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火星生命有何挑战?国际研究称当前部署科学仪器灵敏度不够
论文第一作者在位于智利的“红石”检测地点。 Margarita Azua 摄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指出,作为探测火星生命面临的一项挑战,当前火星上部署的科学仪器,可能达不到在火星环境下发现可能生命迹象的灵敏度。
该论文介绍,自1970年代启动“维京”(Viking)任务以来,人类为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一直在反复尝试。如今,半个世纪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也只能发现含量很低的简单有机分子。这些结果引出了一些疑问:当前设备的水平或是火星岩内部物质的特性是否限制了人们找到生命证据的能力。
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西班牙天体生物学研究中心和智利自治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阿玛多·阿祖亚·布斯托(Armando Azua-Bustos)与合作者一起,测试了当前与先进实验室设备一起或可能送上火星的仪器,使用它们分析了来自“红石”(Red Stone)的样本。“红石”是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一个河流三角洲的沉积物化石遗存。这些沉积物是在1.6亿-1亿年前极度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与“毅力号”正在火星上研究的耶泽罗陨击坑具有相似的地质学特性。
论文作者利用高灵敏度的实验室技术,发现了已灭绝微生物和现生微生物的混合生物特征。微生物培养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些DNA序列中有很多主要来自无法辨认的“暗微生物组”,其大部分遗传物质来自从未描述过的微生物。不过,对火星上在役检测仪器的分析显示,这些设备几乎无法在检测限探测到分子化石特征。
《自然-通讯》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如果数十亿年前火星上确实有过生命,就会存在低水平的有机质,而这次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当前使用的技术很难或是不可能检测到这么低水平的有机质。该观点文章还强调了将样本带回地球的必要性,因为这样才能得出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的最终结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旅部确定3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种植牙收费明显规范 国家医保局官方平台公布口腔种植相关信息
- 今年青海油田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湖北藏友收藏上万把算盘 计划建算盘博物馆
- 中泰机构网上设立“泰国国家馆”助推泰国农产品进入中国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大叔在藏经商二十多年 从千元起家到日销逾万元
- 小米获EcoVadis“金牌”评级
- 瑙鲁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 支持瑙鲁政府同台湾“断交”、愿同中国复交的决定
- 春节假期中越边境河口口岸7.5万人次出入境
- 专家:中国地方戏寻“本味” 小剧种巧登大舞台
- 多米尼加首都爆炸致27死 将举行全国哀悼
- 外媒:顿涅茨克遭乌军炮击 致至少50人伤亡
- 叙利亚总统特别顾问:叙利亚欢迎任何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倡议
- 北京:突发疫情医院先救治后收费
- 发达国家言行不一拖累气候治理进程
- 天寒地冻,“支气管哮喘”蠢蠢欲动!怎么破?
-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官司缠身,特朗普本周或重返纽约,接受另一案件调查
- 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划定所有边界线
- “江淮第一侨乡”六家畈侨乡文化馆对外开放
- 热门推荐
-
- 韩国留学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丝路文旅热掀起中国冬季“反向游”
- 重庆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超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 业界专家代表相聚南宁 探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新路径
- 尹锡悦为何此时宣布紧急戒严?韩媒解析两大导火索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报告:2023年国产片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 台风“卡努”即将登陆韩国 吉林黑龙江等地有较强降雨
- 上海浦东推出八项促外贸发展举措
- 江西南昌:秸秆综合再利用 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 外媒: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北部 造成至少21人死亡
- 中国建设银行:近期个人住房贷款受理投放环比回升
- 英媒:德国拟在2025财年将对乌军援减半
- 世卫组织:全球麻疹病例激增 2023年感染人数达1030万
- (新春走基层)宋公堤边看巨变:“小街”之新与大港之热
- “笨老头”的国货直播间,火了!
- 一艘商船在也门荷台达附近海域遇袭
- 出境团队游重启 各国各方已做好准备
- 日媒:日本福岛核污水第四次排海将于28日开始
- 宁夏固原万亩西蓝花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