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官员:关于气候变化,这些问题COP28大会没强调,但也很重要!
导读
最近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各国承诺采取行动,但实际上这些承诺的履行情况并不佳。发达国家、富裕人群应当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大责任。在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应实事求是地评估现状、制定目标,避免外交过程影响真正重要的气候问题。为维护气候正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问题也不应忽视。
11月30日至12月12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共计七万余人参与此次大会,包括多国领导人、外交官、企业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等。
人类的发展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导致自然界干旱、洪水、山体滑坡和野火等灾害频发。
根据联合国今年11月发布的报告,过去50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已造成全球超过2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4.3万亿美元。贫困群体最容易受到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影响,并且他们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报告还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的碳排放量,与世界上最贫穷的三分之二人口,即50亿人的碳排放总量相当,而这些富人仍在继续向污染严重的行业投资。
地球可能会陷入混乱的恶性循环,就连那些富人最终也必将自取灭亡——什么时候不知道,但肯定是早晚的事。富人依赖于这最贫穷的50亿人组成的市场获取财富,所以当市场遭受损失时,富人也会遭受损失。正如“末日预言”所说,地球正在面临第六次大灭绝。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6500年前,重塑了当时的生态系统,宣告了恐龙时代的结束。
在气候冲击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幸免,在大自然的破坏力面前人人平等。但斗争不只发生在人类与大自然之间,还发生在人类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比如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或者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此外还包括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原住民群体、化石能源巨头、农民等等。
最近召开的COP28大会或许并不会直接导致冲突,但大会取得的成果可能会被大规模移民、饥荒,甚至流血冲突所消解。气候变化大会开了一届又一届,198个缔约国作出了承诺,但承诺没能变为现实。尤其是,发达国家并未履行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以减排。
2010至2019年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幅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今年7-10月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温。过去的11个月,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历史上最高的。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各国领导人在《巴黎协定》中设定的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而各国实际排放量与应当控制的排放量上限之间的差距也正迅速扩大。
在过去的一年中,专家们为COP28会议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强有力的谈判,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缓解与适应紧急情况的资金,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关注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社区层级与地方层级的气候行动,采用二氧化碳清除、空间太阳能发电等突破性技术。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COP28会议中并未要求,但仍是我们要强调的内容:
第一,不要好高骛远。世界各国领导人,尤其是COP28与会领导人,不应在没有事实基础的情况下说大话。这种“漂绿”行为会让大众误以为各国正在采取实际行动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漂绿”行为的风险比气候危机自身更大。
第二,不要喧宾夺主。减缓气候变化、气候适应和气候融资等重要问题,不应让位于纷繁的外交事务,也不应被外交问题所扭曲。最近,我们目睹了一些争议,例如谴责阿联酋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却担任COP28的主席国;优先采取措施减缓甲烷逃逸,却忽略二氧化碳减排;发达国家为兑现到2020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从私人融资募集资金;要求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优先实现碳中和;将“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改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定义;采取碳汇交易、除碳等模糊的计划,而忽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缓气候变化。
第三,不要文过饰非。各国领导人不应发表欺骗性的演说,也不应该通过外交手段掩饰无法兑现的承诺。
第四,不要忘记历史。讨论气候正义问题不应脱离历史背景。联合国报告建议,一些国家在被殖民统治时期的碳排放量,应该算在那些在工业革命后成为殖民者的国家头上。惩罚措施也多种多样,既有轻微的“点名批评”,也有更为严厉的“气候制裁”。
COP28会议能成功地让世界走上通向可持续未来的正确道路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原标题为 “What”s needed, what”s not”
实习生朱士琦、秦迦勒、王诗尹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金花奖最佳长片《海洋传奇》上映
- 超强台风“格美”来袭 厦金航线停航国际邮轮中心封港
- 俄国防部称打击乌军机场停机坪 摧毁5架苏-27歼击机
-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首次亮相天津
- 新能源车企加大投入 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新高
- 泰国驻华大使:期待更多中国新能源车企赴泰投资
- 城市通勤“飞着走”还有多远?多地“破冰”低空空域管理
- @高校毕业生 多地开展秋季招聘会 你准备好了吗?
- 运动场所开放后过度训练?专家提醒谨防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巧工匠心——华侨博物院藏雕刻精品展》在桂林开展
- 中国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 文化中国行 | 苍天般的阿拉善,秘境般的巴丹吉林
- 上海市首单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自主借用外债业务落地
- 贵州公安搭起救援“空中通道” 开启为生命护航“生死时速”
-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 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 一揽子措施降低生娃成本!年内31省份有望全部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 “每个人都有枪!” 美国纽约夏季来临枪击案件激增
- 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基民族复兴|教育时评
- 武汉最会“讲”故事的船:游客乘船“穿越”古今
- 热门推荐
-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实施三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首尔举行
-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办
- 菲律宾南部苏丹库达拉省附近海域连发3次地震
-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附近发生持械伤人事件 嫌犯被捕
- 清明临近 上海老字号迎青团热销
- 江苏出手就是五百亿
- 新标准实施后北京首启重污染预警 霾从何来
- 海口加密往返泰国曼谷和韩国首尔客运航线
- 宁波舟山港:何以打造连接内外的一流强港?
- 山东出入境新政聚焦中外申请人多元化需求 实现“掌上办、零跑腿”
- 浙江永康:新生代企业家挑起大梁
- 哈马斯宣称对以色列特拉维夫爆炸事件负责
- 中外专家驳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
- 首场拜登弹劾调查听证会时间公布 白宫:政治噱头!
-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官方解答
- “哈利·波特站台”亮相北京地铁站台 众多年轻人打卡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打造公园城市 “解锁”生态游园新玩法
- 伦敦东部一公园发生斗殴事件致1人死亡
- 超强台风“摩羯”威力强劲 广东徐闻楼房摇晃
- 福建稳经济观察:让短暂的“出圈”变为持续的“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