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人们总会习惯给一座城市赋予不同的标签。提及杭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诗词戏剧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交易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电商之都”,较早拥抱数字经济的“数字之城”,以及一些网友口中戏称的“美食荒漠”。
古人言:“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杭州在饮食文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却成为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美食荒漠”。然而,杭州作为“美食荒漠”名副其实吗?或者说,给一座城市赋予“美食荒漠”的标签是否合适?
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制作的陈晓卿风味探索之旅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给出了回答:“我已经不觉得杭州是不是‘美食荒漠’的话题需要答案。那些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抱着大江南北的风味,也对传统味道敝帚自珍。他们更愿意相信一位当地作家的话:如果城市的本质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质是‘好好地活着’。在这一点上,也许没有一座中国都市比杭州做得更好。”
■ 食材的背后是人情冷暖
陈晓卿在《我的美食向导》中说,游客云集的地方,食物难免会有一些迁就和刻板。西湖醋鱼或许就是游客对于杭州美食刻板印象的来源之一。在网友的印象中,杭州美食就如西湖醋鱼褒贬不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而,就像《我的美食向导》所提到的,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的生活背景下,能够吃到一条西湖醋鱼可以让人受到感动,但是在如今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能吃到的美食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味觉坐标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美食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了。
这也成为一些人认为“美食荒漠”出现的最大原因——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后,城市变大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
城市越来越大,离好食材源头的距离似乎也越来越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杭州已经步入了超大城市,对于食材的需求逐渐多元化,而对于食客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成本、供应链损耗、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都有可能将好食材源头越推越远。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杭州的厨师依然执着于拉近食客与好食材的距离,形成了厨师与食客之间独特的连接。这种执着在鱼类的美食中尤为明显——杭州汇聚了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两大水系,交错分布着西湖、湘湖、千岛湖等湖泊,对于江河湖鲜有着别样的追求。
在《我的美食向导》中有这样一家店,店中一些以鱼作为食材的美食以时价计价,店中采买鱼类的时间更是依钱塘江涨潮的时间而定,“追逐潮水”也成为杭州厨师对于新鲜鱼肉的要求。就像店长所说的,开饭店食材最重要,一定要新鲜地道、货真价实、真材实料。于是才有了杭州美食中的鳗鱼,只要清蒸就可以尝到鱼肉原有的鲜甜,腌制过的鲈鱼入口就可以感受到紧实的肉质。
曾有业内人士点评,杭帮菜的特点在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讲究对酸、甜、苦、辣、咸五味的调和,忠于食材本味。杭州厨师“追逐潮水”,发挥了杭帮菜原本的优势,让美食更加纯粹,也成为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体现了厨师与食客之间的人情冷暖。
■ 偏好的背后是文化传承
陈晓卿在《我的美食向导》中感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外语中似乎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精准描述“糯”这种口感,中国人似乎对于“糯”情有独钟。
杭州的饮食偏好绕不开一个“糯”字,这其中,对于糯米的偏好更甚。《我的美食向导》中的向导,浙江省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农史学家俞为洁认为,区域饮食习惯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杭州人对于糯米的喜好则是根植于稻作农业的发展。
杭州的稻米食用史悠久,可上溯至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时期。在良渚文明遗址所发现的稻田、粮仓,说明早在那时,稻米已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其中,糯米种植难度大,在漫长的食用史中显得格外珍贵,因此成为古人祭祖、祭月必不可少的食物,也逐渐成为美好期许的象征。就如俞为洁所说,在江南,很多节日要吃年糕,“吃甜年糕,甜甜蜜蜜,年年高。”正值春节,年糕也是年夜饭常备的一道菜。
不难发现,杭州美食中的糯米偏好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品尝美食,享受的不止于食物的口感,还有美食背后文化带来的滋味。”业内人士表示。
