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活力有多强?带你去各地走一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
更新内容指出,今年年初,全球经济活动和世界贸易有所巩固。亚洲地区出口增长,特别是这一地区在技术领域的强劲表现,为贸易增长提供了动力。
根据IMF最新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3.2%不变。报告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至4.3%。不过,发达经济体中,日本和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其中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被下调至2.6%,反映出其经济增速慢于预期,以及国内消费放缓的现状。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此外,古兰沙表示,美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持续上升,无疑对其自身乃至全球经济,构成潜在风险。
大国工程彰显“向新力”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大国重器纷纷亮相,多项超级工程铿锵推进,彰显了我国制造业的硬核实力。
1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总重约3万吨海洋油气平台,在珠江口盆地的西江油田安装就位,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自主化建造能力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西江油田距深圳东南150公里至175公里,投产3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亿立方米。西江30-2B平台正式投用后,将推动油田年产量突破30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注入新动力。
此外,今年以来,海上风电产业成功进军大兆瓦时代;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装备安装;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交付时间确定;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正是这一个个超级工程,彰显了我国制造业的大国实力,也推动着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不断研发、不断突破。其中,运输这些大国重器建设中所必需的体积庞大、动辄就成千上万吨的超大部件,离不开能够扛起万吨级货物的特种运输车。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 王志国:可以拼接几十组车,可以达到几千吨到上万吨的运输。
这款特种运输车不仅体积大,轮胎也特别多,而且还很灵活。它身上的各个单元模块,可以随着运载货物的重量和长度变化,前后左右组合拼接,最高可运载5万吨货物,已经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船舶建造等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这辆就是企业生产的第一代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它的宽度是三米。旁边就是最新研发的第四代自行式模块车,宽度是2.43米。虽然体积变小了,但是它承担的重量却升级了。
城市改造彰显“焕新力”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探索富有城市特色的实施方案。更新后的城市如何带来更新的生活?
老厂区变身网红打卡地,旧街区成为消费聚集地,口袋公园、共享绿地随处可见。这些转变,都离不开一个词儿——“城市更新”。
记者17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全国目前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围绕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目前已改造了78亿平方米建筑,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安全和节能水平。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去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加装电梯3.6万部。
今年前五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已达2.26万个。此外,全国已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2900多个,精准补齐“一老一幼”设施3500多个,更新改造老厂区、老商业街区等2600多个,建设和改造医疗、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近1.5万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汪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完善城市更新的目标任务、制度创新的举措和相关的保障措施。突出抓好建立城市体检、完善城市更新规划、创新城市设计等相关的制度机制,通过城市体检,来查摆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任务重点。
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留皮换胆”
上海黄浦的这片区域,是中心城区最大的石库门里弄片区之一,紧邻党的“一大”会址,区域内有巴金故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旧址等共13处文物。如何让老建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焕发新活力,当地想出了很多办法。
这两天,这片区域的部分建筑正在进行墙面修补工作,所采用的技术理念,被形象地称作“留皮换胆”。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外立面完整地保留下来,然后再结合恰当的保护修缮措施,重现历史建筑的风采。与此同时,还对内部空间结构予以灵活调整,让其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上海建国东路历史风貌保护及城市更新项目总指挥 刘慧明:为了保留老街区肌理,我们不但3D扫描了现状建筑,还从城建档案馆调取了百年前的原始图纸,对街区进行复原,最 程度还原风貌。
