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中国经济者注定失望
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以后,唱衰声音又有卷土重来之势。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不仅高于去年全年3%的增速,也高于一季度4.5%的增速。对比来看,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快的。
然而,这样一份在全球范围内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落在某些西方媒体眼里,却得出了“中国经济见顶”“中国经济失去动力”等怪论。这些论调,有违逻辑、有悖事实,不过是唱衰中国经济的老调重弹。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舆论一直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未中断。不过,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过去1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6.2%,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即便是疫情3年,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在经济恢复过程中,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的。中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仅半年左右,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消费等已出现积极好转,而且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餐饮、旅游等领域消费已超疫情前水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跨国公司高管密集来华。创新成果接连涌现,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近期,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
屡屡“唱空”,次次落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阶段,但一些人还停留在过去,用老眼光来看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坚持以质取胜,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经济数据一时的高低起落,不会改变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一些风险挑战,对此我们有清醒认识。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从国内看,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仍面临需求不足、信心偏弱和一些领域风险累积等问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从中长期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生态环保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但是,这些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我们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成效已经或正在显现。
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形势,关键是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创新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配套能力和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观平(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式服装风靡青年群体 “新式”“老派”总相宜
- 《贵州文库·水文珍稀古文献汇编》在中国唯一水族自治县首发
- “证据确凿!”俄国防部称美在乌制造生物武器部件
- “十胃九寒”?天冷注意防胃寒
- 活力迸发、底气十足 中国仍是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
- 福建稳经济观察:以公正法治稳预期强民企信心
- 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开展开放活动
- 海南探索耕地“电子身份证(二维码)”机制
- 查波宣誓就职莫桑比克总统
- 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 山西:到2025年底尚未公布历史建筑的县将实现清零
- 杭州“网红”德寿宫闭馆提升 并实施工作日免预约入馆
- 俄气象专家:地球将遭遇强地磁暴
- 深圳超高层住宅爆炸起火后:小区挨户进行消防排查
- 新疆库车市发生5.5级地震 通信电力供应正常
- 中国护照“含金量”越来越高,与这国迈入“免签时代”!
- “YICGG2024”落幕 青年给出人工智能框架下全球治理方案
- 台青寻访“新三孔”:感受儒家文化的现代传承
- 牦牛角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亮相兰州
- 中国东盟青年盼常见面多交流
- 热门推荐
-
-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广西主场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
- 云南迪庆推动“冷资源”变为“热经济”
- 《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可观
- 金正恩视察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级核物质生产基地
- 中国证监会:公司如仅因分红不达标被ST 并不会导致退市
- 桂林零碳绿电联盟成立 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新展将启 邀观众探秘古蜀文明
- 大凉山“原生态”岂容搅浑水
- 给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 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将迎来更大发展
- 冰雪森林成“新宠” 黑龙江伊春将启动冬季旅游“百日行动”
- 穿越过去与未来 探秘丽水摄影的“多重宇宙”
- 桂林加大补水流量 保障“十一”黄金周游客畅游漓江
- OPPO发布Find N3 Flip 刘作虎:将开启折叠手机行业一个新的时代
- “高铁医生”:确保轮组误差小于0.1毫米
- 文博游、园林游、国潮游、灯光游……假期“花式”出游掀起消费热潮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全年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约5%
- 当《黑神话:悟空》遇到海信:国人文化自信、技术自信已修成正果
- 中国专家探索肝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可预警肿瘤进展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广昌:统战“新”力量推动乡村“大”发展