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杭州形成了这样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而这种饮食文化通过食材选择、烹饪技艺、口味偏好等方式得以传承,这也让美食不单单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另一方面,杭州人赋予了糯米制品“年年高”的美好期望。“年年高”不仅代表着个人和家庭的进步和发展,也代表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不仅是蕴藏在饮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社会发展对于饮食文化的塑造。
■ 食物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杭州‘美食荒漠’的声量是经过网络传播的,其中一个原因来自于一个美食榜单。在这个榜单中,杭州上榜的面馆很多。结果是否准确我并不关注,但是我知道,面在杭州饮食中占比确实很高。”陈晓卿在《我的美食向导》中说。
面食在南北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杭州的面质地偏硬,而北方城市通常不喜欢这样的口感。陈晓卿介绍,杭州的面煮熟后汤底清亮,不浑汤,还可以继续煮,而这样的习惯或许源于码头——依托大运河和钱塘江等水域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杭州的饮食文化往往带着码头经济和漕运文化的烙印。码头为杭州带来了商业交易的繁忙、市井生活的繁华、人文交流的活跃以及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刻在饮食习惯中。
可以发现,美食与城市的发展共荣共生。它根植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如此一来,杭州是否为“美食荒漠”的答案似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美食背后的人情冷暖和生活方式。
“我不认为美食是纯粹的生理需求。两个人一起吃,美食就有了社交属性;一个城市的人一起吃,美食就有了社会学的显性表征。”陈晓卿表示,“所有的食物会带我们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这样。”
这也是陈晓卿制作《我的美食向导》的初衷。陈晓卿一直在强调,他做美食纪录片,不是餐厅推荐也不是教烹饪做法更不是直播带货,而是想让大家看到一个多样化、复杂和新奇的世界,“我们拍美食纪录片是和人打交道,食物像一个媒介,是连接人和人之间的桥梁。”
于是,在《我的美食向导》中,能够看到农学、考古、历史、地理、人类学等跨学科专家与陈晓卿一起探访各地美食。《我的美食向导》希望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讲述国人美食文化的发展,记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饮食味道的改变,回答“何以中国”。 文/李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顺应时代潮流 造福地区人民
- 前10个月江苏省各类船舶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 严打严治枪爆违法犯罪 江西警方集中销毁一批非法枪爆物品
- “中国早熟红枣之乡”新疆托克逊县红枣采摘开园
- 76岁吴宇森将重拍《喋血双雄》
- 以岭药业4款创新专利中药在尼日利亚获批注册
- 新疆壮大优势产业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海南迈湾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大坝已全线封顶 8月将下闸蓄水
- 1至11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7.5%
- 1月广州海关关区年花年桔累计出口超3500万株
- 人民财评:“质升量稳”,一季度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
- 2023年末中国男比女多3097万人
- 武汉天河机场已取消航班278架次 双跑道关闭至4日12时
- 经合组织秘书长警告西方:与中国“脱钩”将使世界更贫穷|世界观
- 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 商界人士:美国银行业危机在降息之前不会平息
- 去年江西签发RCEP原产地证明7056份 助企享受国外关税减让约7.25亿元
- 广州一季度开工319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超3200亿元
- 广西拓展与东盟出版合作空间 “文学桂军”破圈传播
- 湖北郧西发现柱状喀斯特景观 实证秦岭地貌演化
- 热门推荐
-
- 电单车充电无“棚”可依有风险
- 父亲病重急需用钱 初中生捡15.8万元如数上交
- 日本大阪市政府: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属于食物中毒
- 官方通报湘雅三医院科主任被举报: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女性综艺的风还会往哪里吹?
- 泰国南部一烟花仓库爆炸 已致11人死亡
- 上海一中院一审公开宣判许垚故意杀人、投放危险物质案
- 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河北提出新办法
- 上海国庆假期小众玩法多,本地游搜索量环比上涨257%
- 国家数据局筹备7个多月后正式挂牌
- 旅游慢下来 城市漫步让“流量”变“留量”
- 失窃现象激增,英国超市居然给黄油“上锁”
- 海南开展“护苗”行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06%
- 我国船队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 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在天津开幕 行业专家共话“双碳”发展
- 近2000名青少年广东比拼无人机技术
- 榕台中小学生书画交流展十度举办 十多万青少年参与
- 公安部提示:夏季聚餐饮酒多 切勿酒后驾车
- 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马来西亚开幕
- 为何要把能源“存”在地下?揭开地下储能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