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高生到教高职生 一位喜欢“动手操作”的教授如何炼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张渺
读小学,动手拆了玩具车,观察齿轮、弹簧的运动,可是一堆零件再也装不回去了;中考后,选择到职高读机械专业。自己画图、设计、制作了一辆木头玩具车,不仅带来了成就感,还坚定了对动手操作的热爱。
就是凭着这份对“动手操作”的热爱,叶宏武用20多年完成了从职高生到教授的身份转换。也是凭着自我成长的探索,他把自己成才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带出了技术能手。
不久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叶宏武,被授予浙江省“师德楷模”称号,并以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牵头人的身份,受邀在浙江省高校新教师培训课上开讲“第一课”。
叶宏武这一路成长,靠的是运气,还是天赋异禀?随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采访,答案逐渐浮出水面。
“我可不是天赋异禀”
受当电工的父亲影响,叶宏武幼时的启蒙书是各种电器的说明书,而调皮地“拆东拆西”,更成为他小时挨骂的主要原因,但也养成了爱动手、爱思考的习惯。
手工磨的0.3毫米合金钻头,在铝合金材料上打孔,孔所在位置肉眼看不到,只能“凭力度、凭感觉”。如果钻头在打孔过程中断掉,还会扣工钱,这在普通机械工人眼里是“最难、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但就是这份工作,硬是成了职高实习生叶宏武在厂里的“拿手好戏”,甚至1天打出别人3天的量。
“我可不是天赋异禀。”叶宏武最后干脆承包了这一工作。他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动脑筋,不断地动手实践”。可是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而叶宏武,便是自始至终做到的那个人。
1993年春天,正在职高读三年级的叶宏武在工厂实习。当班主任告诉他能够参加高考的消息时,叶宏武实习所在的工厂厂长劝他:“厂里有最先进的机床,你可以操作学习,何必要去上大学?”
即便当时不考大学,在企业里也不会差,但叶宏武认为,读大学可以接触到的平台不一样,会让自己今后的发展更加有优势。
年轻的叶宏武认真地对厂长说:“操作机床还有很多机会,但读大学的机会就这么一次。”
之后,叶宏武毅然回校准备高考,并在1993年秋天顺利进入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现为宁波工程学院——记者注)就读机械工程专业。
上了大学后,叶宏武在一向最拿手的物理上“吃了亏”——与中学物理不一样,大学物理解题,需要运用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而他的高等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宏武经常在图书馆阅读区“溜达”,寻找合适的数学解题集,终于,他发现了一本“宝书”。从那以后,每天图书馆开门前,叶宏武提前去排队,开门后第一时间找管理员借阅这本数学解题集。
在这样的努力下,职高生叶宏武仅用一年时间,成绩便一跃成为年级的前10%。
后来,在浙江工业大学攻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时,叶宏武作为从“一线动手做上来”的人,最明白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生产的轴承寿命短的痛点,研究改进钢球的制造工艺,确定了锥鼓形毛坯的最佳形状。叶宏武说,对于技术的学习,不实践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成为教授后,叶宏武将这一理念贯彻到职业教育中。在他看来,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能够将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做“自信”的自己
“只会做‘嘴上功夫’、不带领同学深入实践的老师肯定对本行业不了解。”叶宏武认为,老师需要从头到尾动手实践、真正做到了解所教课程的技术,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对于如何教育学生,叶宏武以新生为例,新生犹如不会游泳的人,光看懂课本上的游泳技巧,进到水里还是会“淹死”;老师只有在水里边游边教,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游泳。
对于犯错的学生,叶宏武从不会多加责备。叶宏武认为,犯错并不可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把差错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就可以,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在学校里把所有的错都犯一遍,到社会上就可以少犯一些。”
“就像教小孩走路一样,他一定会摔跤,但不能让他摔得头破血流。”叶宏武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关键在于“道路设计”。
当成为教授的叶宏武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学生时,“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虽然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升学意愿比较强烈,但叶宏武认为,升学与就业并不冲突。在他上大学的年代,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升学机会,而他“就是那个少数”。他的成长经历带给学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做“自信”的自己。
“高职学生缺少的就是自信。”叶宏武说。为了鼓舞学生,他不仅用亲身经历作为范例,更是和比赛指导团队一起,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取得了三次一等奖的好成绩,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回了自信。
找回比赛的自信容易,如何让高职院校学生找回人生的自信?
