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玉菇受东南亚市场青睐
【东盟专线】重庆白玉菇受东南亚市场青睐
中新社重庆3月8日电 (张旭)近日,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生产工厂里,白玉菇被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厂里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光照、温度、湿度,这些产品随后将被冷链车运往市场。
“仅去年,我们就往越南销售了1200多吨白玉菇,还经越南中转进入其他东南亚国家。”华绿南川工厂厂长赵应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被称作“金枝玉叶”的白玉菇,正在成为中外民众的“新宠”。
赵应文所供职的企业,掌握白玉菇规模化种植技术,在江苏、重庆、河北、河南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民众喜欢蘑菇的鲜味,对软糯Q弹、口味清爽的白玉菇“毫无抵抗力”。越南留学生陈氏秋水告诉记者,白玉菇既可炒食,又可凉拌,还可以做汤,食法多样,颇受人欢迎。
“我们食堂的厨师,喜欢用白玉菇做滑肉汤。”在缅甸从事媒体行业的华人巴导说,他不仅在当地吃过多次,还在泰国曼谷、素叻他尼(万伦)吃到过白玉菇。
对于东南亚国家为何从中国进口白玉菇,长期从事食用菌外贸的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成表示,白玉菇规模化生产有一定技术门槛,生产设备、人员投入也不小,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生产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产业链。
王成说,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创业者尝试进入食用菌行业,但生产规模还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也可从日本、韩国等进口。”王成说,中国在白玉菇生产运输成本、销售价格方面,较日韩有一定优势。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分析认为,白玉菇这类“小而美”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受捧,有需求对路、科技含量较高、契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三个因素,为其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盈利空间创造了条件。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的消费需求在增长。”赵应文提到,企业生产的虫草花等,也通过相关渠道销往东南亚。记者了解到,2023年,重庆城口生产的香菇走出大山,销往澳大利亚;此后,该企业还收到了来自东南亚的订单。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油、果、蔬后的中国第五大农业种植业。“食用菌产业充满了机遇。”王成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东南亚市场,企业已在广西建设白玉菇生产基地。投产后,白玉菇从车间到海外餐桌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4个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实现“双增长”
- 中西融合风格音乐剧《飞天》全新升级在敦煌首演
- 商务部:会有更多外企选择投资中国
-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上汽大众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
- 光明乳业龙年新春营销动作频频,多重玩法持续掀起文化热潮
- 美法院裁定吸大麻的人不能被禁枪 网民讽刺:吸了大麻后作出的判决吗?
- G20合照发布后,网友发问:“拜登去哪了”?
- 《黄埔军校史(1924-1927)》出版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 11月乌鲁木齐发运国际邮件逾30万件 同比增长15%
-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盛装出坞
- 探营青岛啤酒节:全方位体验青岛啤酒120年的啤酒文化
- 北京警方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守护首都平安
- 在战“疫”中学会文明生活方式
- 四川雅安:矿山复绿 守护大熊猫家园
- 京西地区建设首都西大门 重大活动激发区域活力
- 《太行山》特种邮票首发 河北白石山嶂石岩入列“国家名片”
- 暧暧远人村|南京溧水诸家村:因渔而生 以旅促兴 700岁的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 四川彭州通报“九峰山一人坠崖情况”:送医途中死亡
- ZIWI滋益巅峰全球CEO访华 拓展高端宠物食品市场
- 热门推荐
-
- 13部门联合部署加强文物科技创新 国家文物局权威解读来了
- 第15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6月在澳门举办
- 去年广东对外投资238亿美元 同比增长8%
- 桑拿天如何戴口罩?老人儿童和慢病者少扎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编”出村民“致富梦”
- 为什么人们选择在电影节看电影
- 文化中国行丨除了吃月饼,过中秋还有哪些“仪式感”?
- 涉嫌杀害德国男子 两名美军人员在德国被捕
- 北美票房:《疾速追杀4》票房口碑双飘红
- 网购再提速 不少快递“小时达”
- 山西省人大代表聚焦银发族 建议推动老年教育
- 重度肥胖者如何安全减肥
-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全球工资不平等现象有所减少
-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入倒计时 排“核”入海贻害全球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南京“跨境新生态”:助力中国企业“云上出海”
- 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创新积分制”扩展到全国试行
- 打造陶瓷名片 广西千年瓷乡续写丝路新篇
- 拥抱即时零售,名庄荟直营店重塑酒类消费新格局
- 老人想招手打车太难了
- 看演唱会遭遇退票“囧途”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