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今年暑期,国内“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馆人数超过1.28万,创下建馆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纪录。不少博物馆都出现入口处排起长队、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打卡式观展”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和吐槽。
“打卡式观展”
8月1日,《隽永的异彩》俄罗斯美术作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观展。南宁市民吴芳却在观展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当时,她正驻足欣赏穆萨·穆萨耶夫的《高加索的婚礼》,突然一名打扮时髦的女生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请她让一下。原来是几名年轻人想在画前打卡留影。吴芳本想等她们迅速拍完后接着看展,可这几名女生轮流拍完后,有人觉得没拍好,又换个姿势让同伴继续拍,其中一人还带了好几套衣服,要拍不同造型的组图。见状,吴芳只好移步去其他展区。
“之前,我参观潘玉良画展成都博物馆站时,几名年轻人在拍照时大声讨论,使原本安静的展厅变得吵闹,又或是长时间在一幅画前摆姿势,影响其他人观展。”四川成都市民李丹表示,这类“打卡式观展”的游客有个共性,就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对保安的制止也置之不理。
“甚至还有人为了拍照效果而破坏展品。”广西大学研究生罗婕说,“比如有的人无视展品旁边‘请勿触碰’的标语,倚到用毛线编织的展品上拍照,结果导致展品被扯烂。”
罗婕认为,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好参展作品,“就像你搬了新家,大家很高兴地来为你暖房,但留下了很多脏手印和脚印,会把一件原本很愉悦的事情变得糟心”。
打卡博物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的研究指出,年轻人“打卡式观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社交需求的推动,人们通常会追求现实生活中更加新鲜、有趣的场景和活动为自己的网络虚拟社交提供素材,而“观展”这种拍照好看、“短平快”的活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其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
朱倪萱是广西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前不久她与朋友一起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参观了“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其间两人给彼此拍了许多照片,并分享到各自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我是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刷到的这个展览,感觉很出片,所以就来了,为此我还专门准备了相机。照片发到朋友圈后,评论区也有人问我展览的具体地点。”朱倪萱说。
在社交媒体时代,获取流量成为一些人打卡摆拍的目的。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在该短视频平台上,过去一年,博物馆相关话题播放量同比增长165.97%,博物馆相关话题分享量同比增长558.52%,共有196万用户发布446万个视频打卡博物馆。发布与博物馆相关的视频俨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在文明观展中感受文化魅力
从策展方的角度来看,除了少部分展览不允许拍照,大多数展览都会在宣传时突出“拍照”这一特点,以此来吸引受众。郑州OUTSIDER画廊销售总监明月认为,对于场馆来说,不同穿搭、不同角度的摆拍是大部分艺术展览开幕后的第二阶段宣传,帮助更多人了解展览信息。“现在因为更多人的拍照分享,使看展由一小部分专业爱好者的行为变成大众探店,让参观者变成了旅游者,让展厅变成了景点,提高了艺术行业的营收,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年轻人热衷于看展打卡摆拍这一现象,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燕敏认为,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看展,无论抱着怎样的目的都值得鼓励。在她看来,人们看展是基于对美的追求,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我审美、开阔眼界、培养美学意识,因此应该鼓励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且观展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感也远大于对价值和内涵的理解。针对一些人不遵守看展礼仪、给他人带来困扰的问题,燕敏提出了几点建议:“不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美术馆或其他性质的展览,首先要遵守场馆规定,提前了解是否能拍照以及使用闪光灯。其次要适度拍照,不能妨碍他人正常观展,更不能在馆内大声喧哗或跑动。另外,馆内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观展人的行为。”
臧晗骁是北华大学历史专业的大三学生,曾参观过青岛、正定、邯郸、沈阳等多个城市的博物馆。他表示,自己最初看展是为了去打卡,但随着看过的展览越来越多,他逐渐掌握了如何欣赏文物以及如何分配看展时间的技巧,也更懂得了享受观展本身带来的乐趣。在他看来,年轻人首先要走进博物馆,才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观展习惯,感知展品背后的文化脉络,“在与展品的亲密接触中,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文化的魅力,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方式所无法给予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刘昊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强台风“摩羯”威力强劲 广东徐闻楼房摇晃
- 沉浸式戏剧导览连接古今 京城宣南文化博物馆焕新亮相
- 15个国家和地区40余家跨国公司到黑龙江考察交流
- 青海首次影像记录到白色马麝
- 中东面面观丨叙利亚2024:政局突变的“黑天鹅”与危机交织的博弈场
- 浙江小镇咖啡特写:深耕“门前地” 飘来“文化香”
- 财政部公布《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 京城小学生志愿者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传播运河文化
- 湖南麻阳“长寿”苗乡康养掀起“年轻潮” 催热乡村旅游
- 王蒙: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与驱动力
- 宁夏民政厅开展“夏季送清凉”行动救助困难群众
- 哈总统谈乌克兰危机: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是唯一出路
- 青海省集中销毁400吨货值1.7亿元的侵权假冒商品
- 这个巴西宝藏“非遗”乐团,是中巴共谱的华丽乐章
- 各地少先队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庆祝少先队建队75周年
- 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订婚 多名政要表示祝贺!
- 普京向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致生日贺电
- 汕头暑假旅游福利:好玩又好吃
- 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会见日中友协新任会长宇都宫德一郎
- 热门推荐
-
- 新疆医护专家首次独立自主完成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 湖南东安加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湖南大力推动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发展
- 西渝高铁向阳一号隧道全面转入正洞施工
- 韩国警方及公调处人员进入总统官邸内院 遇到第三道拦阻线
- 再访浙东运河文化园:古今辉映 天人合一
- 英国首相苏纳克将于6月8日访美
- 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发生蒸汽喷发
- 打造交旅融合新业态 首列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昆明首发
- 安神补血帮助三类人睡好觉
-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将出现重度污染过程
- “晋商故里”山西晋中: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 上半年中国新增个体工商户逾一千万户
- 发放消费券1000余万元!江西南昌青山湖区解锁文旅商融合新玩法
- 首次执导舞剧《金陵十三钗》 郎昆:为艺术人生留下好作品
- 2024全球产业合作大会在杭举办 共探开放合作新道路
- 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0余年间增长超4倍
- 贵南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中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通高铁
- 黑龙江三天迎客超800万人次 “尔滨”依旧人气旺
- 报告:上海环球美食餐厅超1.3万家 居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