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反问,为何如此令人讨厌?
“饮料你喝冰的,还是喝常温的?”“这么热的天,谁还喝常温饮料!”“你看见我假牙了吗?”“你自己没有长着眼吗?你自己不会找吗?”“你作业写完了吗?”“你当我是爱因斯坦,这么快就写完了?”最近,热门视频盘点的“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习惯性反问,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以上这些对话让人气到想拔剑,随时就在生活中发生。本来可以好好说话的,为什么非要带着轻视去反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遇到爱用反问句的人,心情瞬间变得不好
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反问简直是“杠精”标配。许多网友表示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让人很不舒服,所以也提醒自己千万别这样。“完了,我经常这么对我女儿说话。”这个视频之所以登上热搜,就在于网友认为,提醒自己好好说话,提醒得好,提醒得妙。
“这种反问,其实就是反驳。”本来就是“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就能解决的回答,非得反问一句,真想抽他。比如有网友说,“我老公就是这样的。出门我多嘴了一句:带手机了吗?本来两个字可以解决的事,他却是:你以为我和你一样?丢三落四,今天怎么,昨天怎么,吧拉吧拉个不停,把我气个半死。”而被问者则认为,“总是问一些明知故问的问题,忍不住要怼。”
“生活中,遇到爱用反问句的人,我们可能会心情瞬间变得不好。”有网友提及,比如明明可以说,“你把地扫一下吧”,结果说出来却是“你不能把地扫一下吗?”听到这话的人可能就不会答应对方的要求。“我妈喜欢用反问的语气跟我说,你不能把碗洗一下吗,听着就凶巴巴的,很不舒服。”
“你难道不知道?”“这你都不知道?”“你居然不知道?你真是够了”,有网友吐槽说,提问后遇到这种回答,语气中大有别人都是脑残的傲慢心理,显示自身优越感,感觉非常不礼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从心理学和交流目的的角度来考虑,反问句其实是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可以用于多种情境和目的。
为什么有人爱用反问句?
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反问?韩宁说,在心理学上,反问句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多种心理因素。反问句也有其用处,比如可以引起注意和强调。反问句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会打破人们的预期,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新奇效应”。当反问句用于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时,它们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使该观点或情感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反问句还可以用来引导对话伙伴的思维或引导他们思考特定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引导性思维”。“通过使用反问句,发言者可以巧妙地引导对话的方向,使对话伙伴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反问句也可以被用于表达情感。当人们感到愤怒、惊讶、喜悦等情感时,他们可能会使用反问句来强调自己的情感状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情绪的表达和调节”。通过反问句,人们可以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惊讶、喜悦等情感,并使这些情感更具影响力。正是因为如此,反问句在表达强烈情感时特别有效,因为它们可以使情感得到放大和强调。
此外,反问句在讽刺和幽默中常常被使用。这可以在心理学上解释为“社会讽刺”和“幽默心理”。通过反问的方式,发言者可以含蓄地表达不满或讽刺,同时也可以产生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气氛,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同时,反问句也常被用于引发反思。通过提出反问,发言者可以促使对话伙伴反思自己的观点或行为。这在心理学咨询中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因为这涉及“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概念。通过提出反问,发言者可以促使对话伙伴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调整。
如果反问使用不当,会导致不快的感觉
然而,人们之所以把反问视为“开怼”,就在于如果反问句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快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负面反应的情况。韩宁表示,这也是反问成为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的原因。“如果一个人频繁使用反问句,可能会让对话变得单调乏味,甚至让听众感到被操纵或欺骗。这在心理学中称为‘过度效应’,即过度使用某种手段或行为模式可能导致其效用减弱甚至产生反感。”
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人们使用反问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感或挑衅对方,这可能引发对方的负面情绪。这种行为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权力控制”和“攻击行为”。韩宁说,挑衅和优越感的表现可能被视为对对方权力的侵犯,从而引发不满或冲突。
此外,过度使用反问句可能会阻碍有效沟通。如果一方只是想得到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而另一方却不断使用反问句来加以追问,这可能会让前者感到对话缺乏效率或被阻碍。会出现“交流阻抗”或“认知失调”,即一方可能觉得对话中涉及的问题过于复杂或令人不安,从而阻碍了有效沟通。这就是一方渴望得到简单答案,另一方却认为,“问题答案这么显而易见,何必要来问我”。
如果人们使用反问句来掩盖自己真正的情感或观点,这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真诚或不舒服。这种情况可能与“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即个体可能使用反问句来逃避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感,这可能引发对方的疑虑和不信任。
不适当的语境也可能导致反问句的使用不恰当。在某些正式或紧张的场合下,使用反问句可能会被视为不合适或不得体。这也是心理学中所提及的“情境认知”和“社会规范”概念。在这种场合下,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语言或表达方式,而反问句可能会被视为过于随性或不尊重。
韩宁表示,总体而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喜欢使用反问句的原因可以从认知不协调、引导性思维、情绪表达、社会讽刺和幽默心理等多个方面来解释。同时,使用不当的反问句可能会导致对方的负面反应,这与过度使用、权力控制、交流阻抗、心理防御机制以及情境认知等多个因素有关。(扬子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2年上海“直播零售额”居中国城市首位
- 中俄界湖兴凯湖禁渔期结束 渔民收获“开门红”
- 银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3%以下 怎么看?
- 如何鉴别AI大语言模型生成文本?国际最新研发出添加水印工具
- 装有放射源的包裹丢失 西班牙核安全委员会发出警告
- 《风吹半夏》出圈角色:陈宇宙下线引泪点
- 淡水养殖三文鱼能生吃吗
- “人间温情储藏室”你听说过吗?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8000万人次
- 全彩印《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工作启动
- 专家指中国“龙”译为long(或loong)合情合理
- 秋台风“康妮”姗姗来迟 气象专家权威解读
- 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将迎来国内外22家戏剧团体39台剧目
- 深刻变革!中国经济政策更加重视消费
- 新疆兵团:特色无花果“种”出致富路
- 平台数据:暑期县域旅游火 高星酒店预订量走俏
- 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在渝举办
- 福建厦门:消防员“五一”假期守护鹭岛
- 北约秘书长任命南部邻国事务特别代表
- “三晋文化大讲堂”《问鼎中原》开讲 展现三晋文化魅力
- 热门推荐
-
- 朱民:2024年中国有望继续贡献30%的全球增长
- 吴雪勇:发挥版本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 中国经济的韧性何在
- 吉林桦甸警方破获系列地下钱庄案 涉案总流水近百亿元
- 向着中国式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 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如何解“套”?
- 去年江西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49.63% 为近年来历史最低
- 比利时“中国通”建筑师戈建走进比利时大学讲述“中国故事”
- 京津冀前四个月进出口超1.63万亿元 同比增6.5%
- 浙江义乌新开海铁联运跨境电商专列 海运货物抵北美提速
- 一季度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值突破2000亿元
- 北京二手房:开门红未至 小阳春欠热
- 陕西某银行拒履行协助执行义务 单位及负责人被双罚
- (文化新纪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展创结合
- 旅客绑藏珍珠、SD内存卡入境 被沙头角海关查获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强震已致4人死亡
- 海南屯昌:多举措助力油画产业再扬帆
- (新春走基层)海事人的春节:守护“浙”片海
- 广西“五一”假期发送旅客超676万人次 定制客运“走红”
- 今年前8月,内蒙古与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贸易总值达26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