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如何解决
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烹饪保洁……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行业规模扩大,成为具有万亿级市场的朝阳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800多万户家庭中,约有三分之一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务需求。但根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海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仅约75万人,高端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缺口约3万人。这导致上海市家政行业存在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现状。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发布,提出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现在订单非常多,但是家政服务人员比较少,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阿姨荒’情况。”某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徐乾云说。
出生于1994年的徐乾云,近日从上海开放大学取得家政学本科学位,成为上海首批拥有本科学位的家政从业人员之一。
徐乾云的家人从2017年开始在上海经营家政公司。2021年她进入公司,从开荒保洁干起。一次次的服务、培训和比赛,“刷新了我对家政行业的认知,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她感叹,“原来整理收纳还需要用到人体工程学知识,养老可以做到如此精细高效的服务。”
真正让她拥有身份“认同感”的,是一次工厂的开荒保洁工作。
每天早上6点开工,下午5点结束,只有中午可以休息1个小时,在没有空调的闷热厂房里,一干就是20天。“当时我们自己买了电风扇在房间里吹,每天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身上起了很多痱子。”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提前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雇主却故意拖欠尾款。最后,徐乾云经过无数次上门讨薪和软磨硬泡,终于向雇主要来了尾款。
“我的心态由此发生了改变,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凭劳动和能力吃饭,不需要觉得尴尬和羞愧。”她也体会到,如果没有公司作为主体,家政从业人员维权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她也经历过阿姨“跳单”“飞单”的情况。“有的阿姨虽然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到了雇主家里却当场拒绝接单,或者过一段时间与公司解除合同,私下与雇主签订协议。”
上海开放大学在家政专科与本科学生中开展的一次调查显示,372名家政专业学生中,男性仅占8.3%,女性占比达91.7%;85后占比为18.8%,70后占比为47.3%;生源户籍为上海的占比28.8%,外地户籍占比71.2%。这说明,外地户籍的中年女性是家政专业生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徐乾云刚开始从事家政服务时的“不适应”和“尴尬”,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家政行业的原因之一。
阿姨来了家政公司发布的《2022年家政阿姨年鉴》显示,2022年上岗阿姨的月平均工资为7870元,相比2021年的月平均工资增长了12.9%。
“一些家政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已经远超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他们也相对付出了很大强度的劳动。”上海开放大学2021级家政学本科企业管理班的袁谋福以自己的家政公司举例,他的公司招聘实习生,工资为120元/天,月嫂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经过3-6个月工作,月嫂的工资可以实现成倍增长,达到8000元-1万元/月。“尽管如此,由于社会认同感低,年轻人对家政行业还是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从业意愿较低。”
“巨大的行业需求,催生了大量家政中介公司,小散乱现象严重,而走管理制路线的家政公司更是凤毛麟角。”袁谋福说,管理制家政公司需要与阿姨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为阿姨提供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比如缴纳五险一金等。然而,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势必会增加雇主的支出或减少阿姨“看得见”的收入,这是一些人不愿接受的,所以催生了信息交换“一锤子买卖”的家政中介公司。
“有中介资质的家政公司一般通过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与阿姨签订三方协议,而这种关系并不稳定,阿姨会与雇主私下达成协议,从而埋下一定的风险隐患。”他说。
除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职业培训体系不标准和行业数据不流通也是目前家政行业面临的痛点。
近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从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从业人员保障水平等六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上海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君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家政行业已经从过去的“保姆介绍所”向正规化、数字化家政服务公司转型,家政从业人员也呈现出专业水平提高、薪资水平相对上涨、平均年龄降低的特点。
上海开放大学的调查显示,372名学生中从事家政服务的占比43.5%,从事家政管理的占比11.6%,其余为其他职业。在从事家政服务的学生中,工种依次为育儿嫂(58.0%)、月嫂(21.6%)、家务/烹饪员(16.7%)、养老照护(3.7%)。
为什么从事养老照护的比例与从事母婴护理的比例相差如此悬殊?夏君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虽然上海市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关的消费能力却并不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一般都存在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情况,一家几代人养一个孩子或产妇是完全负担得起的,而且属于短期消费,但当家庭中有一个或多个老人需要养老服务时,夫妻两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就会很重。”
袁谋福从2008年开始成立自己的家政公司,在家政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读过家政学专科、本科,开过互联网平台、做过业务,从事过养老、综合家政,参加了各种家政类培训、考试及比赛……袁谋福说,“我参与并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希望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为家政行业贡献一分力量。”用他的话来说,他一直在等待家政行业迎来全新变革的一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发改委: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要比2023年增加大约一倍
- 曹郁、姚晨监制电影《脐带》将上映 温情叙事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
- 北京政协委员建言营商环境提升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 暑期故宫怎么玩?看特展、赏盆景、玩传拓
- 知否,知否?刷爆网络的“网红”花海了解下
- 融合茶与陈皮养生文化 陈李济陈皮养生茶道馆北京首店开业
- 面对人口变化,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 浙江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成为百亿“新势力”?
- 韩国外交官:韩中建交以来硕果累累 正保持各层级交流合作
- “中华名果”巫山脆李首次自营出口香港
- 台湾特色商品“增味”安徽年货市场
- 青海电子证照数据互通共享 超6000个部门使用电子印章
- 青岛啤酒铸牢质量根基 持续谋新谋实
- 全球鲍鱼产量90%来自中国 育种专家解密如何做到“遥遥领先”
- AI换脸骗局背后:AI实时换脸技术 百元左右随意买卖
- 认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 夏日探访“世遗福地”清西陵:感受清代皇家陵墓群的文化印记
- 浙江乡贤力量涵育文明新乡风 谱就乡村共同富裕协奏曲
- “双师型”人才刘炜:坚守三十年 做船舶“心脏”守护者
- 中国援外医疗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挺膺担当
- 热门推荐
-
- 中国首套油气田伴生卤水提锂试运成功
-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2024年修订)》发布
-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文物亮相太原市博物馆
- 儿童呼吸道感染 专家:自行服用阿奇霉素类药物不可取
- 印尼总统称将继续干预市场以稳定米价
- 美媒:特朗普前律师“绝望地”呼吁特朗普支付法律费用
- 和评理|一揽子政策促进回升向好,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 外媒:“瓦格纳”已与白俄总统沟通,将停止行进返回营地
- 陕西省消防救援局正式挂牌
- 欧美出现罕见的猴痘疫情:我们应该担心吗?
- 《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二审维持原判
- 36.02万亿元,创新高!外贸实现稳定增长 “韧性”“活力”成关键词
- “空天地人”一体 擦亮“眼睛”护秦岭(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巡展首站在广东启幕
- 新冠病毒引发肺炎如何治?疫苗接种是否依然有效?
- 第三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在广州举办
- 离婚冷静期内出轨,需过错赔偿
- 外企在中国|从“来华”到“出海”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驶向下一站
- 国家一级演员简肇强去世
- 广东打击整治“飙车炸街”违法犯罪 累计查处团伙2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