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雪龙2”号先后返航靠泊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
中新网上海4月16日电 (陈静 黄波 宫兴)16日上午,“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航“回家”,靠泊在位于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
此前,与“雪龙2”号共同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已于15日傍晚返沪。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是在中国极地考察走过40年光辉历程的重要时刻开展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考察。本次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
据了解,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在时间紧、任务重、恶劣环境频发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建设南极秦岭站等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本次考察工作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据介绍,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调整勤务模式,实行“窗口查验前置+一站式办结”通关便利举措,通过“网上办、预约办、靠前办”,优化通关查验流程,靠前护航“雪龙2”号顺利抵沪。
据介绍,当日清晨,外高桥边检站民警提前到达码头,科学组织勤务,一方面,部署警力扎实做好“雪龙”号在港监护工作;另一方面,选派专人对“雪龙2”号开展人员信息梳理、查验通道规划等准备工作。“雪龙2”号靠泊后,民警第一时间登轮,在船上设立前置查验点,为“雪龙2”号50余名科考队员和船员高效办理了入境边检查验手续。
“接到船情通报后,我们提前谋划,抽调警力成立专项勤务组。”雪龙2″号靠泊后,我们第一时间登船入舱,高效有序完成了人证对照、证件核查等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保障科考队员和船员可以尽快下船与家人团聚。在此期间,我们加强了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安排民警做好”雪龙”号和”雪龙2″号上下船人员的监管,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顺畅有序。”外高桥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苏晓春向记者介绍。
“我们提前一天通过‘单一窗口’进行网上预报,一次性办结了边检通关预检手续。边检机关在‘雪龙2’号上设置查验点,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节省了通关时间。”船舶代理文爽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索创新协作共管模式:边检等口岸单位举行联合巡航
- 新疆3龄童患罕见病 医护携手妙手回春
- “最毒乳腺癌”临床诊断有了“智能方案”:无创、快速、准确鉴别分型
- 冰岛火山喷发 形成熔岩喷泉
- 尹锡悦弹劾案14日举行首次正式辩论 总统警卫处长等被立案调查
- 叙利亚军方:以色列袭击叙南部致2人死亡
-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耀雪冰雪世界”已进入造雪尾声 即将开始内测
- 变相强制游客购物 一些跟团境外游成了“境外购”
- 中国政府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
- 广东鼎湖山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市场销售明显加快 消费者信心改善
- 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5年救助遇险人员2400余人 搜救成功率达94.2%
- 杭州发现中国新记录种
- 滴滴孙枢:努力让师傅们有钱赚、有保障、不憋屈、受尊重
- 演唱会市场“火爆预警”!你准备赴谁的音乐之约?
- “文旅中国探索计划第二季”活动开启 中国星双旗舰正式上市
- 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点公布 山西12315平台这样做
- 广西北海码头实现15万吨级船舶常态化接卸 迈入大船时代
- 河北黄骅港至美国西海岸集装箱航线开通
- 各地提服务强保障 多举措推动困难群体更充分就业
- 热门推荐
-
- 中国印尼警方联手抓获88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 新时代,我看中国丨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中国引领绿色科技发展 欧中合作有望创造更多价值
- 福州18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涉中印尼“两国双园”等
- 瑞典立法会反对政府修订反恐法
- 物化女性迎合男性,大学爱情课别上偏了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启动 落地项目超2000亿元
- 山西制定出台煤矿复产复建验收管理办法 保障安全生产
- 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将展示品鉴100道大豆美食
- 台风中心已离开苏州!但风雨影响仍大!请继续加强防范
- 埃及留学生的“陶瓷学习之旅”:不虚此行 满载而归
- 啄木鸟“咚咚咚”却不会脑震荡之谜揭开
- 江西共青城烘焙师创业记:给面包融入“爱的味道”
- 中国(三亚)邮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 安徽池州举行“奔池”城市嘉年华活动 展城市人文底蕴
- 马来西亚举办“一带一路”漫画集和评论文集推介仪式
- 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跨学科研究 中外出版机构将联合推出专门学术期刊
- 王毅就飞艇事件向美方表明立场
- 陕西发布2022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 楼市“春节档”:政策发放大礼包 看房热度大幅上升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成都龙潭的雄心:打造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