“要想办法,让学生完成超出预期的事。”叶宏武觉得高职学生是“唱歌不被认可的小孩”,而自己的任务就是循序渐进,通过阶段性教学,带领学生逐个突破唱歌的小目标,“在家里唱过10次,可能就敢上小舞台,在小舞台上唱10次,就敢上大舞台。”
在叶宏武的教导下,“舞台”一点点变大,学生的自信逐渐增强。
“想要把学生教好,自己得真正做过”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叶宏武对《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原来的5天理论学习、5天实践操作,改为8天理实一体化课程。他带领学生一边拆解自动生产线机床,一边讲解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地掌握技术。
学完这门课有什么用?在上每一门课之前,叶宏武都会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于笼统的答案,叶宏武会告诉学生学完这1节课之后他们能做什么,学完10节课能做什么,做完的成果是什么。
真正掌握了技术,也拥有了对本专业的绝对自信。在与其他教授“大咖”讨论专业学术问题时,叶宏武从不会被高深莫测的专业词汇所吓倒。每当别人用专业术语讲出一个理论时,叶宏武都会将其转化为简单的示例。
“只要动手了,做起来就不会那么难。”在叶宏武看来,为学生设计的教育道路也需如此,让学生明白书中知识对应实践技术中的哪一部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想要把学生教好,自己得真正做过!”叶宏武的理念,恰好也体现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
2020年4月,叶宏武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口罩机生产线速度上不去。生产厂家建议更换控制系统,但调配零件需要4天。当时全国口罩紧缺,运口罩的车在厂门口排着队。
叶宏武做了个应急结构:用一瓶吊在半空的矿泉水,起到机器减震的作用,口罩生产速度马上恢复。厂里告诉他: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价值50万-100万元的口罩,停产4天就可能损失200万元,叶宏武只用几块钱就解决了一个价值200万元的大问题。他本人也因此获得“民革浙江省2017-2021年度先进个人”荣誉。
对于未来的职业教育,叶宏武持积极态度。他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在他看来,“终身学习”也是未来教育的重点,“要帮助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3日07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向着山野贵州,寻找新时代下的多彩生态奇迹
- 涠洲岛一人病情危急 多部门联动搭建“生命通道”
- 菲律宾第三季度水稻产量环比下降10.6%
- 文化中国行·传世古建|走进“第一胜景”悬空寺
- “思源工程”向新疆捐赠1000万元开展“空中课堂”公益项目
- 安徽五河无臂女孩杨莉:用双脚创造价值
- 陕西持续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截至7月底落实水利建设投资320.25亿元
- 柬埔寨庆祝“国戈寺”古迹申遗成功
- 从撒丁岛到阳明古镇:意大利大叔Nanni Corbia的中国情缘
- 看个高血压 为啥要做那么多检查?
- 外国游客可在婆罗浮屠寺延长落地签证
- 上海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核心产业规模超5500亿元
- 外媒: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再提名多名人选出任重要职位
- 南非高法裁决不得对关键设施限电 专家:不符实际实施难
- 北京力争到2025年底形成100个优秀行业大模型产品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加快大健康产业场景建设 探索场景金融新的空间
- 云南镇雄县“1·22”山体滑坡已致11人遇难
- 黑龙江饶河:2.2万余人次抗汛 保护农田31.4万亩
- (第七届进博会)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始终将中国视为重要战略市场
- 三峡国际机场首开新加坡定期航线
- 热门推荐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汕头!
- 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美国船只
- 传统市场不“传统”
- (乡村行·看振兴)从守业到传承 “木工之乡”清丰“蝶变”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机场迎来第1000万名旅客
- 费波:当中国文化走进芭蕾
- 【新闻随笔】写好春节民生答卷
- 韩警方调查921起深度伪造性犯罪案件 八成嫌疑人不满20岁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内外兼修 “世界白茶发源地” 福建福鼎做足“福鼎白茶”发展文章
- 阿尔山获评内蒙古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舞蹈诗《河湟》青海西宁上演:一剧跨千年,最忆是河湟
- 多国官员、学者共商中国与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合作新路径
- 吉祥航空首航上海至旭川航线 持续织密东北亚方向航线网络
- 福建发布招商引资三年期“路线图”
- 天猫引领大米消费新趋势 全球20款新米天猫双11首发
- 3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温州商学院 共话温商新未来
- 京城多元市场主体成立品质服务共建联盟 首批吸纳28家成员
- 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一介“农”人关慧明的一句承诺
- 黎巴嫩真主党攻击以军工设施 以持续轰炸黎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