂长赵应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被称作“金枝玉叶”的白玉菇,正在成为中外民众的“新宠”。
赵应文所供职的企业,掌握白玉菇规模化种植技术,在江苏、重庆、河北、河南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民众喜欢蘑菇的鲜味,对软糯Q弹、口味清爽的白玉菇“毫无抵抗力”。越南留学生陈氏秋水告诉记者,白玉菇既可炒食,又可凉拌,还可以做汤,食法多样,颇受人欢迎。
“我们食堂的厨师,喜欢用白玉菇做滑肉汤。”在缅甸从事媒体行业的华人巴导说,他不仅在当地吃过多次,还在泰国曼谷、素叻他尼(万伦)吃到过白玉菇。
对于东南亚国家为何从中国进口白玉菇,长期从事食用菌外贸的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成表示,白玉菇规模化生产有一定技术门槛,生产设备、人员投入也不小,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生产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产业链。
王成说,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创业者尝试进入食用菌行业,但生产规模还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也可从日本、韩国等进口。”王成说,中国在白玉菇生产运输成本、销售价格方面,较日韩有一定优势。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分析认为,白玉菇这类“小而美”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受捧,有需求对路、科技含量较高、契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三个因素,为其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盈利空间创造了条件。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的消费需求在增长。”赵应文提到,企业生产的虫草花等,也通过相关渠道销往东南亚。记者了解到,2023年,重庆城口生产的香菇走出大山,销往澳大利亚;此后,该企业还收到了来自东南亚的订单。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油、果、蔬后的中国第五大农业种植业。“食用菌产业充满了机遇。”王成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东南亚市场,企业已在广西建设白玉菇生产基地。投产后,白玉菇从车间到海外餐桌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信于芝涛:品牌引领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 甘肃47所院校数百名学子“切磋技艺” 创新内涵赋能工匠人才培养
- 三峡国际机场首开新加坡定期航线
- 《繁城之下》:悬念之下,另有精彩
- 两岸青年双创大赛启动 台商称大陆是追梦圆梦的舞台
- 深圳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12月1日起施行
- 过多暴露于蓝光或加速衰老
- 武汉构筑核心枢纽城 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 酒泉新观:金塔蜜瓜“种得好”,甜蜜产业“销得旺”
- 多措并举呵护儿童健康
- 降雨持续 桂南桂西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老区向“新” 振兴提“质” 江西赣州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
- 万名学子联万村 走向田间“大课堂”
- 传统市场不“传统”
- 意大利恢复与利比亚之间的直航航班
- 美国一军用直升机坠毁 已确认五名海军陆战队成员遇难
- 解开“心”的变量 让情绪来保护健康
- 以军称哈马斯将人质转移至希法医院 加沙北部31名早产儿被安全转移
- (新春走基层)浙江横店景区春节热度创新高 古装NPC引游客“穿越”
- 热门推荐
-
- 长江上游小米滩航道疏浚提前完成 确保航道畅通
- (财经天下)全球贸易回暖了吗?
- 非洲学者:期待非中企业深化合作互学互鉴 造福非中关系丨世界观
- 著名考古学家孟凡人因病去世 享年83岁
- 中国整体气温回暖 假期“下半场”阴雨入南方
- 音乐、美食、文化三重奏 徽州上新跨年潮式玩法
- 强化系统思维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 山西忻州尹村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收获公布 出土器物集中在夏代晚期
- 云南德宏破获特大运输毒品案 缴获冰毒64.1公斤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迎来新年首个客流高峰
- 摩洛哥国王主持召开工作会议 讨论启动紧急计划抗震救灾
- 解谜三星堆:他们去哪儿了
- IFF参会学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洪都拉斯总统带着“特殊使命”访华,中洪关系将开启新篇章
- 天津2024年法考报名人数1.7万余名再创历史新高
- 平原县地震河北大部有震感 近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
- 广州白云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响应等级升级为黄色
-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 春运期间浙江水上客运总量预计超5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