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染色竹篾为笔 95后女孩“画”出了夕阳、麦浪与蓝天
以染色竹篾为“笔”
她“画”出了夕阳、麦浪与蓝天
在95后女孩张定娟的手上,竹子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们可以是蔚蓝的天空,也可以是被染红的丹霞和涌动的麦浪。这些对竹编的新诠释,让网友们赞不绝口,也让这项中国非遗技艺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
8月1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上这位年轻手艺人,了解这些色彩与造型均与众不同的竹编作品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不满足于瓷胎竹编 想学原汁原味的竹编技艺
张定娟从小就开始接触竹编。她的竹编启蒙,来自做篾匠的外公。“我们小时候用来背小孩的背篓、提菜的篮子,都是用竹编做的。”2019年,张定娟从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主营竹编工艺品的公司工作。她发现,原来世上还有另一种竹编。
张定娟介绍,当时公司所生产的工艺品名为瓷胎竹编,顾名思义就是在瓷器的表面,用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竹丝进行编织。“那时候,我才知道竹子还有很多可能性,可以不断地去挖掘。”在这里,张定娟接触到了平面竹编,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编法。
但很快,张定娟发现,这份手艺也有不少局限性——因为生产的是工艺品,她每天都使用统一规格、已处理好的竹篾进行编织。而从小看外公起蔑、开蔑、破竹的她,想要接触到更加原汁原味的竹编,参与到竹编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更加无拘束地进行创作。于是,她在网络上发现了“赵爷爷”,也就是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
“道明竹编与其他的竹编不太一样,它是地方性的竹编工艺,家家户户都会编。”在张定娟看来,实用性较强、变化更多的道明竹编,更符合她对于竹编的认识。于是,张定娟辞去了工作,通过朋友引荐,开始跟着赵思进学艺。
回看自己跟竹编打交道的过程,张定娟认为,她真正建立起对竹编的全面认识,就是正式学习道明竹编以后。
拜师道明竹编老艺人 以竹篾为“笔”开始作画
记者曾在2023年7月,采访过竹编手艺人赵思进并作了报道(本报8月14日12版《竹篾开“花”创造千变万化的奇迹》)。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他,说起眼前这位学生,称赞不已:“哪种人才能学好竹编?我看就是要坚持、吃得苦。这个女娃儿就很好!”
“当时赵爷爷已经八十有余了,他以为我是一时兴起来学习的,所以答应得很干脆,就说了一句话,‘可以,你有时间就来’。”但令赵思进没想到的是,这个女孩每周都会抽出三天的时间,开车来到道明镇,从早上八点坐到下午六七点,认真地学习竹编。
张定娟回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用弯刀处理材料是最难的。握刀的力度、姿势都不容易掌握。在跟着赵思进老师学习了将近3年后,张定娟已经能够独自处理原材料。道明竹编基础的编织手法和纹样,她也基本掌握了。只是在需要大量经验的脱胎立体竹编的制作上,张定娟认为,自己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张定娟对于自己传承道明竹编的方向非常明确:“我的优势在于学过一点绘画。而传统的道明竹编基本都是竹本色。我想,如果在上面加入色彩,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做文章。”
“竹编的水波纹编法非常灵动,如果搭配上颜色,肯定会更好看。”于是,金色的夕阳、蔚蓝的天空、青绿的麦田等由竹编织成的画便诞生了,竹子的本色与她赋予的色彩交相辉映。
以竹编作画的灵感来源于她的生活。“创作的第一幅渐变作品,是因为傍晚时分我从住处看出去,发现天空非常好看,就希望自己能用竹编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张定娟使用了三种颜色进行设计,以染色后的竹篾为“笔”,开始作画。而最近在网络上走红的,正是她这一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创作。
创新而不失本真 传统技艺已根植于脑海
同老师赵思进一样,张定娟也在创作中极为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创新需建立在牢固掌握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才能不丢掉竹编的本真。在谈到如何平衡创新与传统的时候,张定娟说:“目前在我的创作中,传统的编法已经根植于我的大脑中,它不需要刻意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我的作品之中。而创新,则主要体现在材料、造型的搭配和改变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作品,是她所创作的梅花镜。
