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如何解决
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烹饪保洁……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行业规模扩大,成为具有万亿级市场的朝阳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800多万户家庭中,约有三分之一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务需求。但根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海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仅约75万人,高端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缺口约3万人。这导致上海市家政行业存在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现状。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发布,提出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现在订单非常多,但是家政服务人员比较少,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阿姨荒’情况。”某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徐乾云说。
出生于1994年的徐乾云,近日从上海开放大学取得家政学本科学位,成为上海首批拥有本科学位的家政从业人员之一。
徐乾云的家人从2017年开始在上海经营家政公司。2021年她进入公司,从开荒保洁干起。一次次的服务、培训和比赛,“刷新了我对家政行业的认知,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她感叹,“原来整理收纳还需要用到人体工程学知识,养老可以做到如此精细高效的服务。”
真正让她拥有身份“认同感”的,是一次工厂的开荒保洁工作。
每天早上6点开工,下午5点结束,只有中午可以休息1个小时,在没有空调的闷热厂房里,一干就是20天。“当时我们自己买了电风扇在房间里吹,每天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身上起了很多痱子。”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提前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雇主却故意拖欠尾款。最后,徐乾云经过无数次上门讨薪和软磨硬泡,终于向雇主要来了尾款。
“我的心态由此发生了改变,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凭劳动和能力吃饭,不需要觉得尴尬和羞愧。”她也体会到,如果没有公司作为主体,家政从业人员维权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她也经历过阿姨“跳单”“飞单”的情况。“有的阿姨虽然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到了雇主家里却当场拒绝接单,或者过一段时间与公司解除合同,私下与雇主签订协议。”
上海开放大学在家政专科与本科学生中开展的一次调查显示,372名家政专业学生中,男性仅占8.3%,女性占比达91.7%;85后占比为18.8%,70后占比为47.3%;生源户籍为上海的占比28.8%,外地户籍占比71.2%。这说明,外地户籍的中年女性是家政专业生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徐乾云刚开始从事家政服务时的“不适应”和“尴尬”,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家政行业的原因之一。
阿姨来了家政公司发布的《2022年家政阿姨年鉴》显示,2022年上岗阿姨的月平均工资为7870元,相比2021年的月平均工资增长了12.9%。
“一些家政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已经远超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他们也相对付出了很大强度的劳动。”上海开放大学2021级家政学本科企业管理班的袁谋福以自己的家政公司举例,他的公司招聘实习生,工资为120元/天,月嫂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经过3-6个月工作,月嫂的工资可以实现成倍增长,达到8000元-1万元/月。“尽管如此,由于社会认同感低,年轻人对家政行业还是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从业意愿较低。”
“巨大的行业需求,催生了大量家政中介公司,小散乱现象严重,而走管理制路线的家政公司更是凤毛麟角。”袁谋福说,管理制家政公司需要与阿姨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为阿姨提供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比如缴纳五险一金等。然而,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势必会增加雇主的支出或减少阿姨“看得见”的收入,这是一些人不愿接受的,所以催生了信息交换“一锤子买卖”的家政中介公司。
“有中介资质的家政公司一般通过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与阿姨签订三方协议,而这种关系并不稳定,阿姨会与雇主私下达成协议,从而埋下一定的风险隐患。”他说。
除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职业培训体系不标准和行业数据不流通也是目前家政行业面临的痛点。
近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从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从业人员保障水平等六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上海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君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家政行业已经从过去的“保姆介绍所”向正规化、数字化家政服务公司转型,家政从业人员也呈现出专业水平提高、薪资水平相对上涨、平均年龄降低的特点。
上海开放大学的调查显示,372名学生中从事家政服务的占比43.5%,从事家政管理的占比11.6%,其余为其他职业。在从事家政服务的学生中,工种依次为育儿嫂(58.0%)、月嫂(21.6%)、家务/烹饪员(16.7%)、养老照护(3.7%)。
为什么从事养老照护的比例与从事母婴护理的比例相差如此悬殊?夏君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虽然上海市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关的消费能力却并不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一般都存在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情况,一家几代人养一个孩子或产妇是完全负担得起的,而且属于短期消费,但当家庭中有一个或多个老人需要养老服务时,夫妻两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就会很重。”
袁谋福从2008年开始成立自己的家政公司,在家政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读过家政学专科、本科,开过互联网平台、做过业务,从事过养老、综合家政,参加了各种家政类培训、考试及比赛……袁谋福说,“我参与并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希望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为家政行业贡献一分力量。”用他的话来说,他一直在等待家政行业迎来全新变革的一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字银行卡将如何影响你的支付和生活
- 数字赋能煤炭交易 助推全国煤炭统一市场
- 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 广西水口口岸恢复客运功能
- 欧盟理事会:将再拨款50亿欧元为乌提供军事援助
- 商务部:初步裁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存在倾销
- 加强全球协作 弥合数字鸿沟(国际视点)
- 广东2023年全省农村供水总投资超100亿元
- 海信集团持续推进以旧换新共建绿色消费生态
- 五角大楼:美国将从乍得和尼日尔部分撤军
- 青海民和文化旅游推介亮相银川 邀客感受高原独特魅力
- 第二届中国春兰节举行 “兰花百咏”书画印展“绚丽绽放”
- “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 广西北海海洋牧场“鱼屋”成北部湾生态渔业典范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评论员观察)
- 2023欧亚经济论坛西安开幕 创合作机遇谋发展未来
- 人民警察节 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 浙江高速人直面“烤”验 护航民众平安出行
- 吉林省“乡村工匠”同场竞技
- 国庆节期间呼和浩特机场发运旅客30.5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从销量领先到科技领先 安吉尔品牌战略全新升级
- 就业季来临 “假就业”链条浮出水面
- 看!电影滚烫,票房飞驰
- 湛江机场高速将于12月28日全线开通
- 海内外客商汇聚四川内江 资中血橙远销海外
- 防二次感染?维护免疫力不能缺少维生素A!
- 中菲双方合作打击离岸博彩取得新进展
- 图览丨华人曾当总统,春节是法定假日……苏里南与中国“万里尚为邻”
- 美食佳酿“真金白银” 这些地方“花式”宠客过新年
- 2025年春运启动 浙江多地暖心行动护航民众出行
- 新疆喀什光伏装机容量连年攀升 总容量达到368.43万千瓦
- 北京住房公积金已开始执行新政
- 首套中国体育文化卡牌亮相法国 卡游为巴黎奥运会增添中国元素
- “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主题宣传活动启幕
-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 70条具体举措明晰“施工图”
- 北京市数字人基地正式启用
- 重庆税务如何护航企业向“新”而行、乘风出海?
- 中国纪录片“央宗的家”走进德国人家 向世人展现“香格里拉”式生活
- 第五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启动
- 小型飞机遭美军机紧急追击最终坠毁 机上人员信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