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要做聪明的“田螺姑娘”
“一网通办”要做聪明的“田螺姑娘”
孙绍波 画
宋宁华
到政府部门办事,能否像网购一样方便?不远的将来,在上海有望成为现实。今年10月17日,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标志着本市“一网通办”建设迈出关键性一步,进入全面打响高效政务服务金字招牌的阶段。
尽管改革以来成果斐然,但是“一网通办”仍存在许多“痛点”“堵点”,亟需打通“任督二脉”。为此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市经济信息化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本市首部关于公共数据管理与“一网通办”改革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到政府部门办事,需要这证明、那盖章,四处奔波不算,偶尔还会遭遇部门间互相推诿、要求出具“我妈是我妈”等奇葩证明的情况。尤其是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户籍、教育、就业、生育、医疗、婚姻等基本信息还处于孤岛状态。“立足于对公共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立法,打破信息壁垒,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协同办事和综合监管,最大限度实现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茆荣华表示,从立法角度而言,希望通过聚焦“一网通办”应用涉及的重点环节,加快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笔者从市政府了解到,“一网通办”总门户上线运行以来,马上受到市民和企业的广泛欢迎,共有1274项事项接入统一受理平台,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截至目前,“一网通办”注册个人用户达745万,法人用户超过189万,包括交通罚款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项可以轻松在网上预约或办理。
但是,本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瓶颈,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条块割裂,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法律效力不明确;公共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等。对此,市政府决定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破解瓶颈问题,大力创新突破,撬动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才能少跑腿。如果说“一网通办”是前台的“金字招牌”,公共数据管理则是后台的“最强大脑”。笔者注意到,在此次《办法》中,其中一大亮点便是打破原先政府部门之间的“蜂窝煤”(纵向通畅、横向不通)现象,要求公共数据“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并大胆提出“应用场景授权”的制度设想,只要共享需求符合具体应用场景,就可以直接使用共享数据。此外,还要求各单位制定数据开放清单,向社会公布;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的高价值数据应当优先开放。
为了保证“清如许”的源头活水,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不可或缺。《办法》明确,市政府办公厅是本市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市大数据中心具体承担本市公共数据归集、整合、共享、开放、应用管理,市经信委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数据开发应用和产业发展。其他相关部门则各司其职、做好有关工作。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拥抱互联网的时代,《办法》还直指“一网通办”中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效力不等同的“痛点”问题,推动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管理等3个配套文件同步实施,打开了政务服务的“黑匣子”,为实现全流程网上办事铺平道路。也就是说,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如果能通过系统直接调取电子证照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实体证照,省却了提供各种材料的麻烦;各行政机关和相关事业单位不得拒绝电子印章的使用;还重点规范了“一网通办”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
全面力推“一网通办”,标志着本市政务服务从提升服务态度、升级到互联网思维的新飞跃。传统的政务服务往往基于“政府部门能提供什么”,如今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转为“用户需要什么”,通过“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让用户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理念、新技术,使政府服务各项工作可见、可及、可反馈,让越来越“聪明”的“一网通办”系统成为用户的“田螺姑娘”,未来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办事信息,给用户主动推送相关政务服务。
作为全国率先推进“一网通办”的区域,上海要率先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只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加大破冰力度,才能最终打响高效政务服务的“上海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持续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9月举办 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 京九铁路集中修进入攻坚阶段 保障暑运安全畅通
- 病种多病因复杂 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如何展开
- 福建宁德创新平台深化闽台乡建乡创合作
- 生态高地青海启动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 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启动筹建 打造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
- 再读经典 小剧场话剧《哈姆雷特》首演
- 八部门联合部署加强地方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
- 秦商回归暨引资引智推进会举办
- 国家能源局:全力推进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保持增长
- 北京公布今年第二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名单 涉765栋楼栋
- 李光洁等领衔国话现实主义大戏《初生》 艺术再现中国企业精神
- 海南“新农人”返乡躬耕水稻试验田 用智慧科技为农业赋能
- 哈尔滨一多层居民楼发生火情 外墙大面积过火
- 墨西哥蒙特雷市发生命案 6人遭枪杀
- 情绪消费成时尚热点
- 探店服务带来新商机
- 【透视】英媒:钱凯港开港造福秘鲁,将彻底改变南美洲海上贸易
- 热门推荐
-
- 暴雨红色预警 海南琼海部分公交客运班线暂停
- 台风“万宜”消散 南海风浪持续
- 天津南开四方面发力商贸兴区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世界闽南语金曲大奖全球十强选手名单“出炉”
- 景区不准游客自行拍照?“外包”别丢了法治边界
- 防御台风“格美” 福州海警全面筑牢“警戒线”
- 保安秒变高管?“职业闭店”骗局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 噱头十足、夸大宣传 被夸大了的益生菌产品
- 三个月内一百三十多个奥密克戎亚分支从境外输入
- 追光的你丨诗意青春
- 哈萨克斯坦采取系统性措施防止猴痘疫情输入
- 防汛抗旱“两不误” 湖南南县小电排“调水”大作用
- PayPal中国区CEO:电商增长仍是全球跨境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 北京这场沉浸式游园会 有这些特别之处
- 经济观察:中国反垄断行动释放新信号
- 汉魏洛阳城遗址发现大型仓窖遗迹
- 伊朗外长称已给美国传话:美国必须对袭击负责!
- 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南岸主塔封顶 创一项世界之最
- (新春走基层)福建莆田:火堆边“摆棕轿”闹元宵 以老带新促传承
- 吉林以旧换新政策促二手车交易量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