当前,“历史风貌魅力重塑行动”已经被列入上海城市更新行动方案。到明年,上海计划完成3个以上的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项目,推进3个以上历史古镇保护修缮和更新利用示范项目,打造15个以上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示范项目。不只是上海,北京、南京、福州、济南、成都、苏州等不少城市,如今都在通过“功能更新、设施提升”等手段,激发历史文化遗存的内在活力与时代风采。
暑期文旅超有“吸引力”
暑假的到来,为消费市场带来多重利好。电影、文化演出市场火热,毕业游、亲子游、休闲避暑游等也不断升温,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7月1日至1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11亿人次,同比增长6.5%,日均发送旅客1403.4万人次。
旅游市场火热
科技赋能活力十足
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艺术馆打破传统的实物加图片展示的方式,运用多种最新数字技术,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展体验。在四川博物院的“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VR沉浸式体验展”,观众只需戴上VR头显设备,就能瞬间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古国。
观众 毕先生:感觉我置身在三星堆古国场景当中,非常震撼。
此外,记者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了解到,民情风俗、非遗技艺、戏曲表演等内容的演艺项目,在这个暑期也深受游客的喜爱。2024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演出场次,同比增长26.37%。“沉浸式”“行进式”的实景演出轮番上演,在暑期迎来了观演高峰。
游客 丁玲:《琵琶行》的表演震撼到我了,尤其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马上就代入了。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入境游持续升温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以及出入境政策措施的不断优化,国内热门景点迎来大批外国旅客。
今年上半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数量不断攀升。累计查验出入境旅客23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90%。跨境游学团、亲子旅游、探亲访友、毕业旅行等多股客流叠加,逐渐成为暑期出入境客流的增长点。自今年以来,共有超20万人次外国人经厦门口岸入境,超1.7万余名旅客办理“外国人144/24小时过境免签”手续,同比分别增长3倍和1.6倍。
海南省是唯一一个全省享有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的省份。政策实施6年来,免签入境海南的外国旅客已超102万人次,占入境外国旅客总数的82%以上。
俄罗斯旅客:这是我第一次来三亚,最重要的是来感受海边的湿润,想在中国好好旅游一下,免签政策让我们来旅游非常便利。
今年上半年,海南共接待入境游客达53.8万人次,同比增长5.1倍;其中免签入境外国旅客15.4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倍,外国人赴琼热情被进一步激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齐白石艺术精品亮相德国
- 北京中关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
-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信任产业图谱》
- 上半年节能降碳呈现出新亮点
- 上海专家成功救治不足两公斤、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早产儿
- 生态环境部:力争今年内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 拜登麻烦了?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宾州支持率大幅领先
- 美国内华达发生5.5级地震
- 一点一点掘进,一点一点磨性子
- 节后旅游热度持续 错峰游成部分民众新宠
- 河南终止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宁夏2024年实施重点项目超2000个 产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
- 住建部: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31.6万亿元
- 江西兴国:“金融水”浇灌脐橙树 走出香甜致富路
- 外媒:巴勒斯坦总理宣布巴政府辞职
- 江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 小鹏汽车进入法国市场
- 山西晋城多举措“引凤兴晋” 打造引才用才“强磁场”
- 南航广州-兰州-敦煌等多条航线近期复航
- 国家级罕见病大数据中心在贵州启用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正式启动
- 浙江绍兴发现约200具明清时期尸骸 目前仍无人认领
- 文化中国行丨当西藏“阿佳”遇到沪上工匠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10起医美违法犯罪案例
- 何冰执导《赵氏孤儿》:要为年轻演员创造发光的机会
- 一年两破7.3,人民币很淡定
- 两部门: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 今年春季强对流天气为何多发
- 天猫国际与“国家队”技术机构打造正品质量抽检全链路
- 吉林黑土地秸秆生“金”在国际市场受欢迎
- 中国公安部:今年“夏季行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7.5万名
- 第四届消博会游艇展启幕 有80家国际品牌参展
- 2023“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 在京举行
- 预制菜迫切需要“强标准”
- 2023年荷兰自行车盗窃案超8.5万起
- 电商西进背后:拼多多与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自由
- “排海”正挨骂,日本却动起别的心思
- 商务部:美方应尽快摒弃贸易保护做法
- 土耳其总统:土军方击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头目
- 乌军3天内2次用美制武器袭击俄领土 俄方誓言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