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让桥下难见积水
“海绵花园”推动源头减排 雨水方涵加大管网排放 泵站蓄水池蓄洪削峰
海绵城市建设让桥下难见积水
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曾经一遇大雨就积水的岳各庄桥在此次特大暴雨中安然无恙,这得益于改造后的岳各庄桥泵站。实际上,无论是从源头减排的“海绵”吸力,还是管网排放,或是蓄洪削峰,本市中心城区面对降雨都更具“韧性”。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水务局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建成区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利用。按照《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到2025年,将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65毫米不发生积水,其他道路及新城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54毫米不发生积水。
“海绵花园”就地消纳雨水
《实施方案》明确了城市积水内涝防治的基本原则,即“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洪削峰、超标应急”。而“源头减排”多以建设“海绵花园”来推动。
位于石景山区金府北路北侧的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35号院内,成片的绿地间,点缀着白色鹅卵石,水系景观高低起伏,构成了如画的景致。“你要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花园’,那就真低估它了。”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暖通工程师那会义介绍,这座大“花园”藏了不少“海绵”巧思。
那会义拎来一桶水,让北青报记者倒在行车道路上。水倒下去的瞬间,就被路面吸收,摸上去仅有些潮湿。“园区内的行车道路均为沥青透水混凝土。除了表面一层的沥青外,下边还有两层垫层,这种材质的孔隙率更大,能加快雨水下渗,有效避免路面积水。”那会义说。此外,园区内的人行步道还铺设了透水砖。面积15800平方米的硬化广场,透水铺装面积达到13553平方米,透水铺装面积超过85%。
除了路面可以“吸水”,园区内的台阶式下凹绿地,还实现了雨水就地消纳。石景山区海绵办翟杰一介绍,下凹花园绿地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重要的它还是雨水收集“神器”。她解释说:“园区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种台阶式下凹绿地。雨水滴落在绿地,不仅滋养了植物,而且还能顺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下流,最后进入园区的调蓄池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雨水的就地消纳。”
此外,园区里的植草沟、蓄水池、屋顶绿化等设施,都能让雨水被有效利用。“所有收集起来的雨水,会通过各处的引流装置流进园区的雨水调蓄池,雨水在调蓄池经过沉淀,把泥沙排走,清澈的部分用作绿化浇水。只有遭遇特别大的雨,调蓄池装不下,才会向市政排水管网里排。”那会义说,刚刚过去的这场特大暴雨,园区大约只有15%的雨水排入了市政排水管网,其余都在园区内就地消纳,缓解市政排水管网压力的同时,也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我们在发现隔壁街区积水达1米,难以排出时,园区还利用自身系统,帮助其一天3次进行排水工作。”
据悉,本市近年来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建成区达标面积比例达到31%,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改造雨水方涵提升排水量
北京积极建设“海绵城市”还体现在对“管网排放”的改造。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心城区雨水箅子“平立结合”已改造5.9万处。市水务局海绵城市工作处副处长王志丹介绍,原先的雨水箅子大多平于路面,下雨天时,树叶、杂物等容易顺着水流遮挡住箅子,造成排水不畅。“平立结合”改造则是在原有雨水箅子旁的马路牙侧面新增一个泄水口,一旦平箅被杂物堵住,立箅也能“收水”。同时,水务部门还打通17处“断头管”,进一步畅通排水。“雨水管道的改造也在加速进行,今年汛期前改造完成的京藏高速‘G6雨水方涵’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王志丹说。
北五环外京藏高速西侧,清河闸旁的滨河路下方,一个巨大的方形排水口与河道相连,站在附近的桥上,能看到排水口内侧有两个方形管涵,这就是“G6雨水方涵”改造项目。
往年,进入汛期后只要一下大雨,海淀区清河片区经常出现积水,尤其是当代城市家园门口,最深的时候,积水能达到50厘米,严重影响附近居民出行。“这一片包括当代城市家园在内一共有7个积水点,由于主管线的建设时间比较久远,设计标准相对较低,每逢大雨就会出现排水不及时的现象。”改造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水资源与环境院综合室主任李张卿介绍。
为此,相关部门通过对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数字模拟、系统分析,统筹规划,进行改造。改造后,原有的一根2.4米宽、1.6米高的排水管道,改为现在的两根宽4.6米、高2.4米的雨水方涵,排水能力提高了6倍左右。“现在的这个方涵的宽度和高度,跑一辆小汽车都没有问题,改造后从原来的一孔排水口变成了现在的两孔排水。”李张卿说,不久前的这次大雨,改造后的雨水方涵发挥了很大作用,清河片区基本没有出现积水。
升级泵站增加抽升能力