梅花镜是张定娟主动跟老师提出想要尝试的作品。“我刚好需要一个镜子,又希望它能够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所以就想用竹编试试看。”在老师的帮助下,张定娟在一个小小的镜子上,用竹编编织了三层,共用上了包括她最喜欢的梅花纹在内的十几种编法。“这也是我第一次把竹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张定娟意识到,想要受到年轻人的喜欢,竹编必须要兼顾实用性与设计性。于是,她开始往这个方向进行创作,在网络上也收获了非常不错的评价。“有教程吗?”“终于看到审美在线的竹编包了。”“批量生产吧!”这些评论不仅是对张定娟的肯定,更反映了人们对竹编的新认识。
关于张定娟的创新,赵思进有时认可,有时也不能理解。但是无论他个人的观点如何,张定娟说,老师都会鼓励自己去尝试、去创作。“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老师支持,才能让我坚定地尝试。这门手艺很传统,也很伟大,而打破传统是需要勇气的。如果身边没有一个人给我指路,这会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张定娟动容地说,“赵爷爷就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塔。”
勤奋、善于思考、保持健康,是张定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三点。她很佩服刚拜师那会儿,老师已经八十好几的高龄,但几乎每周都会花四五天在工作室创作。“很多人都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这一点,只有赵爷爷是身体力行地传达给我。”因此,在学习了竹编以后,张定娟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她开始寻找自己的内驱力,让自己的行动力变得更加高效。“做创意,靠的都是自己;做竹编,必须要亲身实践。只有做出来了,才有收获。”她说。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何以新疆——寻找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华文化根脉
- 官方:暑运以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日均1.7亿人次
- 一本能救命的书 人文社《逃生背包》打造专属锦囊
- 新技术显著缩短食品细菌检测时间
- 国庆过节要嗨 但千万别嗨过头!
- 以军轰炸加沙城内两栋住宅楼 已致至少50人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赤壁:一只小龙虾激活乡村产业新业态
- 首都国际机场: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航站楼
- 中新健康丨已婚女性没必要打HPV疫苗?专家:条件允许应该打
- 沉浸式人文体验 《在希望的田野上》回归真实田园生活
- 浙江:万千公路绘就高质量发展新“途”景
- 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30年累计引入各类资金1794亿元
- 2023广东民企百强出炉 前四名去年营收均超4000亿元
- 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横琴长隆开幕
- 2024暑期档:比票房不给力更可怕的是口碑崩塌
- 报告:2023年中国缴获境外毒品20.5吨 同比上升84.7%
- 学习成绩不理想哪里出了问题?治疗学习上“生病”的孩子
- 浙江县域观察:千年古镇打造非遗盛宴 国潮启动经济新引擎
- 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 “月球快递”派送成功
- 德国学者谈中德关系:“合作仍是两国行业往来主旋律”丨世界观
- 热门推荐
-
- 传递地方戏剧声音 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 电子烟代替香烟,就“安全”了?
- 9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510元 上调21个基点
- 利比亚洪灾数千具遗体被埋葬 市长:遇难人数或升至2万
-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历史令人震惊
- 菲律宾发生6.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0千米
- 商务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
- 吊瓜之乡添“新科技”:多功能马铃薯“落户”长兴促增收
- 广东揭阳榕城区粮库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 同舟共冀 辛巴公司组织专业救援队赴河北涿州一线抗洪救灾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开工,SHEIN加码智慧供应链建设
- 为地方发展减负担 专家解读万亿元化债“组合拳”
- 福州航空开通福州—恩施—北京航线
- 头盔“新国标”7月1日起施行
- 文明的坐标丨良渚新发现“实证中国”
- 兔年说兔丨元代瑞兽水晶兔,爱了
- 科技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
- 山西昔阳:“旅拍风”吹进“古村落” 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 台湾家族企业大陆拓店 瞄准高端制造赛道
- 参加理财培训就可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