“蓄洪削峰”同样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这就不得不提到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的升级改造则。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市按照“当年发现,次年治理”的原则,滚动治理积水点119处;升级改造90座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新建调蓄池66座,增加调蓄能力21万立方米。
去年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的岳各庄雨水泵站稳稳地“接住”了本次特大暴雨中的来水。“总计抽升了1.6万立方米来水,没有出现积水现象,交通也未受影响。”北京排水集团第四管网分公司岳各庄泵站的负责人丁航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虽紧张但心未慌,“我们是鸟枪换炮,所以心里有底”。
岳各庄桥是京港澳高速进出京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传统的易积水路段。每到大雨这里都是防洪排涝的重点区域。2012年7月21日和2015年的7月23日,岳各庄桥下都曾经发生过严重积水,甚至有车辆被泡。“当时三台老泵的抽升能力每秒才1立方米,而桥区的汇水面积已经从最初设计的4.39公顷增加到了13.73公顷,典型的小马拉大车。”丁航说。为了缓解岳各庄桥区频繁积水的现状,从2018年8月,北京排水集团启动了岳各庄桥区升级改造工程。
现在,一片绿地之下“隐藏”着新泵站。新泵站很是“豪华”,设备用房之下的两层空间里就是新泵站的“重磅武器”:调蓄池,总容积可达9684立方米。“新泵站的抽升能力提升到7.2立方米/秒,是原来的7倍。同时新建、改造排水管线1135.8米,新建低水区联合式雨水口464个,再加上近万立方米的调蓄池,泵站应对区域降雨能力已经从11.8毫米提升至96.5毫米,再也不用‘小马拉大车’,而是变成了‘王牌部队’。”丁航笑着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市水务局还对重点桥区、易积水点分别落实“一点一策”,修订完善11类280余个应急排水预案;安装雨水口标识9000多处、积水点公示牌125处,移动抽排装备规模达30万方/小时。优化完善中心城区抢险基点布局,实现抢险单元30分钟内到达、核心区20分钟内到达。 文/本报记者 解丽 叶婉
(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福建部署应对台风“银杏” 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继续停航
- 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京津冀“同事同标”
- 巴克利奖首位中国籍获奖者薛其坤:停不下来的“711先生”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它们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和人类行为?
- 许美静音乐会涉嫌欺骗?全场喊退票,律师发声!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 防晒市场如何靠差异化“破圈”?品牌方积极布局
- 安徽广德:非遗“老手艺”变成“新产业”
- 今年浙江快递业务量已超200亿件 较去年提前31天
- 财政部:前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9%
- 新疆伊犁引进薰衣草延迟开花技术 游客花期欣赏不断档
- 山东港口烟台港300万立方米原油库区投产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
- 俄副外长与土耳其、联合国贸发会议官员通话讨论粮食协议
- 受贵州六盘水4.6级地震影响 云南滇东方向部分列车晚点
- 机构: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规模增长以质换量,应回归服务本源
- 中国向尼日尔、科摩罗派遣新一批医疗队
- “精准算命”实为“精准诈骗” 上海30余家美容美发店竟成帮凶
- 俄罗斯总统选举正式投票开始举行
- 热门推荐
-
- 受访职场新人认为高校要加强职业规划和社交技能培训
- 一站集成式数智服务平台在上海启动
- 意大利南部海域发生两起移民船事故 至少11人死亡
- 如何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政协委员聚焦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上海将促进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和运营 打造数字价值实现的“热土”
- 咖吧书店吸引“Z世代” 多地名人故居升级新场景
- 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建设交流会在湖北荆门举行
- 北京房山提升电网抵御风险能力 科技助力防灾减灾
- 深圳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 法国发行龙年生肖邮票 为中法建交60周年添彩
- 艾萨克·埃凯当选汤加新首相
- 冬季演出市场持续火热 非遗演出、歌剧音乐会“花样上新”
- 报告:中国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投入持续加大
- 海南琼中:坚决守住自贸港不搞“黄赌毒”这条底线
- 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成功召开
- 厕位没挡板、蹲坑“头对头” 胡同公厕何时让人不再尴尬?
- 南非大选结果揭晓
- 字节再发反腐及违规通报:辞退103人,11人涉嫌犯罪被立案
- 山西太安遗址出土陶器呈现三里桥文化特征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兵团:“沙漠人参”获丰收 荒滩添绿又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